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勋伯格《UnentrinnbarOp.27No.01》音高与结构
2017-07-10蔡苗
【摘要】奥地利作曲家、教育家和理论家阿诺德·勋伯格的声乐作品《四首混声无伴奏合唱》(Unentrinnbar)于1926年完成,该作品的问世完美表现了“人声化”的无调性音乐。本文主要对作品的音高及结构进行阐述。
【关键词】勋伯格;音高;结构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勋伯格沿着浪漫主义晚期的步伐,经过坚实的理论和大胆的实践创作,最终瓦解了调性,成为20世纪新音乐热潮中的第一人。1923年完成的《钢琴组曲》(Op.25)是他使用“十二音作曲技法”首次完整的实践,并在以后的作品中致力于使用该作曲手段进行创作。运用“十二音作曲技术”写作的器乐作品,演奏起来对音准的把握并没有太大的困难,然而运用“十二音作曲技术”写作的声乐作品,却为演唱者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人们的耳朵是“调性化”的,早已经习惯了音与音之间的倾向,从一个和弦到另一个和弦的“解决”期待。
《四首混声无伴奏合唱》(Op.27)是勋伯格创作中的一次大胆尝试。该作品在节奏的使用上并不复杂,但音高却完全遵循“十二音作曲技术”的原则。这首作品体现了十二音作曲技法的精髓,并且更好地将“十二音作曲技法”运用在了声乐作品中。
一、音高关系
全曲共31小节,按照“十二音作曲技术”的原则,设计一个序列,运用“移位”、“倒影”、“逆行”、“倒影逆行”等作曲手法对乐曲进行展开。
下面从横向角度分别对四个声部中序列的使用进行阐述:
(一)Soprano(女高音)声部
乐曲m24-m31中的S.声部是序列的原型(P),图1。
(二)Alto(女低音)声部
女低音聲部从m3-m6开始以倒影(I)的形式出现;m7-m11.5是序列的倒影逆行(RI);m15-m19是序列的原型(P)。在以上的阐述中,每一次序列都是按照顺序完整的呈现,而在m24-m31将原型序列分为两个组,第一组为原始序列的前6个音:bG、F、D、bA、G、#C;第二组为原始序列的后6个音:#D、E、bB、A、B、C。在m24中T.声部可以看出该序列首先使用第二组的6个音,接下来使用第一组的前6个音。即将原始序列分为两个组,而后进行换序组合(图5)
在m24-m31中的A.声部使用的音为m24-31中T.声部的倒影。
(三)Tenor(男高音)声部
在m24之前,T.声部是对S.声部相差四个小节的完全模仿。m24-m31是原始序列(P)的换序组合。
(四)Bass(男低音)声部
在m24之前,B.声部与T.声部的做法相同, B.声部是对A.声部相差四个小节的完全模仿。m24-m31是原始序列的倒影(I)。
以上对作品音高的分析可以看出,每个声部都是在原始序列的基础上进行变化而形成的,同时也体现了“十二音作曲技术”对每个音高写作的严谨性。
二、结构关系
(一)微观角度
首先按照从点到面的方式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乐曲结构分析,以S.声部前5个小节为例。
前5个小节为第一句,又可将其分为三个句逗:(1)bG、F、D、bA(歌词:Tapferesindsolche);(2)G、#C、#D、E、bB、A(歌词:dieTatenvollbringen);(3)A、B、C、C、B、A(歌词:an die ihrMutnichtheranreicht)。
在音高方面,前四个小节已成为一个完整的序列,并且可以将该序列划分为两个组:(1)前6个音一组:bG、F、D、bA、G、#C;(2)后6个音一组:#D、E、bB、A、B、C。
在音高上亦可以如此划分:(1)bG—F—D(下行:二度+小三度);(2)D—bA—G(下行:减四度+小二度);(3)#C、#D、E(上行:大二度+小二度)。这是更细微的划分,在作品的发展中,无论原始序列如何变形,将其划分音组后始终是这三个音组不同顺序组合。
从歌词的句式来看可以分为四句:第一句:m1-m5;第二句:m6-m12.5;第三句:m12.5-m17.5;第四句:m24-m31。
在音高的顺序上,m24中T.和A.声部出现了换序的现象,因此,m1-m24是第一部分,m24-m31是第二部分。
(二)宏观角度
从乐曲的整体来看,m23.5—m24.5的休止即可将乐曲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的织体是以节奏相隔两个小节的模仿为主;后面在m24连续出现三个柱式和弦,力度为p—f—pp,乐曲的高潮点在此刻形成。这样可以把m1-m24.5当作乐曲的一个部分,其音高的方面以序列变化的程度进行展开(P—R—I—RI),此部分已经是一个完整的部分;m24.5-m31是乐曲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具有尾声的性质,由柱式的和弦与点状的单音形成。
按照S.声部的音高来划分,可以分为五个部分:P—R—I—RI—P,同样按照A.、T.、B.、声部亦可以划分为五个部分:I—RI—P—R—I、P—R—I—RI—P、I—RI—P—R—I。虽然都是可以分为五个部分,不同的是他们的结构点都是不同的。
在乐曲m24.5之前,以S.声部为主,其余声部对其节奏进行完全模仿,这种做法不仅可以统一的节奏的材料,而且在对位时可以产生更为丰富的织体。纵向上来看这24个小节,由一个声部逐渐加入声部,在m7-m17四个声部完全呈现,m17-m24.5声部逐渐褪去,这样的进行形成一种自然的规律。单独来看m17之前的S.声部,每一次序列的出现,节奏绝不会与之前的节奏相同,这样一来不仅是序列出现的形式更为多样化,而且在其他声部模仿时恰好形成良好的对位声部。前24个小节中由疏到密再到疏、由弱到强再到弱,便是它内在的结构力。因此从声部进入的顺序中可以将乐曲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非完全声部呈示(m1-m6);第二部分:完全声部呈示(m7-m17.5);第三部分;非完全声部呈示(m17.5-m24.5);第四部分:完全声部呈示(m24.5-m31)。
综上所述, “十二音作曲技术”最重要的便是音高的材料,它是整部作品的每一个音来源。勋伯格本人是比较讨厌人们称之为“序列主义”,他提倡人们更为灵活地使用“十二音作曲技术“进行创作。因此,对于演唱运用“十二音作曲技术”所创作的作品时,音高必定是训练的重点。它使音乐本身无调性化,使人们的听觉无调性化,使人们演唱无调性化。
参考文献
[1]郑英烈.勋伯格年谱与作品目录[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9.
[2]托马斯·克里斯坦森,任达敏译.剑桥音乐理论发展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3]彭志敏.现在音乐分析教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蔡苗(1991—),女,汉族,籍贯:湖南省益阳 ,学校: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院:艺术学院,专业:音乐与舞蹈学,方向:合唱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