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体育院系舞蹈表演专业体育类课程设置的研究

2017-07-10董植寿刘率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3期
关键词:舞蹈表演人才培养

董植寿 刘率

摘 要:文章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实践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视角,对地方高校体育院系舞蹈表演专业体育类课程的设置进行了研究,发现体育院系舞蹈表演专业体育类课程设置存在5個方面的问题:第一,体育类课程偏少;第二,师资力量不平衡;第三,教材、教学计划不完善;第四,体育类课程场地、器材缺乏;第五,学生对体育类课程不重视。提出5个对策:第一,加强体育类课程的开发;第二,提高、优化教师的素质;第三,尽力改善教材和教学计划;第四,学校应加大对场地、器材的投入;第五,增强学生对体育类课程的重视度。

关键词:体育类课程 舞蹈表演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5(a)-0124-02

应用型人才是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在人才培养中强调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专业社会实践,注重提高知识应用能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影响,根据教育部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要求,许多地方院校纷纷把自己定位在应用型,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把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舞蹈表演专业是许多地方院校体育院系新开设的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是体育与艺术的结合,学生主要学习舞蹈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接受舞蹈表演方面的训练,具备从事舞蹈表演的能力,但专业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专业开设的效果与其开办的设想与初衷相去甚远,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存在差距,尤其是地方体育院系舞蹈表演专业存在着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实践教学开展不够、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认真探讨舞蹈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域下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加强课程设置的创新与实践,完善课程体系,对促进地方院校成功转型和促进地方体育院系舞蹈表演专业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将重点研究舞蹈表演专业体育类课程的设置。

1 体育院系舞蹈表演专业体育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地方体育院系舞蹈表演专业开设的时间较短,相对于艺术院校的艺术类课程设置以及体育院校的体育类课程设置而言,地方体育院系的舞蹈表演专业体育类课程设置只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许多方面还有待于完善。

1.1 体育类课程偏少

根据调查得知目前舞蹈表演专业体育类课程设置偏少,开设的体育类课程仅限于:运动解剖学、体育科研方法、健美操、团体操、艺术体操等,而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等比较缺乏。通过对学生问卷的分析可知,目前所开设的这些体育类课程满足不了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如今对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应用型人才,也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要更新观念,根据社会需求去培养人才。

1.2 师资力量不平衡

由于舞蹈表演专业发展较晚,而体育院系一直以来都是以体育类专业的发展为主,因此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教师偏少,并且学历结构上看本科学历的老师所占的人数最多。学科的建设发展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本科学历的教师专业技术扎实,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科学研究的能力相对薄弱,从这一点来看,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实力又具备丰富的专业技术是体育类课程教师的必备条件。

1.3 教材、教学计划不完善

舞蹈表演专业体育类的课程都是由体育院系的教师担任,大部分教师在上课时仍沿用以前体育类专业学生的教材和教学计划,这些课程的教材和教学计划是根据体育类专业学生制定的,而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属于艺术专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进度都存在偏差,如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内容过于运动化,缺乏舞蹈性,使得学生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健美操课程的教学进度过于慢,由于是艺术专业的学生,健美操学习的能力比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学习的要快要好等等。

1.4 体育类课程场地、器材缺乏

体育类课程场地、器材缺乏主要是指体育艺术实践类的课程。保证体育类实践课程能很好地开展主要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室内场地和音响器材,如果没有较好的场地和器材,教师的教学水平再高没有一定的物质保证也是难以发挥的。许多社会需求较大的体育艺术项目如瑜伽、健身健美、艺术体操等课程,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相对较高,如果没有场地、器材或者设备较差,那么这些课程很难开设。

1.5 学生对体育类课程不重视

体育类课程作为舞蹈表演专业的重要组成课程,应受到学生的欢迎,据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类课程是不喜欢的,只有小部分学生是喜欢的。大部分学生缺乏对设置体育类课程目的和要求的了解,认为自己是艺术类专业,只要学好艺术类课程就可以了,对体育类课程学习态度消极、不重视。

2 加强舞蹈表演专业艺术类课程设置的对策研究

2.1 加强体育类课程的开发

舞蹈表演专业体育类课程所开设的种类并不多,应当尝试开设一些比较好的体育类课程,对体育类课程从体育理论类和体育术科类进行归类,并分析各门课程对学生知识结构、素质结构的能力培养,从艺术学专业的实际特点出发,开设具备体育艺术能力培养的舞蹈表演专业体育类课程,理论类如运动训练学、体育保健学、体育美学等,实践类如健身健美、操课、运动减肥、素质拓展等,使学生能够对体育类课程的学习面更加广泛。

2.2 提高优化教师的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保障体育类课程的开设和发展,学校应尽快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把现有的教师外派短期学习,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加强学科建设,建立强有力的专业师资队伍,使课程有序、更好地发展。

2.3 尽力改善教材和教学计划

尽力改善教材,教材的设计应综合考虑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发展,根据专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编写新教材,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不同定位和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开发新教材,紧密结合艺术与体育的属性,开发适用于体育院系舞蹈表演专业的教材,教学计划的改善应根据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能完全沿用以前的版本。

2.4 学校应加大对场地、器材的投入

场地、器材是课程发展的基础,由于体育类课程的特殊性,对场地、器材的要求相对较高,没有好的场地、器材作为保证,课程很难很好地开展下去。学校要加大场馆建设的力度,积极改造更新不符合上课要求的旧场馆、旧教室和旧设备,为教师提供优良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加强。

2.5 增强学生对体育类课程的重视度

多开展体育类课程的宣传和比赛,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体育类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作用,宣讲经济社会发展对体育艺术类人才需求的现状,把学生从课堂带到具体的俱乐部、健身房等实训地方开展具体、形象的讲解。

参考文献

[1] 蔡艳.高等职业教育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3):105-113.

[2]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3] 李先熊.我国体育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构建[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6(1):105-110.

[4] 陈芳.新目录背景下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5,37(2):64-68.

猜你喜欢

舞蹈表演人才培养
浅谈舞蹈表演的身体表现力
论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
浅析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