APP下载

浅议“两化”视域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2017-07-12何然

中国商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一带一路

何然

摘 要:如今,我国已是世界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一员。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更多的企业会“走出去”,融入国际市场。是否有充足的国际商务人才作为后盾,关系到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成败。商务英语专业承担着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重任,如何布局本专业的“商”元素将决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一带一路” 商务英语 商元素

中图分类号:F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2(a)-174-02

“一带一路”大幕开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窗口机遇期。国内颇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开始关注新常态下其专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诸多高校发力商务英语本科及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优化改革。就课程设计而言,依据《商务英语国家标准》,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占整个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25%~35%为宜。据笔者了解,目前高校一般都依此比例,开设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国际商法导论、国际营销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跨境电子商务等课程。突出的问题是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较为趋同,对如何科学合理地体现“商”元素缺乏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简单地掺杂进一些商学知识,恐是“入眼的沙子”,让学生无所适从。因此,唯有在关注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有效嫁接国际商务知识,才能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企业的国际化提供可用之才。本文笔者拟从“两化”视域粗略探寻如何有效布局商务英语专业“商”元素。

1 “两化”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天然视域

本文提及的“两化”是指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本土化(Localization)。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天然视域。换言之,就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目标而言,商务英语专业天生应是一个既需要注重全球化又必须关注本土化的专业。不关注全球化,缺乏国际意识,不利于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忽视本土化,企业不能融入其所运行的环境,则不利于企业各项商务活动的开展。因此,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必须着眼于“两化”,为广大企业输送精通英语、具有国际视野、熟知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人力资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效用最大化。

2 “两化”与商务英语专业“商”元素

2.1 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全球化主要体现在国与国之间政治、经贸上互相依存,文化上相互碰撞交融。当前,我国同世界各国经贸往来颇为频繁,国际商务迅猛发展,跨国并购,对外直接投资(FDI)增长势头强劲,涉及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采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8个行业大类。2013年我国FDI就已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蝉联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2014年,我国FDI继续高速增长,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長14.2%。2015年,我国FDI流量创下1456.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8.3%,超过日本跻身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是我国经济顺应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而这催生了对国际商务英语人才的大量需求。

2.2 本土化与跨国企业

全球化是趋势,那些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和企业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然而,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亦不可忽视本土化。所谓本土化,是指企业力图融入国际目标市场,努力成为目标市场中的一员所采取的策略。企业不是目标市场的入侵者,应当积极融入当地文化,适应环境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受不同于母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外国经营企业有诸多不便且风险较大,实施本土化策略有助于跨国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本土化分为产品本土化(企业提供的产品需符合东道国的各种标准)、市场本土化(企业的各项营销活动需考虑东道国的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全方位本土化(企业人力资源、公司治理模式及企业文化需与东道国产生积极关联)。此外,与东道国相关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构建企业联盟,也是跨国企业本土化惯常采取的措施。无论何种本土化策略,都离不开大量国际商务英语人才的参与。

2.3 商务英语专业面临来自“商”元素的挑战

为更好地开展国际商务活动,商务英语专业“商”元素构建应关注全球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企业管理理念、跨文化意识、精通英语语言和国际商务专业知识的国际商务人才。此外,国际商务活动必须考虑本土化因素,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商”元素构建,还必须关注本土化因素。比如,应注重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各民族文化特点等。

全球化大背景下,国际商务主要有国际贸易、投资、许可与特许等形式。其他形式有管理合同、承包生产、交钥匙工程、BOT等。相应地,国际商务人才需要掌握国际企业管理理念、国际经济法律环境、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国际投资(FDI和M&A)、国际营销、许可与特许、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商务谈判等诸多领域的知识。此外,跨国企业本土化,又增加了国际商务的多样化和复杂性。总之,国际商务专业知识体系庞大繁杂,需大量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去帮助学生,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然而,对商务英语这类语言类学生来说,学好这些知识有较大难度。以英语为媒介学习、掌握这些知识更是难上加难。

3 商务英语专业“商”元素现状及价值主张

本文所研究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元素构建,主要关注国际商务知识模块的课程设计。目前,国内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知识模块呈现同质化特征。大多数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虽开设商学导论、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教材大多选用国外原版影印教材,教学基本都采用双语或全英教学,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或有两个,一是学生对国际商务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这些课程比较难,故学生畏难情绪较强;二是缺乏鲜活的案例和真实的实践机会,学生不能把学到的知识活用到国际商务实践中,纸上谈兵,终究经不起实践的考验。因此,“两化”视域下,商务英语专业“商”元素构建,需结合我国“走出去”战略,摆脱语言的桎梏,优化课程设计,增加实训、实践环节,加大与企业的合作。

在学习商务英语语言的过程中,通过商务性语言教学材料逐步使学生将普通英语的语言能力转换成商务英语的语言能力,这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内涵要求,也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主张。笔者认为,各项教学活动均需围绕这一价值主张而展开。

(1)“商”元素课程,应注重英语语言学习和思维习惯的养成。精选不同类型的商务语篇,让学生精读,并运用英语对语篇进行分析和总结。组织学生进行国际商务知识竞赛,加深学生对国际商务专业知识的理解。加大各种实训,如组织会议、撰写市场调查报告、起草项目可行性计划书、起草各类国际商务合同、模拟国际商务谈判、应对管理危机等。通过这些任务,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国际商务的认识,增强学生国际商務执行力。

(2)笔者认为,“两化”视域下,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课程宜采用商务基础课+商务专业课程群模式。如表1所示。

(3)加大实训、实践、产学研合作。商场如战场,纸上谈兵难敌真刀真枪。因此,如何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接触真实的商务场景,显得极为迫切。各类实训、实践平台的开发和利用,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许多学校引进了商务英语仿真实训平台,涵盖综合商务英语,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单证等模块。然而,国际商务某些领域的知识更新较快,受政策制度等影响较大,加强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跟上国际商务动态的发展步伐。

4 结语

多元化、高层次的跨国经贸活动,需要大量外语水平较高且具有国际视野、国际商务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在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这条价值链上,商务英语专业的价值主张和价值创造究竟是什么,笔者在本文中的解答可能不甚妥当,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总之,商务英语专业“商”元素构建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以“两化”为视域,用最地道的英语语言,去梳理、掌握国际商务专业知识,用最鲜活的案例、最真实的国际商务场景去孵化出合格的国际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武保.商务英语专业与学科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2] 曹德春.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若干方向的商务内涵建设构想[J].山东外语教学,2014(3).

[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3—2015年)[EB/OL].中国商务部网站.

[4] 本土化策略- MBA智库百科[EB/OL].http://wiki.mbalib. com/wiki/本土化策略.

[5] 徐媛琳.中国跨国企业本土化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2014(27).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一带一路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认知图式同化论与商务英语学习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你会选择学习商务英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