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理性主导农户的差别化生产研究
2017-07-10方平周立
方平+周立
摘 要: 农户差别化生产的行为动机分析是一个全新的分析框架,通过六省区农户调查的案例分析,发现单一的理性经济人假定很难解释农户以“一家两制”为特征的差别化生产行为。实际上,中国农户的生产动机至少包括了生存理性、社会理性和经济理性。在6省区134份案例中,96.3%的农户表现出两种生产动机,64.2%的农户表现出三种生产动机,体现出了多元理性。而对其中6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及3种生产动机的逐项复制研究说明,多元理性主导了农户的差别化生产。因此,完善基于多元理性的农户行为分析框架,对于从更符合实践的视角去理解发展中国家小规模农业和农户生产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多元理性;生存理性;社会理性;经济理性;农户差别化生产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0751(2017)06-0027-07
一、问题的提出
农户生产行为是农业经济研究的基本问题。农户的概念本身,至少包含了社会组织和农业生产两层意义:一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最基本的社会行动单位——家庭,并参与社会互动。费孝通形象地将这种互动结构称为差序格局,认为农户家庭与乡土社会的关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二是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生产单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23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的第一卷中,就将农业生产区分为家计(house-holding)和获利(money-making)。长期以来,这两种导向并存于农户的生产行为之中。因此,传统意义上,农户经济首先是一种家计经济,即为家庭生产,以满足家庭消费所需,生产与消费密不可分。与此同时,农户为所在村落和集市的贸易进行生产,即波兰尼定义的“附带性生产”,用以满足熟人社会的互惠交换需求,具有区域市场的特征。然而,自19世纪开始,市场开始渗透到全球生产和交换体系中的每个角落。波兰尼将其视为市场对社会“脱嵌”的过程。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里,随着中国启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联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波兰尼所说的“附带性生产”逐渐成为主要目的。在波兰尼论述全球性大转型的基础上,王绍光论述了中国的大转型:以农村的发展为突破口,中国社会仅用30年左右的时间,便完成从“伦理经济”到“社会市场”的跃进。这些深刻的历史变迁,让学界对传统农户有了新的认识:在与匿名社会紧密互动的过程中,农户生产行为呈现出被经济理性主导的趋势。
理性是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被视作行为分析的起点。亚当·斯密认为,经济人具有用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行为动机。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进一步用经济理性做假设,建立农户效用理论。其基本命题为,农户的生产动机是追求单一的货币收入最大化目标。但理性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性的主观意识。正如马克思所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因此,经济理性远非农户与生俱来的行为动机,而是与市场经济互动后才逐渐形成的。仅用经济理性解释农户的生产动机,不只会拟造一个“理论上的稻草人”,还会使农业政策制定出现偏差,影响其在实践中的效果。
实际上,在市场化过程中,农户为自家和熟人社会进行的生产行为并没有消失。他们在为市场生产的同时,延续传统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差别化生产。具体而言,农户一方面为提高家庭收入,需要针对市场进行遵循资本逻辑的A模式生产,另一方面则要为确保家庭成员的食品安全,进行遵循生命逻辑的B模式生产。在我们的研究中,将其称为“一家两制”的差别化生产 ① 。
就此,本研究将讨论聚焦到农户差别化生产的行为动机。文中所指的理性是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的合理 ② 行为选择,其中至少包括了生存理性、社会理性以及经济理性。换句话说,理性不仅是单一的经济理性,而是多元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案例研究的方法,重现中国农户的生产场景,归纳实践中所体现的生产动机,以具体回答以下问题:多元理性如何主导了农户的差别化生产。
