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打造自主课堂
2017-07-10刘琦
刘琦
教育发展的趋势是要逐渐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即学生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学习似乎是一场苦旅,十年寒窗只为高考一搏。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课程改革的理念早已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中,而理念的践行还需要实施、试错、修正、再修正……总之,课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你我的共同参与、思考和推进。
一、寻找动力,激发兴趣
通用技术课并非高考科目,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如果盲目实行“自主”,容易形成“一盘散沙、应付差事”的状况。基于此,我认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信息量更大。比如在学习“设计的一般过程”这节课时,我将一组幽默漫画图片做成课件,并用多媒体播放,将设计师的设计过程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来,学生在欣赏幽默漫画的愉快心情中就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其次,重视课堂的导入环节,设置相关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一堂课来说也是如此,课堂导入常常决定了这堂课学生的状态。导入可以用故事,可以设置情境,也可以设疑。
比如讲解“正确思维方式的培养”这节课时,课堂导入由一个学生都熟悉的脑筋急转弯展开:“小明家有三个孩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老三叫什么?”因为熟悉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答出“老三叫小明”。也有个别没听过这个问题的会答“三毛”,可针对学生的回答引入“定势思维”的概念。但问题并不止于此,可继续发问“老三一定只能叫小明吗?”这就对原本单纯的急转弯问题有了深入加工,又可引出“发散思维”的概念。在思考和辩论中,热烈的学习气氛不知不觉就形成了。
再次,课堂选例应具有时代特征,贴近学生生活,才能引发学生兴趣。通用技术课的教学经常借助实例进行学习,这又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了契机。比如讲解“技术的革新”这节课时,我以手机的发展为例,让学生交流手机更新换代的情况,再让学生畅谈现代手机的最新技术或发展趋势,畅想“未来手机”的模样。学生在交流和憧憬中已学习到技术革新的历程和意义。
二、任务驱动,保证效率
兴趣的激发只是打开了马达,要让马达持续工作,还需要一个杀手锏——任务驱动。每一次教材学习、组内讨论,一定跟随着一个具体问题的解答任务;每一次设计制作、实践活动,一定跟随着一个收获总结的任务。
比如讲解“认识设计”这节课时,教材学习、组内交流的时间设定为10分钟,时间一到,需要解决预设的三个问题:一是谈谈对“设计”的认识,二是说说为什么“设计是技术的关键”,三是浅析“设计”与“技术”的关系,由学生上讲台讲解。
教师将自愿回答和随机抽查结合,将回答质量的评价与班上组内评分结合,这样有学习成果的人愿意展示,不好好学的人担心随机点名被动参与,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自主学习的参与性和学习效果。最后,其他学生和老师再对讲解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补充。
三、舍得付出,耐心“等待”
教育是“等待”的艺术,要让学生真正自主就必须给学生留足自主的空间、时间。学生通过思考、实践获得的知识、方法和经验才能真正成为自我的知识技能,而不只是停留在试卷上。在这一过程中,当学生的能力没有达到预期时,需要教师等待、鼓励和引导。
只有在长期堅持、形成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