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梅村二胡工艺发展的优势动力
2017-07-10杨立
【摘要】2010年江苏无锡梅村被授予“江苏省二胡工艺之乡”称号。2011年梅村二胡制作工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作为一名高校二胡教师,对二胡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两年多時间,多次实地走访,与梅村制琴者深入交流,对梅村二胡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一些想法。
【关键词】梅村;二胡工艺;发展;优势动力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
无锡新区梅村,位于无锡市东南方,有着3200多年的悠久历史。1965年,梅村就兴办了民族乐器厂,开启了二胡制作的篇章,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工艺在梅村传承与发展。这里所谓“二胡工艺”属于乐器学中的乐器工艺学范畴,包括二胡材料、加工工艺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等。
一、梅村二胡工艺发展成果
(一)制琴大师与名琴的诞生
梅村有多位声名远扬的二胡制作师,在这些制琴大师精益求精的二胡工艺追求下,诞生了多把获得大奖的二胡名琴(如表1所示)。
(二)二胡的改良与创新成果
一直以来,二胡的改良是二胡制作业不断追求和努力的方向。梅村二胡工艺在南北方气候的适应、音量的扩大、高音区的音量扩大及降噪等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获得了二胡演奏家们的好评。此外,对于二胡新材料的运用,如新木材、仿生蛇皮的加工、使用;新造型的设计,如琴头(见图1、图2)、琴托的设计,琴筒的改良等方面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梅村赢得国内外广阔二胡市场
近年来,梅村投身二胡制作的人员日益增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远销香港、台湾、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地区,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目前,梅村有二胡生产企业十多家,年产各类二胡近4万把,二胡生产占全国二胡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以上,已成为国内重要的二胡产业基地。
(四)为当地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梅村二胡工艺在全国二胡制作业内确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扬名海内外。2010年12月,梅村被授予“江苏省二胡工艺之乡”称号。2011年9月,梅村二胡制作工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见,梅村在二胡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推动二胡产业的繁荣,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二、梅村二胡工艺发展的优势动力
二胡工艺的发展,是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工匠精神的传递。而梅村,相比其他地方的二胡工艺发展,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深厚的二胡文化底蕴
作为吴地民间艺术之一的梅村二胡工艺,在当代吴地文化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百年间,无锡二胡精英荟萃,周少梅、刘天华、华彦钧、杨荫浏、刘北茂、蒋风之、储师竹、闵惠芬、王建民、邓建栋等一大批无锡籍演奏家、教育家,谱写了大半部近现代二胡艺术发展史。华彦钧一曲《二泉映月》,举世闻名,成为国际音乐文化交流中独特的中国符号。梅村,聚集着一大批工艺精湛、底蕴非凡的二胡制作大师,在业内盛名远扬。名家、名曲、名琴,要素齐全,资源丰富,2011年10月,无锡被中国音乐家协会冠以“中国二胡之乡”的美誉;同年,“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二胡比赛”在此落户,迄今已连续举办三届。之后,多次高规格的二胡名家音乐会等活动在此举办,其中较为重大的有(如表2所示):
地处“中国二胡之乡”的梅村,在二胡文化不断繁荣的背景下,其二胡工艺也正蓬勃发展。
(二)完整的工艺传承方式
现今梅村较为著名的二胡生产厂家,都有各自的二胡工艺领军人物,由他们带动生产、制作精品、质量把关。这些领军人物的二胡工艺传承方式多为家族传承(如图3.1)、师徒传承(如图3.2)。以下为梅村二胡主要生产厂家的现存工艺传承方式:
这些家族传承或师徒传承,都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以手工作坊的模式手把手地传授技艺。在这个过程中,新一代二胡工艺掌门人与老一辈无缝且平稳的完成工艺交接,二胡工艺的精髓得以最大程度的完整传承,各家的“工艺秘诀”随着亲情与恩情的不断流淌,在件件精品二胡作品中流传。这也是梅村精品二胡有别于机械化批量生产的二胡最大的特点。当然,这些精品二胡工艺也带动着中低档二胡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三)与一线演奏家、教育家的交流沟通
二胡工艺的发展与完善,离不与开舞台实践者的经验交流。无锡籍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云集,他们都会用梅村的二胡演奏、教学,还有不少海内外二胡艺术家,慕名来到梅村,由于优质的二胡产品,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笔者在梅村多家琴厂展示厅,都看到有闵惠芬、马友德、宋飞、徐沛东、陈耀星、陈军、周维、于红梅、邓建栋、田再励、刘光宇、胡志平、曹德维等演奏家的合影及题字,可见交流之广。2015年10月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评委于红梅、邓建栋、田再励、刘光宇、胡志平、曹德维等赴无锡梅村进行了考察和座谈,为无锡二胡工艺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无锡二胡文化品牌、挖掘无锡二胡文化资源等献计献策。各厂家也定期邀请专家举办产品鉴定会。演奏家、教育家反馈产品使用效果,制琴者不断改进提高。频繁地交流与合作推动着梅村二胡工艺不断发展。
(四)适时的政府扶植
无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将梅村二胡与宜兴紫砂茶壶、惠山泥人一起列为无锡三大文化特色产业,为梅村二胡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12年1月,投资2000万元,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梅村二胡文化园”建成并开园,这是目前国内一流的二胡综合性展馆。此外,无锡新区制定了二胡文化产业规划,计划逐步把处于分散状态的梅村作坊式二胡企业及其配套企业聚集起来,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从而提升二胡制作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同时配以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招引周边地区的二胡企业集聚,着力让梅村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二胡生产基地和集散地。2015年9月,梅村二胡行业协会向国家商标局成功申请“梅村二胡”集体商标,梅村二胡工艺发展享有了法律保障。
有了政策的支持、法律的保护,梅村二胡工艺发展无疑拥有了坚实的后盾,这也是无锡梅村二胡工艺发展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优势之一。
三、结论
梅村二胡工艺依靠其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动力蓬勃发展,是可持续、有保障、有后劲的,这无疑可以成为民族乐器制造业可借鉴的一条成功之路。但同时,梅村二胡工艺的发展也需要有效的理论支持与横向交流,而理论界对梅村二胡工艺的研究成果甚少。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滋养,工艺发展也需要外界相关人士不断参与扶植。另外,梅村二胡工艺仍秉承“各有特色”的传统,同行之间,缺乏横向交流。这也是民族乐器生产工艺发展的共同问题。如果各大师之间能互相公开技术精髓,探求一种理想的合作模式,那么梅村二胡工艺乃至中国乐器工艺的发展都会产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宋春婷.无锡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梅村二胡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作者简介:杨立(1981—),女,江苏常熟,硕士,常熟理工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乐器演奏与教学(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