二、文献回顾
1.生存理性:农户生产与自家消费的不可分性
生存理性是农户满足自身生存需求的生产行为动机。其一,农户会为满足自家的消费需求而进行生产。在市场经济尚未出现之前,农业主要是农户为自家提供生存必需品的过程。 ③ 实体主义学派尝试说明农户家庭作为行动单位的重要性,并且将家计行为视为合理的存在。恰亚诺夫认为,农户的行为逻辑与资本主义企业存在根本区别。他们作为食品生产和消费的统一体,其行为动机并不是追求货币利润,而是在劳动辛苦程度和滿足家庭消费之间的寻求均衡。其二,在为市场生产成为农户的主要活动之后,为自家消费而进行的生产并未消失。农户会出于便利、节约开支、充分利用辅助劳动力、饮食偏好等多方面的考虑,保留为自家消费而进行的小规模家庭生产。其三,在食品安全语境中,农户为生存理性赋予另一层新意。普遍食品安全威胁导致社会风险增加和社会信任减弱。进而,农户在为自家消费而进行生产时,开始强调食品的安全性与环境的可持续性。以“一家两制”为主要特征的差别化生产的出现,说明农户为自家的生产正在经历从传统的家计经济,转向有意识的社会自我保护。以上观点从不同层次说明,农户生产的产品供自家消费,其背后包含了生存理性动机。
2.社会理性:农户生产与熟人社会的互惠性
社会理性是农户满足社会交往需求的生产行为动机。科尔曼认为,除了追求货币收益之外,理性还存在其他形式。首先,农户需要满足自身的社会交往需求。农户的生产和生活受其所在熟人社会的深刻影响,常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许多利他行为,这其中就包括在熟人社会中互惠性的食物交换。农户与邻里、亲朋分享更为安全、健康的食物,以满足其对于人际交往的需要。其次,与亲人的交往进一步包含了增进感情的目的。例如,农户会向“自家人”提供更好的产品,以满足自己的情感性需求。最后,农户有维系社会关系稳定的需求。在波兰尼看来,社会成员之间,往往通过互惠而不是竞争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在社会理性驱动下,农户为熟人社会而生产,通过扩大熟人社会的交换,以维持一个稳定、和睦的社会关系网络。另外,从研究方法上看,社会理性所主导的交换行为,往往被掩盖在农村社会的道德、习俗等社会现象中,不容易被操作。因此,在研究社会理性时,研究者常借用现象学和人类学的方法,通过案例和图示来呈现互惠交换的过程。可见,社会理性是主导农户生产的重要动机,但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往往被当成一种社会习惯而不被重视。
3.经济理性:农户生产与市场交换的逐利性
经济理性是农户满足赚取货币收入需求的生产行为动机。农户行为动机中的经济理性,主要体现在市场交换中,通过主动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价格,来提升市场价值,以获取更高的货币收入。在新古典主义视角下,经济理性是农户行为分析的起点。舒尔茨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户研究中认为,具有经济理性的农户能有效配置资源。这个假设成为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理论根基,学者将农户的生产动机定位为“追求货币收入最大化”的逐利行为。
中国农村进入波兰尼和王绍光所言的社会市场阶段已经超过30年,农户微观行为受市场影响的程度正在不断加深。农户为市场而进行的农业生产,出现了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趋势。例如,在生产实践中,农户除了使用机械之外,还会通过增加以化学投入品为代表的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获取最大收益。这类生产行为中的逐利目标和“算计”过程,也相对容易地被研究者观察。因此,新古典主义定义的经济理性,说明了逐利已成为农户生产的重要行为动机。
4.小结:农户生产中的多元理性
通过回顾文献,可知以上三种类型的动机,对于农户在生产的某个侧面具有一定解释力,我们也已发表了多元理性的分析框架,来解释“一家两制”现象中食品安全社会自我保护的行为动因。本文在此基础上,以中国6个主要省区的代表性农户为研究对象,借助多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农户多元理性的具体表现,并着重对其中的三个方面:生存、社会和经济行为的动机进行讨论,以期完成经验材料与理论概念的链接,尝试进一步完善基于实践的农户生产行为分析框架。
三、多案例分析方法:基于逐项复制原则
1.案例收集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期间以理论抽样的方式,在东中西部的6个县级调研区域选择了134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户家庭。随后,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进行案例收集,访谈提纲围绕“农户差别化生产的行为动机是什么”进行设计,访谈的过程严格遵循证据三角形原则,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户差别化生产行为案例库。 ④
