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风险成因与完善对策分析

2017-07-12孟小荣

中国商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中小企业经济

孟小荣

摘 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是社会创造的重要主体,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能够有效解决大量百姓就业问题,作为重要的发展动力,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从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与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测算可以得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中占据99.7%,其中小微企业占了97.3%。有6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中小企业创造,此外还有59%的税收与60%的进出口、80%的城镇就业岗位由中小企业实现,并提供了一千多万个新增就业岗位。现阶段,在信用制度并不完善的形势下,以供给侧的改革与买方市场为特征的市场格局逐渐呈现出来,中小企业面临的信用矛盾越来越显著,信用需求也日益明确,在这一形势下,中小企业信用问题的存在暴露出更多的信用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避免阻碍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管理 经济 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2(a)-071-02

1 现阶段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信用等级较低,融资信用有待提升

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得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的企业信贷中仅占极小的比例,信贷权仅为大中型企业的0.5左右,但是与大中型企业相比,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具有极大的科技发展潜力。在受到资金因素影响下,致使许多中小企业在项目开发与产业化受到阻碍,基于这一现状,中小企业想要实现规模化生产,迫切需要进行信用贷款与追加投资的方式,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当前,在银行信用货款规定上,明确要求企业的信用等级为AA,对于AB级以下企业则只能通过提供担保抵押贷款方式进行信用货款,中小企业在诸多因素影响制约之下,在信用等级上无法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只能通过申请担保抵押货款模式进行信用贷款。一些企业在注册阶段,通过多种手段将资本金做大,制造实力假象,骗取投资者、银行等对企业融资,这一现状之下,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1.2 信息不对称,商业信用缺失

为了节约成本以及扩大销售,中小企业在商业、商品往来过程中,通过信用合同以及协议、授权等为主要交易方式。有数据表明,当前中小企业的实际合同,履约率不超过70%,并有将近55亿元左右的损失由合同欺诈产生,此外,有高达三千亿元左右的未付资金是由于相互拖欠等因素造成,由于三角债与现款交易产生了近两千亿元的费用。

1.3 多种因素限制,生产信用缺失

受到企业规划、人才、设备等因素限制,在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致使生产信用缺失问题层出不穷。基于这一实际现状,中小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非法生产现象,如生产原材料使用上偷工减料,欺骗消费者, 存在隐藏事业、追求暴利、欺诈消费等信用缺失问题。

1.4 虚拟信息提供,财务信用缺失

许多中小企业在会计准则的使用过程中,投机取巧,为了粉饰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在会计核算方法上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对确认标准以及计量方法进行随意调整。为了达到逃税与避税的目的,很多中小企业都提供过虚假材料,与审计机构合作,制造了虚假的财务数据。此外,还有一些企业为达到套利的目的,虚设分公司,开设多个不同账户,这些虚假财务信息也对战略投资者与银行大量资本金投入造成了欺骗。由此可以看出,会计师行为与中小企业财务信用的缺失也可能造成消极的影响。

2 中小企业信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2.1 中小企业产权基础薄弱

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存在产权不清晰、经营者信用风险管理意识缺失等现象,现代企业制度款有待完善,此外,许多中小企业带有国有、集体成份,在产权改革上难以取得较大成效。在产权不清晰情况下,中小企业难以得到有效管理,存在个人或小集体私利膨胀,“寻租”活动频繁现象,此外,少数企业在逃避债务前提下,动辄就实行破产或重组,使得中小企业管理难以进行。

2.2 管理落后,经营风险大

现阶段,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待规范,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管理随意性较大,同时,家庭式管理与个人管理的情况普遍存在,致使中小企业的管理缺乏规范化与制度化。

2.3 信用法制建设执法不严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对社会信用缺失进行了立法,但是在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出现各种因素影响执法力度,这些因素包括地方保护主义以及执法过程中腐败现象的掺杂。地方保护主义具体表现在不同地域生产经营者出现经济纠纷时,地方政府基于本土利益驱使,在明知本地企业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甚至法院已经做出判决情势下,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致使判决无法执行。执法过程中的腐败掺杂具体表现在信用缺失案件产生后,出现打招呼、找关系等腐败现象,致使以政代法、以钱代法、以言代法等现象的产生,最终信用缺失惩罚难以有效落实。

