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文性”在东西方音乐文化对话中的重要性

2017-07-10徐航

北方音乐 2017年6期
关键词:互文性意味对话

【摘要】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东西方的科技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东西方文化在相互交流融汇中似乎也渐渐朝着“西方性”的方向发展。对于不同音乐文化的发展及交流,以及音乐文化中“互文性”的重要性,一直也是笔者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以东西方音乐文化对话中“互文性”的一些思考和反思为内容,通过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方法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探索。

【关键词】东西方音乐文化;互文性;对话;意味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立东西方音乐文化“互文性”的时代背景

在殖民时期,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是被殖民国家所控制的。而在进入后殖民时期之后,虽然有些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开始独立,但在文化上还是受西方文化思想所控制。“以中国为例,在近现代半殖民文化基础上建立的中国音乐教育,其认知系统,包括教学基础课程体系都是西方音乐文化建构下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至今亦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在当今世界已充分暴露出它的不足”。我们之所以会在音乐教育中失去本民族应有的特征,无法建立起自身母语音乐文化基础上的课程论或音乐教育体系,究其原因,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在音乐发展中所谓的东西方音乐交流基本上是一种同质性对话。用一种固定的语言(西方音乐)来谈音乐,这种方式是单维性的——自己研究自己,没有跳出自身范围。而“互文性”则是一种文化的双向对话。

在阐释学中,理解总是一种相互的行为,一种对话。但在20世纪的文学界、音乐界、哲学界,中国逐渐“失语”了,失去了自身的语言,都是在用西方的话语来说:说音乐、说文学……这个时候,“互文性”在这样一个文化大背景下就显现出了自身的重要性。以差异性和西方对话来建构自身,而且采用一种差异性的对话,是后现代学科发展所需要的,以差异对差异。正所谓“互通有无”,两个完完全全相同的事物之间很难有交流意义及价值,如果是在一种话语的框架下来谈美、谈音乐、谈教育,则更像是“谈话”而非“对话”。我们始终在西方的音乐思想体系里谈“音乐”,互文性在我们的音乐界展开得很少,但在文学界、哲学界有非常大的展开。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东西方音乐文化“互文性”的展开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西方音乐文化各自语境及差异

笔者认为,“互文性”首先应满足“互补性”。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是无法存在互补性的,所谓互补性,既要讲求“相互、相异”,又包含“融合,补充”,我认为这是满足互补性最重要的两个必备条件。中西方音乐文化之间的联系,就好像汉字中的“凸”和“凹”,各自成立,看似相近,实则不同,却又接通。“互文”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手段,一个动作,通过对话来达到不同文化间的接通,从而最终达成文化間的相互融合。

(一)不同哲学观认识下的不同艺术文化

“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观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主要物质,认为五行、八卦是构成宇宙的结构,从而建立了阴阳五行说的宇宙观。而西方传统哲学自然观则认为构成世界的主要物质为“原子”,数字和几何构成宇宙。二者的差异在于:“气”是无形的、无法恒定的观念,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事物内部的辩证关系;而“原子”则是定量的、可以恒定的观念,数字和几何体现的则是事物间的形式逻辑。哲学思维方法的差异,也导致了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不同”。

(二)对于音乐主体偏向性的选择

中国的音乐更讲究“味”。品味是一种体会,我国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口传心授”就是主体对主体韵味的传习,是心心相印的,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医学文化中的中药也具有“味”的属性。“味”的属性在中国是属于第一性的(物质),但在西方,“味”则是属于第二性的(不属于物质)。所以,我们的音乐更多的是韵味和品味,“味”对于中国哲学思想来说它既具有物质属性又具有生命体的感觉属性;在西方哲学史上“味”则仅仅是被理解为人的特定感官活动,不属于物质。西方人在说到音乐的构成时更多的是从物理性角度(音高、震动)来阐释,东方则认为音乐以社会性生物的生物性遗传(口传心授),音乐的气味、韵味都是靠口传心授。为何按照西方的作品分析理论无法分析中国的古琴曲?因为中国的古琴曲是一种经验性的传承,每一个派别弹奏的同一首乐曲可能完全不同,所以中国古琴音乐会有“派别”之分,而西方音乐更多的是“版本”上的不同而非“流派”。西方音乐的风格可以很清晰地体现在“织体、主题、和声、调性”上,但中国的音乐风格更多则是通过“意境”来体现。在中西方音乐文化对话中,西方人也在不断加深对“意境”的探索,例如胡塞尔研究的“意向性”。