基于这项调查,本文选择了多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多案例研究可有效地歸纳经验证据中的因果关系。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演绎,常常预设逻辑起点,在经济学数学化帮助下,追求逻辑上的自洽,却日渐脱离实际,令单一经济理性假设陷入困境。而多案例研究有助于进行基于实践的社会科学研究,解释案例中的因果关系,而不仅仅是验证相关关系。另一方面,多案例收集过程的抽样方法遵循了理论抽样原则,而非随机抽样。这样做有利于提出理论概念,而不局限于验证经验证据的准确性。
根据多元理性概念的界定,农户在生产时所处的社会互动环境,可以分为家庭内部、熟人社会和匿名社会。而本文的调研对象是农户家庭,在问卷中所指的“自家”,其范围由受访户的主观判断界定,一个重要的标准为“同灶吃饭” ⑤ ,而不仅局限于统计学上的户籍人口或社会学上的核心家庭。
2.案例特征
通过案例库,我们可以归纳出农户生产动机的三个特征:第一,在生产实践中,农户的三种理性动机主导的生产紧密关联并相互影响。在全部134位受访农户中,仅有2户完全由生存理性主导,96.3%的农户表现出生存理性和经济理性两种生产动机,64.2%的农户表现出三种理性并存的多元理性生产动机。第二,多元理性的核心框架蕴含“针对不同消费对象,表现不同生产行为,背后有不同的理性动机”的逻辑。具体而言,生存理性主导了家庭内部的生产;社会理性主导了熟人社会的生产;经济理性主导了匿名社会的生产。第三,从生产品种和生产方式上看,受访农户在生存理性和社会理性的主导下,偏向用传统方式生产,相比之下,由经济理性主导的生产受到市场需求的引导,现代生产要素投入更多。表1显示了农户生产动机的总体特征。
本文将在第四部分使用案例库中的典型案例来说明多元理性的不同组合。他们的家庭结构类似,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且家庭成员长居农村。这些农户基本上都进行了“一家两制”的差别化生产。表2所示为从案例库中选择的典型案例概况。 ⑥
3.案例分析方法 本文利用NVivo8对案例进行编码,并完成对多案例的逐项复制研究。实际上,案例的编码本质上等同于质性研究的逻辑归纳,它可分为一阶归纳和二阶归纳。在案例现象描述的过程中,分析其直接成因称之为一阶归纳。在此基础上,对归纳过程本身进行再观察,即二阶归纳,以实现对案例的整合解释,加强分析的说服力。
案例编码首先要对案例的语句和行为描述进行分析。首先,从案例本文中归纳出农户面对的不同消费对象,得出家庭内部、熟人社会和匿名社会三个层次的节点。随后,讨论农户在面对不同的消费对象时为何采取差别化的生产实践,完成一阶归纳。最终,对早前的归纳进行再分析,由此讨论其背后的理性行为动机,并完成二阶归纳。
在归纳的过程中,本文遵循逐项复制原则。首先,根据农户所面对的不同的消费对象进行分类,以“为谁生产”为控制变量,逐层论证多元理性对农户差别化生产的影响。而后,展示典型案例的细节,从中分析农户在面对某类消费对象时,为何要采取差别化的生产。最后,对典型案例的语句和行为表达进行归纳,记录其在案例库中对应的案例来源数量及相应内容的出现频次,进而贯彻多案例分析中的逐项复制原则,实现从个案论证到总体论证的衔接。
四、多元理性生产行为的表现
在农户的生产实践中,多元理性有何具体表现?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归纳:
1.农户为家庭消费的生产遵循生存理性
案例A:广东从化区的邱姓农户。两位老人常住村里,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子女散居在广州和附近城镇。(1)粮食消费。家里有5.7亩地,用于晚稻种植的面积为3.5亩,这些稻米基本自家食用。(2)蔬菜消费。在自家二层楼房前,有大小约1分的菜地,菜地里种植的品种丰富,有常见应季蔬菜。种植过程中不用化肥和农药,而使用鸡粪等有机肥。成本是其中一个考虑,但更多的是口感和安全性。(3)肉类消费。当地村民以鸭肉、鸡肉和鱼肉为主。雏鸭先吃饲料,而为了肉质更好,待养到3个月左右时,就改喂米糠饭。鸡的养殖也遵循类似的分段管理,但成本更低,而且鸡蛋还可以自己吃。鱼肉主要来自屋子旁边的“祖宗塘”,因为是公共的池塘,村民也都不喂饲料,就此保证了鱼肉的鲜美。家里的食品除了二老自己消费外,主要是供给儿孙。
邱姓农户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内部消费。其具体原因考虑了三个方面,即方便地满足基本食物需求、满足自身口味需要、顾及食品的安全性。首先,从方便性考虑,自家的种养基本不使用所谓的现代生产要素,由于年事已高,为自家的生产几乎不考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加上生产的地块是自家的土地,没有地租,因此,这类生产无疑为生活增加了便利。其次,种养的目的也包括满足自家的口味需要。在种养的品种选择上,农户进行多元化种植,确保品种的丰富性,满足家人的各种需求。另外,户主认为化肥种植的菜口感不佳,因此,采用尽可能保留传统口味的生产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生存理性主导下的农户生产,也考虑了食品安全的因素,表现为农户在种养过程中尽可能不使用有安全隐患的农药。从案例A可见,邱姓农户的行为反映了生存理性主导的特点。因为家庭成员较多,又无需考虑以农谋利,邱姓农户的生产很少涉及熟人社会与匿名市场,仅仅表现为由生存理性主导的自给自足生产。
