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2017-07-11徐广标

关键词:辩论阅读教学课堂

徐广标

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源头活水,学生的阅读量与他的语文水平是成正比的,也与其它学科的学习水平成正比。尤其是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在视听技术不断普及、人们阅读能力不断下降的今天,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活动,抓好基础段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分阶段达标进入高层次学習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

开展主题性阅读的研究与实践,对小学语文阅读由课内向课外、由以教科书为本位向大信息、多元化知识开放、由应试教育向读书滋养人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转变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如今网络时代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倡导新型的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组织学生进行探究阅读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在我们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薄弱,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一直以来都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始终不敢跨越雷池一步。而现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则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了阅读的技巧,提高了阅读的能力。

比如在引导学生研读《三顾茅庐》时,我们可以设置“刘关张形象探究”这个专题,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分组搜集相关的材料,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寻、阅读原著、上图书馆查阅等不同的途径查找资料,然后再小组内进行研究和讨论,最后在班级里进行集中汇报交流。而在学生集中汇报交流时,教师可以通过精彩纷呈的课件展示,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评价。学生通过这样的专题探究的方式,不但对“刘关张”三个人物的特点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对整部书都有了总体的认识,并再次走进整部书中去。

二、指导学生拓展筛选式阅读的方法

多媒体形式下的的阅读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将学生固定在教室的框架,学生有限的学习空间扩展到了因特网下宽广无限的空间,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也不再局限于课本,面对网络环境下浩瀚无边的信息资源,主题筛选式阅读方法得到了很好的拓展和延伸。

比如在教读《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过程中,由于选修的篇目中,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较多,因此我为学生定下了“走近李杜”的主题,让学生上网筛选两大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理想、生平事迹、后人评价及其创作的作品,筛选过后,让学生自主鉴赏课内有关两大诗人的所有作品,把握他们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品味他们豪放飘逸和沉郁顿挫的文风。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自己发现的优秀网站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将那些从网络上获得的新信息传播给伙伴,大家共同学习、讨论、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发生碰撞,知识得到融汇,大家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三、为学生创设良好情境阅读的方法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思想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良好情景阅读的方法。这种阅读法正是通过图文并茂的影音教学系统,让学生从枯燥、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调动起身体的多种感官,身临其境,品味意境,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我们在欣赏《二泉映月》一文时,可以先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回忆学过的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在简单介绍作家生平及其写作的背景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把美妙的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然后教师播放《二泉映月》的视频演奏,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不知不觉沉浸在泉、月、人交融在一起的美好意境当中,也感悟到了宇宙、人生的哲理,体验到了主人公阿炳内心真实的情感,提高了审美的情趣。通过创设良好情境式阅读,我们的学生学会了用心欣赏,置身于主人公所处的情境之中,在被文章情节深深吸引的同时,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四、给予学生自由辩论阅读的机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形成的过程,教师代替不了。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给予学生自由辩论阅读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所谓“自由辩论阅读”,就是将辩论赛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让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够通过申论、质询、资料搜集与辩论稿撰写等训练,达到思辩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提升。

比如在《西游记》的阅读教学中,对于“猪八戒到底是不是好人?”这一论题,我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在准备材料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西游记》《百家讲坛》中王立群、易中天对猪八戒的评价,还让学生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个体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合作、交流、对话中提升了人文素养。通过辩论,学生对猪八戒的形象有了更高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对名著的理解。

五、积极倡导展示学生作品的阅读方法

新时代的网络为我们学生作品的交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学生的阅读札记、随想等当作范文制作成课件,在班级里和学生一起阅读点评,使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清楚全面的认识,并在大家的修改和完善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老师搬到屏幕上,阅读、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大大地被激发了出来,从而逐渐形成了主动阅读、认真写作的良好习惯。

当然,教无定法,以上只是我在主题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钻研,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发现更多有效实用的阅读方法,将课堂交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辩论阅读教学课堂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欢乐的课堂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写字大课堂
同影子辩论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