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表现与现代审美方式比对研究
2017-07-10宋宏群
【摘要】戏曲的衰落,很大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戏曲表现美的方式和现代人审美方式的矛盾。无论从舞台造型、人物塑造、剧情展示、感官感受等各个方面,都不能与时俱进,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所以造成戏曲无人欣赏、大师难以再现、创作者无心写作、剧团举步维艰。戏曲走入了一个衰落的模式。
【关键词】传统戏曲 ;现代审美;舞台艺术;美学精髓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之一。中国传统戏曲起始于春秋时期、成熟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时期,经过千年的发展,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各民族地区戏曲剧种种类繁多,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河北梆子、河南坠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而又成熟的一种传统艺术文化。
近些年来,戏曲演出总是叫好不叫座,似乎所有人都明白,戏曲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但真正能够静下心欣赏的人少之又少,过去一台戏唱的万人空巷的场面,现在极少出现了。城市的剧院里面电影上演如火如荼,偶尔还会有一场舶来品,譬如音乐会或者是音乐剧,在文化公司的操作下,也可以达到场场爆满,但戏曲却极少出现在现代演出剧院的舞台上。在农村的庙会上,过去唱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头戏,戏台下面或蹲或坐甚至房顶、树上千人围观纯属正常,但现在戏台下面只有稀稀拉拉极少的老年人。
我国关注戏曲的人群也在慢慢老化,戏曲票友多集中在五十岁以上人群,青年一代喜欢的人数不多,这也就意味着戏曲的市场在萎缩,关注的个人也会越来越少,这种现状对于有着灿烂过去的中国民族文化,绝对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中国数百年的民族戏曲文化,在近三十年快速衰落,除了媒体的立体化、多样化,欣赏内容的多元化,生活节奏的快速化和社会的急剧发展,戏曲本身不能让现代人去欣赏的因素也很多,当一种艺术形式不能符合当代审美标准的时候,必将会失去大量的观众,而失去市场的最终结果就是以一种艺术形式存在,而不是全民皆知。仔细分析戏曲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我们不难发现,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戏曲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从而很难形成庞大的观众群。
从审美角度来看,戏曲和现代人的审美方式有以下矛盾:
一、表现形式戏曲虚的展现和观众要求真实性的矛盾
中国戏曲,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表演上受舞台和道具限制,表现形式上具有一定的艺术固化,它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不单单是模仿生活,对很多表现手段都进行了艺术化处理。这一虚拟化的表现形式也正是戏曲表现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古代中国,这门艺术的大众娱乐性、商业性以及戏班或剧团的经济条件薄弱,戏曲演出常在广场、寺庙或院坝,成千上万的观众聚拢,如潮的人声夹着摊肆的嘈杂。处在这样的条件与环境下,表演者为了不让戏剧淹没在喧嚣之中,不得不苦心孤诣地寻求突出自己存在和影响的有效手段。正是这个顽强地表现自我、扩张自我的出发点,使他们摸索以远离生活之法来表现生活的艺术规则,这已不止是造成赏心悦目,勾魂摄魄的审美效应。但在媒体多样化的今天,现代人更追求一种网络数字时代的改变。从戏曲的表现形式上,脱离了现代人的审美好观感需求。
二、人物塑造 戏曲人物形象扁平化和观众内心丰富的想象的矛盾
中国传统戏曲里面,人物的展示是直观的、扁平的,无论从服饰、脸谱、唱腔、动作、表演等各个方面,都和人物的身份相吻合。无论对剧情本身是否了解,都可以直观地看到舞台上人物的忠奸善恶,基本不会有出入。奸臣一定是大白脸,面相奸诈、行动诡异、心狠手辣,红脸一定是忠义之士,侠肝义胆、打抱不平。媒婆一定是脸上有痣,手拿丝帕,两头说好的老妪。舞台上直观的形象,使观众没有过多遐想的空间,对于人物的命运从各个方面都可以作出初步的判断,缺少艺术想象拓展空间,所以,太直观的扁平化人物表现,也是戏曲缺少审美魅力的一个因素。
三、剧情展示 程式化的剧情和多变化心理的矛盾
对于戏曲的剧情展示,有它的一种程式性,每一个动作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如上马、下马、坐船、划桨等,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民间有句话叫做:抓不住奸臣不刹戏。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戏曲的程式化剧情设计。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对于精神领域的文化形式偏少,戏曲是属于艺术形式丰富的一种表现。无论从民间到皇家,都属于喜闻乐见的一种。这和时代有着紧密的关系,但随着社会发展,精神领域文化形式多样,表现形式丰富,自然观众就有了更高的精神需求。现代人对于剧目的审美,不仅仅需要有丰满的人物形象,也同样需要跌宕起伏的剧情,需要有扣人心弦的起伏。在我们欣赏一部电视剧的时候,能够推动我们连续观赏的动力之一就是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发展,所以,我们才讨厌剧透。而中国戏曲的剧情,在我们还没有去看的时候,不用谁来说,自己在心理上就基本上已经剧透了。这样的剧情展示,无疑是不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
四、人物妆扮 人物妆扮的画面美和真实感的矛盾