生存理性是农户为家庭消费进行生产的基本行为动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农户为满足基本生活而进行生产,并主要向自家供给农产品。从总体的案例库中,生存理性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第一,农户方便地满足基本食物需求的行为动机。生存理性最初反映农户为糊口而进行的生产,但即使在农户收入多样化的今天,农户依然愿意用最方便的形式满足家庭的基本食物消费需求。他们一般会选择在房前屋后种植一些应季蔬菜。访谈中,许多农户都认为,这种生产投入和产出都很低,但“只要够家人吃,就很满意”。第二,农户满足自身口味需要的生产动机。在为自家生产过程中,农户对食品的偏好可以直接影响其生产行为。从种植的品种到生产的管理,完全由农户自己把控。第三,农户有意识地采用传统生产方式而进行的食品安全自我保护。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农户的食品安全意识很强。他们会在农业生产中侧重考虑自身和家人健康,以及村落、社区环境可持续等因素,从而选择本地传统品种,进行多元化种养。在生产管理阶段,减少或取消化肥、农药、饲料、激素的投入,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因此,生存理性的存在,导致了农户在食品安全威胁下进行有明确目的的自我保护。在我们调查整理的134个案例中,关于生存理性的表达共出现了456次,且在全部案例中都得到体现。
2.农户为熟人社会的生产遵循社会理性
案例B:广西雁江镇的陆姓农户,户主30岁,家中还有一位老人和两个孩子。陆姓农户的蔬菜自给自足,屋后的小菜园生机盎然。来自四川的妻子为了融入村里的生活,向邻家亲戚请教种植技术,精心打理菜园。在管理过程中,农户会根据季节与蔬菜的特点处理虫害,如果种植反季节蔬菜,虫子就会很多。因此,需要喷洒一定量的农药,但在食用一个星期前,会严格禁用。因为没有猪、牛等养殖,农家肥无法自给,所以种植过程中,也会使用少量化肥。邻里之间相互馈赠种子和蔬菜的情况普遍。菜地的生产受到季节影响比较大,需要到菜市购买或者邻里之间相互交换,以解决各家种植品种单一的问题。
在陆姓农户的案例中,社会理性主导的行为在小菜园出现之初就很明显。对于陆家媳妇而言,为了更好地融入村社的社会网络,她需要开始进行自给自足的生产。而为自家生产的食品,在提供给社会网络的成员分享的过程中,实现了社会理性所要追求的目标——增进交流、维系情感和维护社会关系。具体而言,维护小菜园的经营为她和村社成员建立一个沟通的机会。这些产品的市场价值很低,但社会意义重大。最终,陆家媳妇靠这些产品的生产和交换,赢得了社区信任,逐渐融入当地社会网络,并与其他成员一起,维护稳定的社会网络关系。当然,社会理性主导的生产行为,除了以上案例所描述的在邻里之间进行的小范围交换之外,也有更大范围的交换,例如农户对社区市场的供应。
社会理性是农户为熟人社会进行生产的关键行为动机,最主要的表现是农户在熟人社会交换农产品。首先,农产品在农业社会中具有增进相互交流的作用。在一些受访区域,邻里、亲戚之间相互赠予农产品是农村生活的普遍现象,在农户看来,这种分享自家的食物是提供谈资、增加交流机会的方式。其次,农产品在农业社会中具有维系情感的价值。最常见的情况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户向自家不进行生产的亲戚提供农产品。另外,在节庆时,自家以传统方式经营的农产品,常会作为重要礼品,送给不常联系的外地亲戚。最后,农户的生产对维系熟人社会成员相互信任有重要意义。社会理性追求的是社会资本最大化。农户为熟人社会的生产与生存理性主导的生产行为类似。相比匿名社会,这类生产所包含的社会价值更能被熟人社会所认同,而农户也通过产品交换,建立并增进了熟人社会成员的信任。社会理性有别于经济理性,后者追求货币收益的最大化,前者主导的行为不能实现“发家致富”,微薄的生产收入仅够“补贴家用”。因此,社会理性主导的生产,其更深层次意义是追求互惠交换背后的社会资本,包括维系亲人、邻里之间的交流和情感联系,并维持熟人社会成员之间的稳定关系。在我们调查整理的134个案例中,社会理性的表达出现了148次,分别体现在86个不同的案例之中。
3.农户为匿名社会的生产遵循经济理性
案例E:山东寿光市的孙姓农户。一家6口人,从事农业经营的是户主的妻子,今年36岁。2016年家庭纯收入8万多元,来自农业的收入大约占到60%。家中主要种植大棚茄子,实际种植的面积大约是1亩,每年的总产量约3万—4万斤,平均出售价格是每斤1—2元,得到近5万元的收入。大棚里生产的茄子几乎全部卖向市场,主要的渠道是通过经销商统一收集到寿光批发市场,再由货主直接转运至东北三省进行销售。从具体的生产过程看,农户在一年中有超过10个月需在大棚中进行非常细致而繁琐的田间管理,包括浇水、施肥、喷药、整枝、抹花、落蔓、采收等工作。而这些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将棚内的条件控制在最适宜茄子生长的范围内,让产量达到最高,以获取更多的市场收益。