(三)对于审美方式选择的偏向性

审美是什么?站在西方文化角度上说,审美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看”(审视),所以在西方音乐学科建构中才会存在“视”唱练耳这一重要学科。但站在非洲、亚洲,从东方文化角度上说,“看”对于音乐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非洲人更是有“乐谱是音乐?荒唐!”的观点,当然,我们并不能觉得非洲人愚昧,也不能片面地认为西方的音乐体系完美无缺。

古希腊哲学重视视觉,因为视觉是形式,形式靠视觉来直观体现。“看”和“听”是西方美学很重要的两个特征,黑格尔曾提出“艺术的标志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种认识,至于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完全与艺术性无关”的观点。“看”可以将音高和时间空间化,这是西方音乐五线谱的根本特质,也是西方音乐思维的重要特质:西方定量记谱法是一种书写语言的静态分析,是主体理性感性对客体音乐作品静态音响听觉基础的心理反射。中国的记谱法则是一种动态的,所以我们会有演奏“派别”之说,会存在个人演奏差异的不同。

(四)对于音乐风格的界定及缘起

西方音乐中,任何一种音乐风格都有自己典型的主题元素语言结构。作品音乐主题元素是由音乐主题构成的,随即在主题上进行曲式的变化;主体材料由音乐语言手段构成,它包括织体调性和声及声部结构;音乐作品是一个运算完满的主题音调的发展过程,它形成为曲式,即形式。曲式是可以分析的,因为形式是可以“看”的,数学化是西方音乐逻辑化的前提。

而在中国音乐中,风格更多指“风土、风味、风趣、风情”等非形式,作品则是标题音乐居多。音乐大多数都是和自然意境相关联的,如《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空山鸟语》等,都是跟我们紧密联系的。讲究天人合一的我们更愿意把人、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整体。

三、中西方音乐文化“互文性”带来的思考与反思

音乐作为文化的一种,是有着自身的语言的。“我们常把音乐比喻成一种语言,是因为音乐像语言那样有着自身的词汇、句法、结构等。从本体论的意义上来说,它‘自己说着自己的话,就像西方音乐有‘自己的语言;中国的戏曲有着‘独特的腔调;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有着‘别样的音程语汇。”由此可见,自身语言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交流中,西方的审美观念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音乐技术我们也可以包罗,但它只是人类的一种音乐文化。音乐并不只是技术,更不仅仅是西方音樂技术。“为技术而技术”最终会走向死亡,西方的技术只是人类音乐技术中的一种,而不是全部。的确,学习任何一种音乐都需要技术,其他音乐文化中的技术也很复杂。就好像“视唱练耳”无法完全体现除其他民族音乐风格特征一样,印度的十七律、二十二律;阿拉伯的二十四度平均律;中国的民族音乐;非洲音乐的节奏等等都体现着世界各民族音乐各自最具特质的文化特色。如果在音乐教育和传承中一味认定西方音乐文化的“唯一性”和“真理性”,难免会陷入自然科学的逻辑:“真理只有一个,世界只有对和错、先进和落后”。但人文学科最大的特点便是“答案的不唯一性及开放性”。

四、结语

我们需要多样性、生态性的观念,东西方文化的互文性并不是要排斥西方,而是要在理解自身文化的同时更深层次地进入到西方文化中去理解他们,而不是站在东方文化的角度去看西方文化,更不是用西方文化的观念和语言模式来说或引导东方文化。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心灵的征服”。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真理的化身,文明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两面性,每一种文明都可以相互借鉴。不同文化间需要对话,是双向性的对话而非单向性。所以我们的音乐教育也应该抛弃单向性、单一结构的封闭性,更多探索互文性的可能。

对于自身的文化身份了解多少,又认同多少,在看待不同于本民族文化的其他文化现象时,我们如何看?用普遍性的观念去看么?还是对话式的?值得思考。如果我们只将一个音乐现象记录下来,进行客观的研究,而不了解其背后文化的思想框架、美感及心理方式,是无法真正理解一种音乐文化的。“跨文化”、“跨学科”的对话式交流,“跨”出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回来,最终的目的是回到自身文化本根,而不是站在其他文化的角度来看自身文化,更不是用自身文化的立场去评价其他文化。在东西方音乐文化互文性的展开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J].天津音乐学报,1999.

[2]管建华.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的心路历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4).

[3]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01).

[4]张巨斌.在中西比较中建构中国音乐文化的理论体系——管建华《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的心路历程》读后[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04).

[5]刘承华.中西音乐形式的差异及其文化内涵[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

作者简介:徐航,男,汉,安徽六安,研究生,研究方向:南京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理论。

猜你喜欢

互文性意味对话
印章的意味
美的意味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分析
关于初中语文互文性阅读的教学思考
红楼若梦,游园乍惊
名人读《意林》
辨言语,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