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标卷41题的应对策略
2017-07-10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王浩嘉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 王浩嘉
在近几年的高考新课标卷中,第41题因综合性强,开放度高成为最能代表课程改革和考查方向的问答题,因此本文着重从该题的命题特点入手,结合近几年的典型例题进行细致分析,总结失分原因,以此得出该类题型的解题关键,以期对考生们的科学备考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试题回顾
年份 卷别 试题内容(素材) 试题设问2011年 课标卷 欧洲崛起的方式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2012年 课标卷 中国近代化的动力 “评析‘冲击—反应'模式”2013年 课标Ⅰ卷 东汉、唐代地方行政区划方式的比较 (在两幅图片中)“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提取(图片)材料中的信息,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2014年 课标Ⅰ卷 关于抗日战争内容的“教材目录” “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课标Ⅱ卷 关于世界近代史相关内容的两幅“教材目录” “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课标Ⅱ卷 太和殿与英国王宫、首相官邸建筑风格之间的比较2015年 课标Ⅰ卷 科技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公式”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课标Ⅱ卷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状况 “指出其中(我国节假日的)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2016年 课标Ⅰ卷 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和世界史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拟定论题并进行论述课标Ⅱ卷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二、命题特点
1.开放性命题
从材料的选择上内容丰富,古今中外均有涉及,既有教学重点问题,例如近代化、抗日战争等内容,也有热点的民生问题,例如我国节假日的状况。
从问题的设置上,既有提炼观点加阐释说明的,也有判断观点加以评价的。
2.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道试题要求学生成为语文历史的集大成者。既需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有效地找出主要观点,还要迅速还原并明确所考查的历史知识,最后运用书本语言逻辑清楚地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要求极高,也是“大语文体系”的典型表现。
三、真题回放
(2016年新课标Ⅱ卷41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6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示例一】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4分)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8分)
【示例二】观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有利于双方的发展繁荣。(4分)
论述:印度的佛教在两汉时传入中国,伴随而来的古代印度的建筑医学音乐舞蹈等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隋唐文化的繁荣昌盛。两汉时期,中国的铁犁牛耕技术传到了朝鲜日本越南,促进了他们的经济发展;隋唐时期中国的三省六部制传到日本,促进了日本大化改新运动的到来;宋元时期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了欧洲,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到来。所以,各国和平友好的交流,相互借鉴学习有利于双方的进步。(8分)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抓住主要问题,忽略次要问题,所以把握的主线就是对比两者的主要共同点,得出来的就是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答题时围绕这个来谈。可以结合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及汉代的丝绸之路等等来表现中国古代同国外地区的往来,强调中国古代与其他各国的文化交流密切;也可以从国外诸如日本等国的遣唐使等来讨论文化的相互关系。
(2015年新课标Ⅱ卷41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分)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分)
【解析】
趋势(观点)+原因(一般答出三点)。其中趋势4分,原因8分。要求考生通过对比得出法定假日逐渐增加,从而得出其背后的经济因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从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国家政治运动减少;政府注重民生、注重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增加休闲娱乐、回归家庭、追求精神世界;促进经济发展、拉动消费、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展开。
四、解题策略
渊一冤步骤
1.读:先大致粗读材料,了解大致内容;然后细读理解中心意思和观点;最后读重点,找出关键句子和词语。
2.结:阅读材料后,有效地把材料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思考该知识的教学重点是什么,重建知识体系。
3.答:该题答案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1)观点:要求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并用专业的语言书写。在说明自己观点的时候,要明确所使用的字眼:我同意、我认为等。
(2)史论结合:通常从以下维度进行分析。
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
②内部、外部原因或国际、国内原因。
③性质(阶级属性、社会属性等)、具体内容。
(3)评论部分:一般要求考生用历史唯物主义或者其他史观作答,并要求用专业性、总结性的语言规范书写。
渊二冤方法
1.语文阅读分析法
(1)找出中心句,把大段分层并找出层意,理清每层与中心的关系。
(2)从关键字、词当中获得信息。
(3)注意引言、出处、分号、省略号等。
2.获取有效隐性信息
(1)通过读材料找出体现作者语气的隐性信息。
(2)基于对作者的了解从其阶级属性出发分析其观点。
(3)在作者否定别人的观点中得出其主张。
渊三冤技巧
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最充分、最熟悉的观点进行论述。
2.尽量不采用逆向思维观点或者否定材料中的正向观点。因为学者提出某一观点通常具有某种合理性,因此对其进行正向解读不失为一种较为聪明的方法。
3.合理增加新史观、新思维的运用。高考历史命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以多元史观为指导的特点。作为考生,要学会运用新史观解读论证历史,这样的答题模式不仅领会了试题命制人的意图,也往往成为点睛之笔。
五、改进建议
(一)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能力。该题考生普遍得分低的原因之一在于,对原材料的分析不足,没有很好把握该题的核心。部分考生或者干脆不答,或者摘抄材料的部分内容。因而,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培养考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行文能力。广泛阅读,提高文科素养。坚决反对学历史以死记硬背为主的错误思路,如果只强调记忆知识点,而采取将历史分割记忆的办法是不能在高考中取得佳绩的。这些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贯彻到平时教学中。
(二)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日常训练。41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层次,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分为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训练,对新课程内容中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以点、线、面、立体、系统的方式进行,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提高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我省现行教材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本必修教材,学生在备考时还应按照通史总结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而该题也正是要求学生在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基础上,对内容进行抽象概括,进而解决新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和解题能力。
总之,新课标卷的41题作为开放题的典型代表,体现了高考改革方向,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打好基础,在掌握一定答题技巧的基础上以期得到理想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