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川羌族山歌音乐的分类
2017-07-10黄涛
【摘要】羌族民间歌曲是流传于四川阿坝羌族地区的民间音乐艺术,它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园地中盛开的一朵璀璨的艺术奇葩。本文通过对羌族山歌音乐进行分类梳理,从而对其山歌音乐的类别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羌族山歌音乐提供一定的现存文本实例与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羌族山歌;类别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羌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它的历史悠久,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卜辞里就有所记载,《诗经·商颂》有言“昔有成汤,自彼氐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羌族人民和其它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
羌,《说文》释为“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风俗通》亦称“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因以为号”。由此可见古老的羌人早期是一个以游牧狩猎为生的民族。传说在远古时期,羌人中的姜姓氏族,黄帝族中的姬姓民族生活在祖国西部,彼此十分接近,炎帝也姓姜,他们与黄帝族先后进入中原融合为炎黄帝。进入中原后的羌人在周朝时形成了不少姜姓国和姜姓戎,逐渐与炎黄族和其它氏族部落融合而成华夏族,成为今日汉族前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史记》称汉代位于四川茂汶一带的冉、珑二部即属于氐羌。可见在汉代时这里也已居住着氐、羌民族的诸多部落。数千年来,因历代战乱而多次南迁至岷江上游定居的氐、羌部落,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长期融合发展,共同构成以现今茂汶县为中心的羌族的先民。汉唐以后。有蜀地汉人徙来羌地其后也融进羌族。明代時期又有一些陕西、甘肃和四川内地的汉族和回族商贩来到这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
从社会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看,汉初,这一带的氐、羌人还处在原始公社末期的父系氏族社会阶段,不同程度地残留着母系氏族社会的习俗。汉武帝时始设立郡县,铁器开始传入此地。唐代设立茂州都督府,下属十个羁縻州。以羌族部落首领为州刺史,实行世袭制统治所有部落,对朝廷有朝贡及出兵助战等义务。宋时沿袭唐朝制度管理。元代则在设立州县的同时,另置一些军民千户所,流官与土官并存,十八世纪后,随着汉族工匠的进入推动了农副业生产的发展,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末,清政府对其实行了改土归流。
现今羌族聚居地大部分隶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岷江上游,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人口共有198252人,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集中居住在茂县、汶川、理县和黑水、松潘及东邻绵阳市北川县毗连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境内高山耸峙、峰峦叠嶂、河川纵横,其势有“峭峰插汉多阴谷”之称,民间又有“溜溜坡,盘旋路,二十四道之字拐,羌寨人家云中住”之景誉。纵贯其境的岷江上游两岸则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果木成行,物产丰富。更有九顶雪峰,叠溪海子等胜景和三元桥、姜维古城遗迹等驰名中外的胜地。
羌族信奉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习尚万物有灵的多神信仰。他们崇拜的自然界诸神有天神、地神、山神、树神、火神等,家神有历代祖先、男性祖先、女性祖先、家庭平安保护神、男性劳作保佑神、女性劳作保佑神、生者灵魂掌护神、逝者灵魂掌护神等,劳动工艺神有建筑神、石匠神、铁匠神、木匠神等,寨神(即地方神或社神)有石狗神、石羊神等。以上信仰诸神中,除火神是以烧茶做饭的锅庄(火塘)作代表外,其它均由供奉在山林间、房屋顶、耕地边和神塔中的白石为象征。居间,天神的地位最为神圣显赫。人们笃信天神能主宰万物、祸福人畜、禳解灾难,因此,象征天神的白石供奉在住户屋顶正中最高处,每日早晚在神塔里燃烧柏枝,以示膜拜,遇年节或灾祸之际,还要特别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以作祈祷。
