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小学体育课“课课练”内容及编排

2017-07-10陈贤毅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课练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陈贤毅

摘 要:体育课中体能素质“课课练”教学模式(简称“课课练”下同)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但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迫在眉睫。以深圳为例,为了解深圳市中小学“课课练”发展状况,更好地促进中小学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对深圳各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师、专家等进行调查,样本数为12名。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研究结果表明:(1)深圳市各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师等对“课课练”的认识度相对较高;(2)根据调查的结果“课课练”的教材内容编排有待创新。(3)“课课练”创编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来合理安排内容。

关键词:课课练 身体素质 全面发展 体育课 素质练习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a)-0116-03

The Analyse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ingsley Practice" of Physical Education's Content and Choreography

——A Case Study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Shenzhen

Chen Xianyi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China)

Abstract: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e teaching mode "wingsley practi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and means to improv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However, th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is declining in a low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is immergency. In Shenzhen, for example, to understand the shenzhen "wingsley practice" development statu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expert investigation in shenzhen, 12 people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an sample of the analysis. Besides, after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we can get the result like that: (1)mos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shenzhen are on the high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the “wingsley practice”;(2)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investigation, the "wingsley practice"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arrangement needs to be innovative;(3)the design and layout innovation of "wingsley practice" should bases on student's physical regularity and physics characteristics, to reach a reasonable point of arrangement of the content.

Key Words: Wingsley practice; Physical quality;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Quality training

1 選题依据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7月28日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表示,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中,体育课课时仍增加。小学3~6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提高为4节,高中每周2节提高至3节。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全国体育工作者不得不把矛头指向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得问题上,体育课是让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体育课中“课课练”是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手段,对“课课练”的内容与编排进行改变和创新来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迫在眉睫。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这次调查面对的是体育专家、体育工作者、体育教师共12位,对其进行调查与访问,问卷发放与收集,并对中小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与了解。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法

调查分别采取3条途径:一是专家调查法,在研究开始的时候,通过走访体育学者、专家等进行问卷调查;二是集体访谈,通过走访一线体育教研员和体育教师,讨论开展“课课练”的方法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实地调查,通过到中小学观摩体育教学课,观看教学计划进度与教案,了解“课课练”实际教学情境以及师生对于“课课练”的态度与反应。

2.2.2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通过期刊、网络、杂志和图书等途径查阅有关体育课“课课练”的体能训练相关文献30多篇等有关的资料,包括专著、期刊、学位论文等,为论文的顺利完成提供理论支持。

2.2.3 数理统计

对调查收集的数据筛选、分类,利用Excel收集并统计相关数据,然后以“课课练”在中小学的现状展开分析。

2.2.4 专家访谈法

拟定论文提纲,分别访谈了深圳大学体育教育系教授、体育部专家、就与该论题研究相关问题进行了征询,还对深圳部分学校的教师以及学生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具体见附件的访谈提纲,通过访谈能够了解到现在深圳体育课“课课练”的开展情况、采用的形式以及在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提供参考。

3 研究结果

通过对深圳各中小学学校的一线体育教师及深圳市各区学校的体育专家共计12人进行了调查,调查信息如下。

3.1 “课课练”的内容依据分析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课课练”的目的:从图1很清楚地知道提高学生体能、提高技能掌握、学生自身的活动能力、发展团队协作等为主要目的,身体活动能力、控制体型为次要目的。根据图2知道,选择“课课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课堂教学效果来做选择,根据教学目标服务于技能掌握,根据学生身体素质薄弱环节的发展来做选择,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情况做选择,而根据教研组的安排或随便选择依据选择很少出现。

3.2 “课课练”的顺序安排分析

图3表明,“课课练”的安排主要根据上课时教学需要,一般在结束部分安排“课课练”较为常见,但很少安排在开始部分和基本部分,而且“课课练”的安排是也不会固定统一。

3.3 “课课练”的组织形式分析

图4数据表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课课练”的教学,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薄弱环节分组为主,男女分组与兴趣爱好分组时要符合“课课练”的基本情况实施,而统一不分组的“课课练”情况少见,虽然少见但统一不分组的“课课练”会在集体练习中(如集体体能练习等)运用。

