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斯塔科维奇OP.87之第六首赋格曲分析

2017-07-10徐瑶

北方音乐 2017年6期

【摘要】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是20世纪复调音乐创作的一座里程碑,也是继18世纪巴赫复调音乐创作的一个传承与发展,在延续巴赫复调创作手法的同时在调性手法及布局,曲式结构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是肖斯塔科维奇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也是肖斯塔科维奇钢琴音乐中的最佳杰作。肖斯塔科维奇的这部巨作是现今各大音乐院校学习复调音乐创作的必修作品,它集中地体现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复调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法。因此,本文将对其中的第六首赋格曲进行分析,试图由此管中窥豹,探索肖斯塔科维奇复调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调性布局;复调写作手法;密接合应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是纪念巴赫逝世200周年而作的复调音乐作品集,关于这部作品,肖斯塔科维奇曾经说:“最开始是打算作为技术练习写点复调作品,后来又扩大了这一计划,按照巴赫的样式写了这样一组具有明确形象和艺术内容的复调作品。”虽然这些作品是按照巴赫作品的式样写成的,但它却是肖斯塔科维奇的风格,表现的是20世纪的音乐风格。

纵观这24首复调作品,大多数是采用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的音调写成,其中不乏各种民族调式或是中古调式,在这套复调作品中,西方传统大小调的概念被弱化。值得一提的是,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是由半音大小调阶梯向上组成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而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则是在五度相生循环大小调上组成的。从创作技法来说,肖斯塔科维奇基本采用呈示部上五度答题,发展部多次远关系转调,再现部密接合应(紧接段)的写作手法,这相比巴赫的复调又是一次创新。从曲体结构上来说,24首赋格曲中,绝大多数是属于三部性的结构。三声部、四声部赋格曲中大多包括两个固定对题,先后伴随着主题出现。而且在展开部的旋律发展中,对题的素材常得到密集而又变化的应用。再现部的处理也表现得非常明确,而且富于动力性和变化性,通常采取各种密接合应的复调写作手法。

现就肖斯塔科维奇第六首b小调赋格进行一个简略的分析,试图从调性布局,复调创作手法等方面探索肖氏复调音乐的魅力。

第六首b小调赋格曲是一首四声部单一主题赋格。首先呈示部主题开始出现在低声部,两个低音声部齐奏,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小调气氛。接着固定对题一出现,随后伴随着上五度调#f小调作完全答题。接着主题旋律在b小调——#f小调上重复一次,声部位置升高,加入固定对题二和固定对题三,由此呈示部旋律位置达到最高点。随后加入两小节连接,再在这两个守答调上补充一次。至此,呈示部结束。接下来,出现第一个间插段,肖斯塔科维奇的间插段处理大多是采取对比复调写法来展开乐思的。其中有不同旋律的对置,有动机式的呼应等,相互间的节奏对比非常明显。各间插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很密切的,常根据同一素材形成纵向可动的发展。在纵向可动中最为常见的是作转位对位的处理,即间插段的各个旋律可以互相更换位置。这首赋格间插段的材料由呈示部主题和固定对题组成,写法采用上十度卡农和下六度卡农结合固定对题一的材料写成。经过八小节的间插段之后正式进入展开部。

展开部从调性布局来说,首先第一对是D大调与A大调,恰好是呈示部b小调与#f小调的关系大调;第二对直接转入远关系小调,g小调与d小调;最后一组是c小调加上一连串的属准备,为再现部转回b小调作准备。从写作手法上看,展开部主题和三个固定对题不断地变化声部位置,配合不同的调性布局,不断地将音乐推向高潮。其中第一对展开之后加入第二间插段,和第一间插段写法相一致,随后进入第二对展开,等到第二对之后,声部开始慢慢减少,由饱满的四声部减少到三声部,到第三对c小调时,只有主题和固定对题一加上一个声部的自由对题,随后进入一连串的属准备,由此进入再现部。

再现部从调性布局来说,总体调还是b小调,只是有些声部临时游离到e小调,C大调,g小调等,但是主体还是在b小调上运动,最后也结束在b小调上。从创作手法来看,肖斯塔科维奇仍然采用再现部密接合应的手法,将主题不断地在各个声部接连出现,在这首赋格中,紧接段采用横向移动的紧接模仿。他在创作中常采用卡农(主题在主调上写作卡农称紧接模仿或密接相应)为发展音乐的手法。从这部复调曲集的赋格曲结构中,可以看到再现部的开始,肖氏习惯在主调上用主题作紧接模仿,然后变换调性,继续作紧接模仿。主题多半保持完整的旋律,并常常是成组的紧密的连续的进入,有时甚至省去固定对题写成二重卡农,通过声部多少的变化以及横向或是纵向可动对位的复调写作方法,加强各部分织体的表现力。

综上所述,肖斯塔科维奇在巴赫复调音乐创作的基础上,对于调性布局,复调创作手法等都有了创新。在这部曲集的赋格曲中,肖斯塔科维奇除了作调式创新外还扩展了调性布局的范围,调性变换的手法也较为复杂。从主题每次进入的调性手法来看,远关系的调性布局通常集中在赋格曲的展开部分。而呈示部又基本遵循传统的转调原则,如多半建立在上五、下四度的调性关系上。即主题在主调上进入,答题在属调上进入或是答题为守调答题。呈示部至展开部,也都是按照常规先转入平行调,然后再向远关系调扩展。在展开部中,调性变换的处理方式也非常复杂,但肖斯塔科维奇最常用的手法即是采取等音变换,这在他的作品中可以说是一个典型写作技法。同时,关于肖斯塔科维奇这部《24首前奏曲与赋格》当中关于调式调性,曲式结构等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其中很多俄罗斯民族调式的运用,半音化旋律的运用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这些复调创作的手法充分体现了当时作曲家的创新能力,也为我们今后的复调音乐创作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梁红旗.肖斯塔科维奇《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调性思维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

[2]廖明.谈肖斯塔科维奇《二十四首前奏曲與赋格》之第十六首赋格曲的调式特点[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

作者简介:徐瑶(1993—),女,江西省抚州市人,浙江师范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