羌族民间音乐的分布由于历史各部族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和劳动环境的不同而长期构建起来的风土方言、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及审美爱好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形成了南北两大风格色彩区。这两个区域以位于岷江上游的叠溪海子为界而作划分。南部区域地处沿岷江、黑水河和杂谷河三水流经地的茂县、汶川、理县一带,这一大片地域是羌族的聚居区,也是现今羌民族主体部分的汇集地。这里的民间音乐以单声部为主,即人们习惯上称谓的单声部民歌区。
羌族多声部民歌则流传于叠溪海子以北的羌族北部方言区,主要分布在松潘县小姓乡和镇坪沟及黑水县知木林一带的部分羌寨中,它是羌族民间音乐宝库里20世纪80年代才发掘出来的艺术珍品。
俗称“小黑水”的黑水县知木林居住着近千名着藏族服饰说羌语的原始部落,他们自称为“阿尔麦”。“阿尔麦”即“羌人”之意,系羌语对羌族称谓“尔玛”或“日麦”的别音,由于此地处于今黑水县境内,按传统地理习惯划分为藏族,实际该部落应归属羌族。
南北两大区域虽然在民歌的称谓和歌唱形式上各有不同。但由于历史上一脉相承的族源关系,使得其音乐形态和风格色彩等方面仍有着诸多共性特征。现存羌族民间音乐的体裁按传统习惯将山歌称为“喔都惹木”。
一、主论
“喔都惹木”是茂县羌语对山歌类民歌的称谓,汶川和理县羌语方言称“八耶”。它是一种节奏较自由,旋律多曲折抒情的一类民歌,羌民们通常在山坡野地从事农耕劳动的间歇或放牧中以及路途行走时演唱。其歌种繁复多样,常以民歌歌词中所含的特有衬词而定名。
(一)纳吉纳拉
纳吉纳拉是羌族山歌中最具典型的一个歌种,主要流行在茂县羌区。羌族民歌歌手云:“汉民唱歌喜唱盘古开天地;藏民唱歌喜唱纳勒谐莫;羌民唱歌喜唱纳吉纳拉。”可见这一歌种在羌族民歌中所占据的特殊位置。“纳吉纳拉”是茂县羌语方言,意为“我们祖先的歌”。这类民歌多依据特定的自然环境。借凭高山流水、蓝天白云、深谷大川等自然景物引发激情,渲染内心世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当羌民们来到高崖小路、林间旷野、山腰草坪放牧或耕作时常以“纳吉纳拉,纳玛尤西,尤西惹纳,惹纳扎沙”四句四言体固定格式的歌词放歌起兴,并随之引伸出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歌词。此四句词赋有深刻的内涵,其译意“纳吉纳拉的歌,我们不能不唱啊!唱起它吧,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先。”值此,“纳吉纳拉”一语当成了“山歌”这一民间歌曲体裁的代名词。它的音乐是羌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以“统一语言,统一地域,统一经济生活和表现在统一文化上的统一心理气质”而产生,并作为一个歌种将羌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延续至今。歌声中表达思想感情古朴深沉,演唱表情自然舒畅,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
《纳吉纳拉》这首歌的整个旋律基本上是以二、三度音程的级进式进行,仅当属音下行级进到主音过程中将变宫音作慢速下滑延长的特殊处理。这个不稳定色彩音的出现,使音乐具有强烈的期盼感,既丰富了悲苦情感内容的表达,又突出了歌曲独特的民族风格。可是在其它同类山歌中,以上情况都比较少见。
《嗨尔纳吉纳拉》这首山歌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它音调高吭,气息悠长,节奏舒展自如,旋律优美流畅,乐句间有明显的顿逗以及宽达十一度范围的音域等,较完整地表达了歌曲的乐意,集中地体现了这类“纳吉纳拉”歌种的典型艺术特征。
“纳吉纳拉”在有的羌族地区称为“西措拉纳”、“那拉”或“那嗦”。
“西措纳拉”是流行在汶川县龍溪乡一带苦情歌的通用调名,“西措”为愁苦之意,“纳拉”即“山曲”。从歌头使用的衬词来看,此类歌与流行在茂县境内的“纳吉纳拉”是同一歌种的山歌,只是因汶川地区接近汉地,民歌音调多有汉族民歌的影响痕迹。
在汶川县雁门乡这类民歌则称为“那拉”或“那嗦”。“那拉”系“纳吉纳拉”的后二字,实为这类民歌减缩称谓。
“那嗦”是周边藏区藏语对劳动歌类称谓“勒谐”的变音,这一带羌民借用来作为了山歌类的曲名。这种山歌也多在田野劳动中演唱,常用于不需密切配合劳动节奏的劳动场合,曲调悠扬,节奏自由,具有山歌类民歌的特征,故被归在山歌类为宜。
(二)呀纳拉咿