4 分析与讨论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生的爱好兴趣特点都与现代元素结合,吸引学生的兴趣不能靠传统的内容以及落后的上课方式手段。所以“课课练”内容和编排需要新鲜的元素,更需要科学的手段和归纳总结。以下是笔者对“课课练”内容和编排的一些看法与总结。

4.1 “课课练”的内容设计

“课课练”的内容比较多,但主要以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素质方面的内容的练习。每一堂体育课的练习都有一定的练习内容,“课课练”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要根据教材、教学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学生也需要科学练习。“课课练”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主要是准备性关系、辅助性关系、补偿性关系、专门性关系。

根据教材关系确定“课课练”内容安排有如下几种。

(1)身体素质练习。体育课“课课练”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增强学生身体的敏捷性、灵活性、速度、力量和耐力,体育锻炼是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与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

(2)专门的辅助性、诱导性练习可以是课程主教材的辅助性、诱导性练习,比如快速跑单元的课课练安排后蹬跑、高抬腿练习等。这样就可以通过专门性的辅助性“课课练”与本节课要掌握的技术动作相结合,通过效率,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3)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学生的素质练习有时无趣乏味,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练习可以是内容的奖励,上学生喜欢感兴趣的项目:小比赛、形式多样的跳绳、潮流小游戏(撕名牌)等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度,增强学生在“课课练”课堂上的兴趣以及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

4.2 “课课练”的时间与顺序安排设计

在“课课练”时间安排方面,无论是基层一线体育教师、专家还是学者比较认可的时间8~10 min为多数。

“课课练”模式应根据教材内容、体育课的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场地器材以及季节、年级学生的学情等因素设计;“课课练”应该遵循教学内容,不应是固定的形式,要应符合教学流程、教学目标、教学规律等安排。

4.3 “课课练”的基本组织形式

在“课课练”的组织形式中,应按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薄弱环节分组为主,“课课练”的课堂安排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本目标,可以按男女进行分组、兴趣爱好分组,对活跃课堂、辅助课堂“课课练”的实施有重要作用,也比较常见,统一练习和不分组在教学中运用较少。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深圳市各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师对“课课练”的认识度相对较高。

(2)现阶段“课课练”的教材内容编排有待创新。

(3)“课课练”创编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来合理安排内容。

5.2 建议

(1)国家应重视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国家以及各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人才,多举行体育专业基本功比赛,为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建立良好的平台。

(2)国家应重视体育课的上课质量,特别是“课课练”效果的落实。国家以及各区应督促落实各中小学的体育上课效果,每个体育教师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把体育课上好,特别是“课课练”环节的落实,增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环节。

(3)建立符合新形势下体育课“课课练”的教学体系。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适合中小学的发展规律以及学生兴趣爱好的体育课“课课练”创新模式,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

(4)正确定位体育课“课课练”教学培养方向,让“课课练”定位符合中小学生的发展需要。明确科学设置体育“课课练”在体育课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定位,让“课课练”符合中小学生的身体发展需要,高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许路阳,黄小雨.教育部:增加体育课校园足球为重点项目[N].中国教育报,2014-07-30(2).

[2] 钱新宇.体育课中“课课练”之五个重视[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7):158.

[3] 高胜光.关于体育“课课練”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2(7):71-73.

[4] 马晓凤,武继国.浅谈体育课中的“课课练”[J].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06(2):24-25.

[5] 梁定邦,王文清.“课课练”的跟踪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31-32.

[6] 廖申生,熊利曾.谈“课课练”练习方法在体育课中的运用[J].娄底师专学报,1985(S1):12-14.

[7] 梁定邦,王文清.“课课练”的跟踪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2):31-32.

[8] 郑峰.“课课练”体育教学策略探究[J].青少年体育,2014(3):79-80.

[9] 梁定邦.对“课课练”的定量研究[N].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1):85-88.

[10] 高胜光.关于体育“课课练”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2(7):71-73.

[11] 马晓凤,武继国.浅谈体育课中的“课课练”[J].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06(2):24-25.

[12] 李凤珍.如何落实体育课课练[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19):126-127.

[13] 徐永彬.如何科学安排“课课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5):127.

猜你喜欢

课课练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新发现
身体素质趣味课课练
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体能“课课练”的研究
《中国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结项总结报告会在京举行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