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俗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7-07-10黄潇
黄潇
【摘要】在新课标倡导多元化教学的今天,健康的通俗音乐进入课堂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通过把积极、健康向上的通俗音乐元素引入到课堂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教师引导学生与音乐对话,对通俗音乐的再创造加工,可落实学生课堂音乐的二度创作;还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通俗音乐;中小学课堂;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通俗音乐亦称流行音乐,主要指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在欧美各国发展起来的适合一般市民群众爱好的,轻松活泼、易学易唱和便于流传的歌曲,流行音乐在题材、内容方面贴近生活,在演唱方式上通俗易懂、声情并茂,在节奏上活泼动感,具有宣泄性的音调和贴近大众的审美意识,成为大家在音乐文化生活中较为欢迎的一种音乐形式。
现在的大多数学生热爱通俗音乐。通俗歌曲通俗易懂,使孩子们感到亲切,并能从通俗音乐中获得一种满足,体验到快乐,所以通俗音乐在学生中很受欢迎。由于通俗音乐绝大部分涉及情感生活,节奏明快,比较符合青少年期间浅显的爱情观念和欣赏特点,所以他们对通俗音乐情有独钟。
一、通俗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重要性
(一)实现音乐教学目标的需要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音乐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不完善,主要是因为传统的音乐教学没有良好的音乐氛围,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查表明,通俗音乐进入课堂教学后便立刻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的不足。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通俗音乐,其中优秀的通俗音乐完全可以采纳到歌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回归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需要
在教育观愈来愈进步的今天,音樂教育百花齐放,多元文化异彩纷呈。让人高兴的是,近几年,音乐教学有了惊人变化,内容饱满丰富。回归母语音乐文化教育,要求我们把通俗音乐引入课堂。如王力宏的《盖世英雄》中融入了京剧的唱腔;《花田错》中透着昆曲的韵味;《满江红》、《烽火扬州路》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神韵,这些通俗音乐中的民族元素显得异常鲜明。在中国本土音乐的形成中,中国风占据了较大一部分,它与其他音乐风格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文化,这也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三)通俗音乐自身发展的需要
通俗音乐作为一种流行的音乐艺术,同样需要传承和发展,音乐课堂成为其发展的土壤,把通俗音乐引入课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通俗音乐教学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魅力,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用丰富饱满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场合适合不同的音乐,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感情。在学生选唱的歌曲中,不做过多的限制,要求学生自己对歌曲进行剖析,欣赏并讨论其价值所在。
二、通俗音乐在中小学课堂应用的现状研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不少优秀的通俗歌曲已逐步进入课堂,不少音乐教材也逐步加入部分有意义的通俗歌曲。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国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此次改革所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为通俗音乐出现在中小学课堂提供了理论支撑,通俗音乐开始占据一定的比例。如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彩色的土地》等。虽然通俗音乐作为新兴的音乐元素,使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音乐的教育性却没有受到负面影响。相比之下,健康和积极的流行音乐的内容,有利于鼓励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音乐,了解不同的文化,培养感情,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
中国通俗音乐在上世纪末开始流行起来,青少年是主要的消费群体,他们加快了通俗音乐蔓延到各大城市的脚步,通俗音乐内容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情感色彩,比较贴近生活。随着诸如多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通俗音乐快速地融入了青少年生活的各个角落。而在青少年发育期,他们需要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受,通俗音乐的出迎合合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并引发他们唱歌的欲望。
三、通俗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建议
(一)根据学生兴趣来选择适合的通俗音乐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小学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影响了他们对通俗歌曲的偏爱,在这一阶段,学生还没有完全具备对通俗音乐鉴赏的能力。对传统的民族音乐兴趣不高,而更偏好于流行音乐。笔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学生对通俗音乐的兴趣,经过教师科学的筛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巧妙、适当地把通俗音乐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为音乐课注入新的活力。此举有助于学生更加轻松愉悦地投入音乐艺术的学习之中。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音乐的多元化魅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音乐教师在课上或课下应多与学生交流,从学生喜欢的歌曲中筛选出适合他们的歌曲,在课上教学生演唱,并带领学生感受歌曲背后的意境和歌曲本身要表达的情感。正确引入通俗音乐,就会在课堂上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对音乐课产生兴趣,享受到音乐艺术所带来的古典之美,流行之美。
(二)寻找现代与传统的契合点
把通俗音乐与传统音乐完美结合。音乐教师可以将流行且带有民族特色的“女子十二乐坊”引入音乐课堂,调节学习的气氛。在讲授说唱音乐这一单元时,可以将当红的流行歌手周杰伦、潘玮柏等现代说唱音乐引入课堂,与元朝兴起的传统的说唱音乐相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时,可以由女歌手组合SHE的《不想长大》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比相似之处,从而拉近了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距离。从表演形式来看,流行音乐歌手周杰伦曾和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同台演出,登上2009年的春晚的舞台,将周杰伦的《本草纲目》与宋祖英的《辣妹子》共同演绎,两种不同形式的音乐元素,流行和民歌的碰撞,更增添了音乐的魅力。将通俗音乐与民族音乐的结合作为切入点,这样音乐课堂也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通俗音乐的要素进行教学
从音乐要素的节奏和歌词来看,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节奏中,除了采用节奏模仿、打击乐训练等方法外,还可将流行于欧美的Rap引进课堂,Rap具有鲜明的节奏感,独特而新鲜的风格韵味,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类似于”念歌词”的演唱方法,和“按照节奏读歌词”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不再反感节奏编创和训练,也会对音乐产生更大兴趣。
四、总结
中小学阶段是人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时期,每一步选择都和未来的道路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对通俗音乐有节制、有选择的欣赏。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教学生如何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音乐媒体,运用不同的审美形式,准确地表达自己内心世界,在音乐中得到切实的感受和体会。体会不同形态的“美”,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因此,要充分发扬通俗音乐的普遍接受性,使其在青少年的成长路上发挥有利作用。
通俗音乐进中小学课堂,已经是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我们无法阻止这种冲击,那就不如转变观念,把优秀的通俗音乐运用于教学,不仅可以补充传统音乐教学的不足,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更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并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的审美能力,享受音乐艺术所带来的无限乐趣。
近几十年来,我国通俗音乐迅速发展,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日常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我们更应该正视通俗音乐带给我们的影响,特别是当代中小学生在文化多元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成长,他们应该接受更多音乐风格的学习,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对通俗音乐的喜爱也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音乐。总之,通俗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是必要的,更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郁斌 谢嘉辛.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4]穆塞尔.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5]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黃潇(1993—),女,汉族,湖北荆州人,现就读于长江大学艺术学院音乐教学法专业,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