这类歌多是表现羌族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情歌。开头常是以“呀纳拉咿,厄纳布基”二个四字句衬词作为歌头,当用此衬词唱完一段曲调后始演唱歌曲所要表现的正式内容。如羌族山歌《姆西喝居啊勒我吕米里翁》就表现了一对青年恋人间的相互思念之情,旋律音调明显受到周边汉族小调民歌的影响,其曲表情深厚,唱起来流畅上口,委婉悠长。
(三)苕西调
这一歌种流行在汶川县周围的雁门、克格等乡的羌村山寨。歌词第一段演唱全系衬词组成的歌头“苕西耶,受拉勒,(重句)哦,西马拉嗬喂。”其后演唱正式歌词,内容多表现爱情题材,故也称“苕西调”为“情歌调”。
(四)瓦耶纳
此种民歌流行在理县蒲溪一带,“瓦耶纳”是该地区情歌类民歌的通用调名,因其曲中常有“瓦耶纳”这样的固定衬词而得名。一般用在歌词句子中间或句尾,而少有用于曲首和曲末,曲调流畅抒情,极富羌族民歌的典型音调特征。
(五)花花勒
这一歌种流行在汶川县的龙溪河沿岸的龙溪乡和克枯乡一带。因这一带靠近汉地,因此受汉族民歌影响较多,这类民歌歌词全部用汉语演唱,汉族民歌旋律的风味也比较明显,说明此种民歌多系从周边的汉地传来后,经多年传唱又与羌族民歌融合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歌种,这个歌种的典型标志是以“花花嘞”作为通用衬词,且均在曲尾处出现。歌词多是表现世俗生活的内容,比较侧重劝戒的成分。
(六)纳勒谐莫
“纳勒谐莫”是周边的嘉戎藏语山歌类歌头“纳勒西莫纳拉尤,瓦如纳勒纳拉尤”的起始四字,意为“山顶上的歌”。过去羌地与嘉戎地区交往甚密,历来两地的人民有外出游牧狩猎、打工谋生、经商贩运或婚姻关系等各种原因相互移居的情况,这类歌就是在嘉戎地区移居羌地的人们中演唱和流传的一种山歌,下例“纳勒谐莫”这首歌是他们在思念自己的亲人时所唱,曲调具有羌族民歌风格特点,曲中“fa”、“si”二音的进入和下滑音的演唱,使其感情色彩显得格外忧怨和愁苦。
“纳勒谐莫”在理县地区则称为“瓦若纳里”,这一类民歌歌词与名为“纳勒谐莫”的民歌同出一源,系嘉戎藏语山歌类民歌歌头衬词的下句前四字。在理县地区沿杂谷河两岸的上半个县是嘉戎藏族居住地,该县县城以下的薛城、通化一带才是羌民们活动的地域。这带民歌受附近嘉戎民歌的影响实在是很自然的事。
(七)古纳
又称“哈咿哈纳”。通常在山野间或行路时演唱。下面是流行在叠溪海子以北的松潘、黑水境内羌族群众深为喜爱的二声部山歌歌种。歌词内容多是歌唱人们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一般由二或三段构成,有时也只演唱仅有的衬词段落,四字句结构。表现歌者各自不同的生活、境遇和感受。音乐节奏明快,具有行走时的律动感,歌曲结构多为乐段体,音调简洁明晰,常由一些分解和弦为骨干音的旋律进行。演唱形式是男女混声或男女同声,演唱情绪舒展,气息悠长。
(八) 尕罗
此类歌曲演唱场合广泛,曲体结构及旋律音调进行特点与“古纳”相似。二声部旋律节奏相互穿插交替,形成对比式复调织体。多颤音唱法。歌词无具体含意,多用虚词,演唱者主要注重两个声部间的铆合和表情意蕴。
(九)勒吾
亦作“娄”。通常是妇女们结伴而行时演唱,人数约三至八人,采用女声重唱形式。一般演唱无具体内容含义的歌词。有的歌词中夹杂部分藏语词汇,以至形成藏语同羌语混用的情况。音乐旋律受周边藏区民歌影响也比较明显,这类二声部民歌使羌藏民歌的风格色彩得以相互混融。
二、结语
四川羌族人民创造了形式多样、品种众多和民族风格浓郁的民间文化形式,而羌族民歌就是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孕肓出的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珍品,其中羌族山歌更有着自己的独特风貌,是羌族民歌音乐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它无处不在地辉映着羌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我们应对这一少数民族音乐品种形式进行挖掘、梳理、归纳、研究,总结羌族山歌音乐自身的独特规律。基于此,本文对羌族山歌音乐的各歌种形式作出归纳后分别予以分析和陈述,为探求其音乐规律做好奠基性准备,更是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研究羌族山歌音乐提供一定的现存文本实例和理论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7.
[2]任乃强.羌族源流探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3]四川民族出版社.茂汶羌族自治县概况[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黄涛(1974—),男,汉族,文学硕士,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师,曾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