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7-07-10迪力夏提·买买提
迪力夏提·买买提
摘 要: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想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创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模式。高校按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组成兴趣小组,比如:体能训练、运动康复、运动训练监控、私人教练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培养。同时要对生理、解剖、生化等基础学科给予充分的重视,改变传统的逐步弱化基础学科的做法。高校要为体育专业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与实践平台。不断强化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实力,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大学生。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大学生 培养模式 创新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b)-0057-02
在我国各师范专业高校以及体育专业高校中,体育教育专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生群体,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通常是要接受普通高考以及体育专业加试两个方面的考试,两次考试的成绩要和一定的系数相乘,有些高校对体育专业加试的成绩更为重视,对文化课的要求相对较低;而有的高校则会录取文化成绩以及体育成绩均适中的学生,这类大学生在文化课方面以及体育方面的成绩都处于相对中庸的一个水平状态,对这类学生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时也相对容易一些。因此,我国许多高校都开始改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录取政策,将以往文化成绩以及体育成绩均适中即可录取的录取方式,改变为按照体育成绩达标即可,文化课成绩从高到底的原则来进行录取。新的录取方式使录取分数线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显著提高,这样招收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与以往相比,在具有一定体育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将具有更高的文化课水平,对接下来的教育培养工作非常有利。
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某高校体育学院2013级的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大学生,其中男生50人,女生10人,共计60人,我们将所有学生随机平分为两个班,每班男生25人,女生5人,两个分别为A班——實验组;B班——对照组。我们对两个班实施不同的培养教育模式,以研究教育模式的不同对学生就业的影响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我们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了检索,结果显示,2010—2016年以“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为核心而发表的文章平均每年在700篇左右,说明围绕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培养模式来研究的学者大有人在,更说明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培养模式在国内是一个非常惹人关注的问题。在对已发表的论文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大部分论文都是针对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就业方向以及社会需求的研究、社会实践方式研究、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方面的研究、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等,针对实践研究以及实用性研究较多,而针对学生的整体培养模式的研究寥寥无几。
2.2 实验法
我们将某高校体育学院2013级的体育教育专业平分为两个组,即A班——实验组;B班——对照组。实验组的学生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成几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对照组的学生仍旧沿用传统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我们对两个班学生在实习期间所获得的用人单位的评价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
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计算机表格软件整理分析了实验数据,并对两个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时期成为本次研究的数据支持。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学生在大学四年教学中的培养模式研究
传统的大学生活通常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新生入学后要进行3周左右的入学教育以及军训活动,帮助学生来了解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逐渐适应大学生活。大学一年级还是以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为主,设置了相对较少的课程,尽量避免学生出现考试未通过的现象。大学二年级的上半学期会让学生选择一个专业项目,成为其日后学习级训练的主要项目。大学二年级及三年级的课程设置相对较多,在这两年内学生要完成所有的文化课教学内容,在大学四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书写完成。
(1)A班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教学中的培养模式研究。
A班学生与B班学生一样,在入学后首先要进行3周左右的针对新生的入学教育级军训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适应大学生活。大学一年级主要学习几门基础专业课,同时学校对学生的英语课程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中教与外教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并有意识地运用的教学时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外教交流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学好英语基础的同时,不断提升其英语口语的能力。在解剖课程的教学上也做出了改革,通常解剖教学占32个学时,有的高校也会达到64个学时。我们在大一上学期利用近7周的时间针对A班学生进行解剖课程的教学工作,并将改课程分为7个专题进行教学,学生在7周内对7个专题进行学习。A班学生还要利用7周时间来学习另一门基础课——生理,通过学习掌握人体各种生理代谢的原理以及经典的生理学实验。运动生物化学也是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各种生化指标的作用、代谢机理、测试方法。大一的下学期进行的基础课学习主要包括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生在大二的上学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结成时下较为热门的专业兴趣小组,比如:私人教练专业、运动康复专业、体能训练专业等,A班学生在参加这些专业学习的同时也都在为考研进行准备,学习就业两不误。
(2)B班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教学中的培养模式研究。
B班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教学中沿用传统的高校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开展为期四年的教学工作,新生入学后进行3周左右的入学教育以及军训活动,帮助学生来了解、适应高校生活。大学一年级开设相对较少的课程,学生在校内的空闲时间较多。到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时每周大学有12节课,相对较忙;到大学四年级,学生只要以实习和毕业写论文为主。
3.2 学生的培养效果分析
(1)在实习阶段学生的培养效果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高校经过3年的学习后,都掌握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对于用人单位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基本能够灵活应对。从用人单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评价来看,不管是实验组的学生还是对照组的学生,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认可度都是非常高的,全部学生都达到了优秀的水平。这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在实习方面都可以满足高校对实习生的要求,两组学生在大学四年教学中的培养模式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实习阶段不存在明显差异。
(2)针对学生就业情况的分析。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通过3年的校内学习与一年的校外实习,都修满学分顺利毕业。大部分同学在毕业后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组学生的就业率都非常高,但是,我们从学生所学专业与其毕业后所从事专业的对比研究中发现,两组学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相比,毕业后从事所学专业的比例要高出很多。两组学生中除去继续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外,实验组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所学专业的比例非常高,而对照组学生有的去当体育老师、有的去当村官、有的去当兵,所以其虽然拥有较高的就业率,但是专业度相对较低。
4 结语
创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组建兴趣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活动,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基础学科的教与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4年的学习,实现学生就业率不断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的专业度。
参考文献
[1] 宋保华.创业型体育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探究[J].体育产业,2010(3):148-150.
[2] 张玉宝.中外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比较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1(4):58-61.
[3] 谭黔.浅谈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