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马向华:弓弦上的 灵动人生

2017-07-10陈茴茴

音乐周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民乐演奏家二胡

原创 2017-06-12 陈茴茴 音乐周报

见到马向华时,她正在着手准备北京现代音乐节的一场音乐会排练。作为一名二胡演奏家,她很少把自己限定在“经典”或“现代”,“民乐”或“西洋乐”这些特色鲜明的词汇中,她更多关注的是,作为演奏家,如何在作品中呈现出这个阶段自己的所思所感;作为教师,如何能让学生在音乐和人生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感悟。

乐如其人

在一臺聚集国内多位青年二胡演奏家的音乐会上,男性演奏家多呈现音乐澎湃、感情激昂之貌,女性演奏家多展现柔美动人、细腻真挚之情。而细听马向华的演奏,却让人有一股兼容两者的“英气”。当记者和她说起自己的感受,这位出生于山东济南,身材颀长、气质爽朗的女演奏家不由笑起来:“你还挺细心。也许是‘乐如其人吧,我生活中就是那种性格大大咧咧的人。”

作为一名青年二胡演奏家,演奏传统作品之余,马向华勇于尝试各种风格的作品:流行、交响乐、爵士等,谭盾的作品《卧虎藏龙》二胡版就曾由她演奏。有人曾评价她是“演奏风格最杂的二胡演奏家之一”,她对这样的评价却有些惊讶:“我还真不是刻意让自己演奏不同风格的作品,我可能只是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在一次与小提琴家吕思清共同接受的采访中,主持人问到马向华用二胡演奏小提琴改编曲目有何心得,沉稳的她简单阐述了自己演奏“多样化”的感受:“二胡是很有潜力的乐器,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可以演绎不同风格的作品。于我而言,无论什么样的风格,我希望做到的,就是演奏中自然流露自己的感情。”

重忆起这个话题,她有些动情地描述自己对二胡的情感:“二胡这个乐器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没有直板,这使得每个演奏者按弦的时候会有变化的空间,每个人的演奏都不一样,音色也千变万化。音乐反差大加上二胡自身音色具有歌唱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内涵丰富、感情多样,我觉得它可以表达我所有的情感,这也是我对它着迷的原因。”对于西方作品的改编与尝试,她在立足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西方作品的速度感与精确度,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技术表现。“无论是流行、组合、交响乐还是爵士,我所做的尝试都是希望挖掘出二胡这个乐器的可能性,时代在发展,音乐也在发展,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包含各种艺术形式的丰富形体,作为演奏家要不断去探索这些形式的融合。”

追求“匠人”精神

小时候,父母带着爱唱爱跳的她走入少年宫,“玩中学”学起了二胡,还一路“玩”到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之后升入附中,免试保送到中央音乐学院读本科、读研、留校当老师,马向华的音乐之路是人人都羡慕的“顺利之路”。即便如此,她依然坚持“宝剑锋从磨砺出”是不变的真理。因为从小练习“童子功”的缘故,她始终觉得“学琴要趁早,强化成体系”非常重要。在附中教学的时候,学生们经常会听到她强调的“黄金分割线”原理——任何事情都是量变积累才有的质变,在乐器学习上,无论天赋如何,“一万小时”的练习往往是技术达到成熟必不可少的。到了大学阶段,她强调学生需要从思想上、修养上升华自己,不断接触传统音乐的风格训练,以传承中国民乐的精髓。她会严格要求学生坚持参加从附中就持续的传统音乐室内乐训练,熟悉地方传统剧种、地方音乐,譬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传帮带是民乐学科的优良传统,”她说,“就像我们定期举行的师生音乐会,传递的就是传统民乐一种融洽感、凝聚力。”

从小登台,10岁开始到国外演出,马向华在还不懂得“害怕为何物”时就已经开始与舞台“亲密接触”。在附中上学时,她经常会突然接到为到访专家或老师演出的通知,很多次都是直接从琴房背着琴就到了台上。这些经历既培养她对舞台的亲近感,也锻炼了她应对舞台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舞台上的她台风沉稳,音乐大气,这都源于她对舞台没有太多恐惧,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作品演绎好。这也是她时常告诫学生要“时刻准备着”的原因:“我常和孩子们说,机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来临,前提是你随时做好准备。”

进入附小学习后,马向华的母亲特意从济南到北京专程照顾她,之后一直陪伴在她身旁。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教育影响了马向华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不仅是把自己当成学生音乐之路上的导师,更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家长”,教给学生音乐技能和知识的同时,更教给他们做人道理,时刻在心理上关注他们的成长。“现在社会飞速发展带来种种纷繁复杂,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要面对各种挑战和诱惑。作为老师要时刻保持和学生的交流,才能从‘根儿上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及早处理问题。”她感慨地说,学生让“粗线条”的她变得有心细如发的一面,“我经常和孩子们讲,音乐要表达真善美,做人也要真善美。”

演奏、教学两者的相互依存、促进,给马向华的感受是一种主客观平衡,演奏是音乐家主观的表现,教学是教师用客观的语言和示范进行表达,同时学生的灵感也会促进教师的进步,“教学相长”。

手到心到 意念到

丰富的演奏经验给予了马向华应对舞台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即使面对“断弦”也处变不惊。她有一个习惯,练琴时就会在思想上“预演”各种突发状况的发生,真正演出时就只随着音走,不去想其他。“我对自己演奏的要求,就是做手到、心到、意念到。”“手到”,是技术层面的娴熟;“心到”,是手与音乐的契合,心中有音乐;“意念到”,是控制氛围的能力,是内心胸怀的展现。生活中,她也给自己设定了这样一个“程序”。这种处变不惊影响了她面对生活的态度。“生活也会经常有突发情况,锻炼多了,我也会习惯冷静面对。”

走出排练场又要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的马向华笑言,暑假是自己在炎热天气里最大的盼望,那时候她可以有时间停一停,想一想,看看书。无论多忙,“张弛有度”是她的人生态度,正如二胡的声音可轻也可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多年拉琴的经历让她发现,拉琴和人生一样,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问题,人要做的是不断修行自己,不同阶段展现不同的自己。闲暇时,王阳明的书总是她的手中卷,既可以让她精心思考过去、现在、未来,也可以体会“知行合一”的感悟力和行动力,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在舞台、讲台以及生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她。

有音乐的地方

就有音乐周报

请投稿箱:yyzb1979@163.com

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

猜你喜欢

民乐演奏家二胡
二胡悠悠
我与民乐
一把二胡
我的二胡情结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金钟奖首涉民乐组合茉莉花民乐组合和圣风组合共获金奖
我,民乐高手
另类演奏家
非常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