孙姓农户的案例反映了经济理性对农户生产行为的深刻改变。农户为迎合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一方面,增加了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并随着市场的要求,改变要素组合的方式。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历史,会更清晰地看到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的轨迹。首先,当地之所以要引入大棚种植技术,就是为了迎合市场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希望通过蔬菜的商品化提高农户收入。其次,在大棚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大棚生产的规模化表现为通过增加良种、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最大限度提高单位土地的产量。再次,生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田间管理技术不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农产品愈发苛刻的要求。例如,使用生长激素的重要目的,是让茄子的卖相更好。最后,随着市场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扩大,农户在当地质监部门的组织下,开始普遍使用低毒农药,并更多地施用有机肥料。另一方面,大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农户必须增加自身的劳动力投入。农户在田间管理过程中需要投入比传统生产方式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另外,他们在销售过程中也需经历激烈的竞争。为赶上售价最高的时间,农户往往在夜里11点前就需完成采摘,为凌晨1点左右开始的竞价出售做好准备。这些逐利行为的出现足以说明,在经济理性驱动下,農户会为迎合市场需求,提高自身货币收入,改变一系列生产行为。
经济理性是指农户为获得更多利润而向市场供给农产品的行为。它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而逐渐产生,并表现为很容易观察的行为特征。首先,在经济理性的主导下,农户的生产具有非常明显的逐利动机。例如,以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进行生产,节约劳动成本。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有些地区的农户,从播种到收割都实现了完全机械化,而更多的农户则是依靠良种和化肥等资本品的投入来提高产量。这两种方式,都是农户有意识地在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其次,面向市场的生产行为多以规模化为目标,并且有明确的收入及产出的计算方式。表现为农户会选择产量和经济效益更高的单一品种,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产量的方法增加收入。再次,专业化也是经济理性主导下的农户生产行为特点。以大棚种植为例,农户每年需要投入超过10个月的时间进行生产管理,为的是抢在其他竞争对手之前上市,并尽可能提高产量,获得最大的货币收入。最后,组织化也成为经济理性的重要行为表现。有些农户已经注册了家庭农场,获得了很好的组织化生产机会,在种子、灌溉等方面还可以享受政府的优惠待遇。在我们调查整理的134个案例中,关于经济理性的表达出現高达730次,分别体现在132个不同的案例之中。
五、结论性评述
在多元理性主导下,农户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了差别化生产。根据农户在案例中的不同表现,将其生产实践从技术、土地、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和组织五个层面归结为两大类型:一是依靠传统生产、销售经验,小规模的自给式农业;二是面向大市场,依赖现代要素的社会化农业。这两类生产实践所得产品的交换对象有着明显区别。以此,本文将农户的交换实践分为三个层次,自家独立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消费和熟人社会的交换,而市场化生产则是满足匿名社会的需求。进一步的,可以将农户这三类对象的生产动机进行一阶归纳。农户为自家的生产主要考虑了方便、口味和食品安全三个因素。为熟人社会的生产则考虑了增加沟通机会、增进情感联系和维系成员间信任关系三个方面。而在为匿名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农户考虑了商品化和规模化的方式,以提高货币收入。同时,通过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完成了二阶归纳,认为农户为自家生产的动机可以归纳为生存理性,为熟人社会生产的动机可以归纳为社会理性,为匿名社会生产的动机可以归纳为经济理性。以此,将多元理性的三个具体动机与农户的生产实践进行连接,形成对农户差别化生产行为的解释。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多元理性解释性框架进行了论证,试图说明农户的生产行为不仅由单一逐利动机构成。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农户所意识到的不同层次需求都会反映在其理性实践之中,由此采取合理的差别化生产。可以说,在农户生产中的具体实践行为,其背后都指向了农户的多元理性。相较于单一的经济理性,在多元理性的分析框架下,农户的差别化生产行为所包含的真实动机与社会意义将可以被更清晰地分类说明。
