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2017-07-10万璐万楠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5期
关键词:设计方法

万璐 万楠

摘 要:大学体育课程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对增强大学生体质具有关键作用。体育课程体系是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对其进行创新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既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展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的体育课程体系。本文首先简述了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然后分析了当前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最后深入探讨了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创新设计方法。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 体系创新 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b)-0051-0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各大学的体育专业经过持续的改革创新,塑造了大量从事体育专业复合型人才。为了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扬光大,大学的体育课程体系也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创新。面对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当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应当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激发大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真正做到增强体质,提升综合能力。研究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创新设计方法,对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过程之中,体育是展开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必须依据新时代背景下对体育教育的新要求,对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切实提升整个高校的体育教育水准。所以,应当坚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以全面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指导思想,保障高校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

高校体育课程必须健康第一的指导实现。高等教育并非终结性教育,只是整个人生课堂的其中一环。大学体育落实终身体育的指导实现,目的是在传授体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让知识、能力及素质可以协调发展,让大学生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素质结构[1]。创新能力指的是依据相应的目的,通过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思想能力。当代创新教育指的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体育教育可以凭借先进的体育思想与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当前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

2.1 体育课程重理论轻实践

长期以来,我国的各大高校只是关注大学生们所掌握的以及没有掌握的理论知识,没有高度重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并不是单方面的理论人才,而是能够把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性人才。

在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当中,体育课堂常常人数众多或自由散漫,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因为实践方面的缺乏,导致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变成了“纸上谈兵”。从我国的考试模式中也不难看出,考试内容绝大多数为比试,实践操作方面的考核微乎其微。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式只是盲目地灌输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持续下滑,只能被动接受,无法与实际有效结合起来。

2.2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理念出现偏离

现阶段,高校的体育教学理念已经完全偏离了学习的价值方向,甚至与教育事业的宗旨背道而驰。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核心本应当以竞技体育为主,普通教学理念为辅,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高校的体育文化氛围也对大学生们的体育意识产生了深入影响。目前的大学体育文化组织非常松散,严重缺乏连贯性,由于现代大学生参与户外活动的意识不强,所以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除此之外,由于对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未与时俱进,没有做到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缺乏全新的管理观念,使得现阶段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定位依旧不准确。

2.3 体育课程编制模式单调且评价不科学

在现阶段的体育课程体系中,传统自上而下的课程编制模式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单调且无新意。总的来说,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编制过程当中,身处教学实践第一线的专职体育教师参与比例依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体育课程评价也很不科学。评价体系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一环,不但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体育的态度,还能够从全局上控制调整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进度。但是,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评价很不科学,教师在评价过程当中居于评判者的地位,而且过度突出客观化及量化指标评价,终结性评价所占比例过大,严重缺乏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方式及结论难以真实有效地展现出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程度,缺乏合理性和准确性[2]。

3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创新设计方法

3.1 灵活设置课程内容并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

在设置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过程之中,必须对大学生的主体需求以及差异化需求给予高度重视,关注大学生锻炼的具体需要,深入大学生内部展开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想法,有目的性地选择教学内容项目。并且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性,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学习的难易度。

除此之外,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创新,不仅仅是要全面改进教学方式,还应当创新思想观念。无论是主管教育部门的领导,还是高校的管理者、体育教师都应当自上而下地进行思想革新,把重智育轻体育转变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增加技能传授的比例,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推动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从而符合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

3.2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并创新教学方式

体育课程是21世纪初期大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核心目的是为了尽快实现人人享有体育健康化教育的目标,所以,在教学的形式方面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以大学生为中心,从而促进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大学生群体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思想水平以及道德素质,他们都有自身内心深处的想法。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教学方式,让大学体育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从专制型逐渐转化为民主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大学体育课程所带来的成就感及无穷乐趣,帮助其养成科学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实现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最终到“我爱学”发展。

3.3 实现体育课程评价科学化

要实现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创新,就必须对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在全新的评价理念的指导下,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体育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自评相结合,让每位大学生均能够得到科学且公平公正的评价,提升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另外,还应当尽快提升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高校体育教育的总体质量,可以通过培训、进修以及高校合作等多样化的渠道、形式来丰富的现代教师培训体系,积极引导体育教师革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其参与课程体系创新的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3]。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各大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体育课程体系依旧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体育课程的设置依旧重理论轻实践,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理念出现偏离以及体育课程编制模式单调且评价不科学等。在创新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之中,应当灵活设置课程内容并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并且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体育课程评价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于跃.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导向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初探[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6,10(12):96-99.

[2] 商汝松.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6,12(6):104-106.

[3] 贺红兵.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创新[J].神州,2017,15(5):110.

猜你喜欢

设计方法
傩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交互设计研究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
景观设计中的儿童娱乐场所设计与探索
让灵活精悍的微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左膀右臂
浅析儿童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