2.4 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待完善

信用担保体系是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支撑力量,担保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兴行业,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产物。中央与地方政府在2006年起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但严格来说,依然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2.5 中小企业征信服务体系建设缓慢

目前我国的征信服务体系尚不健全,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对征信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已建立的制度滞后于业务水平的发挥;信用信息网络和动态建设没有建立起来,同时征信系统内容的真实性无法保障,信息的安全也很难有保障;征信工作没有实现商业化操作;银行对征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这种现状造成了供需信息不通畅,不及时及有效性不足,由于信息渠道不通畅,中小企业的失信成本不高,中小企业征信服务体系建设难以得到保障。

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完善对策:(1)创造良好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当前我国在城鄉、地区、收入等方面与许多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极大差距。为了创造优越的信用环境,可以对分散的民间资金进行集中,建立实力雄厚、规范运作的产业投资基金,用于社会基础建设与公用事业投资。此外,还可以加大民间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投入支持力度,以民间集资、项目包项等手段,将地方民间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2)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披露平台体系。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由人民银行牵头建设征信系统进行展示, 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撑,对征信系统信息采集的强制性有待加强,无法全面采集散布于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基于这一现状,首先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尽早出台《征信管理条例》,明确人民银行采集企业信用信息的法律地位;其次,借助行政管理手段,要求各级政府职能部协同配合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与更新;强制性要求中小企业向人民银行提供自己真实的基本信息、经营和财务指标信息等,继续加强征信系统在搜集各类中小企业信息、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档案的积极作用。此外,中小企业信息评价中企业工商税收与水电煤费缴纳等信息也是不可或缺的评价数据,因此,也应强化相关职能部门对企业信用情况的披露。最后,对征信系统与政府各职能部门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对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持续优化。(3)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监督机制。为了向社会公众与政府管理部门、行业自律组织等提供中小企业相关信息,为银行贷款、经营交易等活动提供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参与,对中小企业与责任人进行信用监管、约束等措施,工商部门应当运用信息公示与共享等手段,对中小企业的登记备案信息、股权出质登记信息、违法企业名单等信息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除此之外,还应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方便交易相关人员了解企业信用情况,保证有关信息的准确、可信,也便于职能部门对企业的网络经营活动进行监管。政府各部门应以工商部门企业登记数据为参考,对登记部门、许可部门、协调部门间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此同时,由单一部门、地区监管部门执法向跨部门、地区协同监管与执法转变,对出现违法行为的企业增强监管执法实效。除此之外,可通过网上设立企业信用举报平台,发挥媒体舆论监督效力,对中小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及时调查举报,使市场环境得到维护。(4)强化中小企业失信惩罚力度。为了更好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监管,必须通过建立健全的信用惩罚机制,通过严格的惩罚机制,对中小企业的失信行为进行严格惩戒,加大中小企业违约成本,更好约束中小企业信用行为。

这种失信惩罚机制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实行严厉的违约处罚制度,如可以对《合同法》中的定金罚则与赔偿罚则进行改革,实行两者并罚,使中小企业违约交易成本增加。第二,对中小企业破产清偿制度进行优化,当中小企业存在恶意拖欠银行贷款与客户贷款行为并达到一定期限时直接赋予中小企业外部债权人以破产申请权。根据《企业破产法》要求企业破产清偿债务并强制执行。第三,对中小企业失信者建立出局制度,对有不良信用中小企业经营者进行通报并记录在案,通过信息共享,限制当事人再注册开办企业或成为另一企业主要股东、董事、经理与监事。

3 结语

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中,中小企业发展发挥了深远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治理依然任重而道远,针对当前中小企业信用问题,需要顺应当前发展形势,改变观念,通过持续的摸索与实践,正确认识到市场经济与信用的密切联系。通过企业、政府及至全社会的大力协作,共同努力,必将促进市场经济以及小企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乃醒.中小企业信用担保[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2] 李倩.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N].金融时报,2011-11-8.

[3] 钱程.基于信用缺失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09).

[4] 张明珠.关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3(05).

[5] 王士伟.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今日科苑,2012(22).

[6] 企业信用状况剖析.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站[EB/OL]. www.saic.gov.cn.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中小企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高校就业工作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