注释
①农户的“一家两制”生产,指农户是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体,具有为家庭消费和为市场生产的双重目的。为了既确保自家的食品质量安全,又能通过农产品从市场获利,而有意识地针对不同的消费对象进行差别化的农业生产。②合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目标进行评价、判断的合理审查(reasoned scrutiny)能力。(参见阿玛蒂亚·森:《理性与自由》,李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7页。)森认为,人们的理性选择包括四个原则,即自我中心福利、自我福利目标、自我目标选择以及自我合理审查。而第四种能力是评价理性的核心,它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能让人们在选择过程中修正预期目标,改变实践行为。
③发展微观经济学理论已经对恰亚诺夫的观点完成较为深刻的形式主义逻辑演绎,尤其是“家户生产—消费模型”。但这些结论并不影响本文对其观点的基本判断,即农户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可分性决定了农户为家庭的生产行为由生存理性所主导。
④案例库的样本来源包括河北、广西、湖南、广东、陕西、山东等地区的代表性村庄,所涉及的受访农户均作匿名处理。
⑤“同灶吃饭”侧重于实际的食物生产过程中所内含的家庭意义。在调查中,对“同灶”的理解还包括了这类情况,即家乡的亲人为长居外地的亲人专门生产食物。换句话说,外地的亲人即使不在家中同灶(同一张饭桌)吃“饭”,也能在外地吃到同灶(同种生产方式)的“饭”。
⑥虽然案例之间存在经营规模差异,但本文仍可将它们视为典型案例,进行逐项复制。主要原因是它们符合理论抽样的原则。加里·金、罗伯特·基欧汉等人认为,研究设计的首要目标是获取构建理论的相关信息,同时避免引入可能有损推论质量的偏误信息。(参见:加里·金,罗伯特·基欧汉等:《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陈硕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4年,第144页。)在案例中,即使是规模经营的农户,其自有的土地面积也与当地的平均经营面积接近,依然保留了部分农业小规模生产特点。而更重要的案例选择合理性的判断依据是,从多元理性的分析角度看,无论生产经营面积多少,农户均表现出了差别化生产的行为特点。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M].秦典、华颜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M].郭方、刘新成、张文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 [英]波兰尼.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M].黄树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 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8,(1).
[6]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黄宗智,高原.社会科学和法学应该模仿自然科学吗?[J].开放时代,2015,(2).
[9] 钟真,孔祥智.市场信号、农户类型与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的逻辑——来自鲁、晋、宁千余农户调查的证据[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5).
[10] 周立,潘素梅,董小瑜.从“谁来养活中国”到“怎样养活中国”——粮食属性、AB模式与发展主义时代的食物主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11] 周立,方平.多元理性:“一家两制”与食品安全社会自我保护的行为动因[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12] [俄]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M].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13] 徐立成,周立,潘素梅.“一家两制”:食品安全威胁下的社会自我保护[J].中国农村经济,2013,(5).
[14] [美]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5] 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J].社会学研究,2006,(4).
[16] 潘素梅,周立.“一家两制”:农户的差序责任意识与差别化生产[J].探索,2015,(6).
责任编辑:晓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