中国戏曲里面,脸谱是艺术感很强的一个展示层面,对于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身份,都有与其相吻合的脸谱,这样的脸谱个性分明,特色显著。给人强烈的冲击感。对于武戏中的虎将脸谱色彩绚丽,纹饰丰富,线条极为夸张,表现一种英武的形象。而丑角的脸谱不仅设计简洁,白色的蛤蟆趴在鼻子上,一般还会画出三角小眼,再加上丑陋滑稽的胡须,表现出一个猥琐的形象。就算是善良的小丑,外貌也绝无美感。“不能把逼肖自然作为艺术的标准,也不能把对外在现象的单纯摹仿作为艺术的目的”(黑格尔),但这样的话不可以当做所有艺术的评判标准,更不可以觉得戏曲符合艺术的标准,就可以用这样的观点来取悦观众。舞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用夸张的造型来表现人物,无可厚非,作為一种艺术表现,是符合艺术造型需要的。但对于现代人的审美,这样的人物妆扮虽然充满艺术感,但却距离生活太远,失去了基本真实感。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多样性的,更不可凭妆扮和貌相去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和品德,而戏曲里面夸张的造型失去了人物的真实感,失去了人物的立体感。所以脱离了真实感的夸张人物形象,也不符合现代人对于戏曲的审美要求。
五、唱腔的设计 韵味唱腔设计和直观发泄式体验的矛盾
中国戏曲的唱腔设计,无论是从河南梆子到京剧、从越剧到昆剧,无不是节奏舒缓、婉转悠扬,拖腔韵味十足,在某一个字上,可能会有长达数秒的行韵。这些戏曲的唱腔特点同样作为艺术形式,是有一定的特色和艺术价值的,但是对于现代人的审美来说,却不能让大众都来品味。现代艺术形式多样,尤其是对于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无暇再去坐下细品,所以快节奏的音乐和媒体形式,都成为时代新宠,年轻人喜欢的RAP音乐,甚至是摇滚音乐,除了节奏明快之外,还有直抒胸臆的快感。在现代人的审美意识里,碎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主流,快手等软件可以迅速的风靡天下,微信的小视频也能让大家去点击,而动辄一句话唱一分钟的戏曲唱腔,确实难以在当今让青年人坐下细细品味,这也是青年人极少欣赏戏曲的重要因素。
六、感官体验 传统戏曲简单的视听体验和立体感官刺激要求的矛盾
中国戏曲的虚表现在每一个方面,从舞台布景,到道具安排,小至几平米大到几十平见方的舞台,通过演员的“布法”,将山川河流、风雨雷电,全都集中在方寸之间,全靠演员的唱念坐打来表现,空荡荡的舞台,纯粹依靠演员的演技和唱功,倒是将戏曲演员的个人能力发挥到极致。但现代的审美,对于可视性要求越来越高,观众已经不再满足于虚幻的、需要发挥想象力的戏剧舞台。现代媒体无不是在使用各种手段来表现真实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且不说影视剧的实地取景等常规做法,“蒙太奇”和电脑特技已经很普遍地应用于很多的电影和电视剧的制作,从视觉和听觉等各个方面,使观众可以产生立体的感官刺激,从心理和氛围中,都有参与到情境中的感觉。这样的视听体验,肯定胜过戏曲的空洞和虚无。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戏曲也意识到这样的变化,在现代戏曲中,也利用了虚实结合的布景,用背景布、舞台道具或者是背景大屏,设定出一定的场景,从视觉上进行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和现代媒体营造出生动真实的场景,依旧不可同日而语,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如何满足现代观众在视听体验上的审美,也是戏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七、传播方式 戏曲的传播和现代人欣赏方式的矛盾
戏曲大多为折子戏,一部完整的戏曲,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经典的唱段大多也在五分钟以上,如《牡丹亭》中的《惊梦》、《西厢记》中的《拷红》、《玉堂春》中的《苏三起解》、《白蛇传》中的《断桥》等。在传播方式上,剧院演出已经受到网络和现代媒体的冲击,电视、电影已经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看,如果不考虑现场氛围的话,这些传播方式已经可以取代现场的演出,所以戏曲的现场演出,除了公益性的或者是政府项目性的演出之外,一般会入不敷出。一些茶楼剧社的戏曲也是江河日下。在现代媒体传播里,无论是音乐类软件和网站,戏曲内容都很有限,也有一些专业的戏剧APP,但资源欠缺,剧目偏少,唱段有限。而且制作水准低下,音质嘈杂,浑浊不清。很多唱段都是很多年前的现场录音,缺少精心录制的名家唱段。所以戏曲也没有能够乘上现代媒体(尤其是网络)的快车得以发展。
中国戏曲无疑是中国艺术文化中的瑰宝,它不仅丰富了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传播和弘扬了当时的道德标准。经过多年的积淀,有了系统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这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结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剧种里面领略一个东方大国的文化风情,体验不同地域的戏曲文化,数百年的沧桑早已在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上打上了中华的印鉴,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独特的艺术光辉。
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刻舟求剑,谭维维一曲《华阴老腔一声喊》使古老的秦腔艺术焕发了惊人的艺术魅力,也得到了青年人的喜爱。传承是发扬光大是目的,但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也许才是发扬光大的必由之路,戏曲的精华和特点,如何改进?改进后会不会失去戏曲的特色?如何协调戏曲的表现和现代人的审美?如何改进戏曲,使之能够成为青年人喜欢的艺术形式,使之成为现代人可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再次焕发中国古典文化的青春,是我們每一个艺术工作者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作者简介:宋宏群,河南省安阳市龙安高级中学艺术处副主任 中学高级教师,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特聘声乐教师,河南省音乐名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