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州大地墓地发掘简报
2017-07-10刘锁强
刘锁强
广东省连州大地墓地发掘简报
刘锁强
连州大地墓地地处北江支流连江上游,2011年为配合二广高速建设项目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砖室墓11座,其年代由东晋晚期延续至宋代,多数为六朝隋唐时期,其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及随葬品组合等情况,与粤北其他地区同时期墓葬材料表现一致,为深入研究岭南古代族群迁移史增添了重要的文物实证。
连州 大地墓地 砖室墓 六朝隋唐
大地墓地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连州市连州镇沙坊村,地处北江支流连江的上游,为地势平缓的山前坡地,西倚大龙山,东北距连江约1.2千米(图1)。为配合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连州至怀集段)项目建设,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连州市博物馆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
图1 连州大地墓地位置示意图
本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1座,均为砖室墓,其中M11为双室墓,其余为单室墓,各墓彼此无叠压打破关系,均被不同程度扰乱。这批墓葬均未发现纪年材料,由出土遗物及墓葬形制判断该墓地年代由东晋晚期延续至宋代。
一、东晋墓葬
(一)墓葬概况
M4 长方形单隅单券墓 墓室长3.84、宽1.56米,券顶坍塌,残高1.14米,墓向95°(图2)。两侧壁以长方形砖纵向单隅错缝叠砌。封门上部已毁,残留部分以两道砖平铺叠砌,残高0.60米。后壁单隅横向砖平铺叠砌,与两侧壁穿插连接。底部横直砖单层平铺,超出墓壁外10-15厘米。墓砖见有长方形砖和刀形砖,规格分别为:长32、宽16、厚5厘米;长30、宽15、厚3-5厘米,正面饰绳纹,侧面饰叶脉纹。该墓损毁较严重,葬具及骨架皆不存,出土青瓷碗3件。
图2 M4平、剖面图
(二)出土遗物
青瓷碗 3件。M4:1,灰白胎,青釉,内外施全釉,釉层脱落,微敞口,圆唇,外沿饰一凹旋纹,弧壁下内收,平底,口径9.6、底径5.4、高4厘米(图3,1)。M4:2,口径7.3、底径4、高2.9厘米(图3:2;图版1)。M4:3,口径7.4、底径3、高3厘米(图3:3)。
图3 M4出土遗物
图版1 M4:2
二、隋唐墓葬
隋唐时期砖室墓共发现9座,分别为M1、M3、M5、M6、M7、M8、M9、M10及M11,除M11为双室外,其余均为长方形单室墓,墓室均有不同程度扰乱。随葬器物以青瓷器为主,器型有盘、碗、钵型碗、敞口碗与杯型碗等,另出土少量滑石猪及银镯。
(一)墓葬举例
图4 M8平、剖面图
M8 长方形双隅双券墓 墓室长3.74、宽1.28、高1.38米,墓向115°(图4)。券顶前端被毁,仅余后段。两侧壁以长方形砖纵向双隅错缝叠砌。封门以“两顺一丁”平砌,内道砌于两则壁之内,外道与两侧壁外平,残高1.00米。后壁横向“一顺一丁”叠砌于两侧壁内,并不与两侧壁穿插连接。墓底以“人”字形平铺,超出墓壁外。墓砖见有长方形砖和刀形砖,规格分别为:长31、宽15、厚5厘米;长32、宽15、厚2.5-4厘米。平面饰绳纹,侧面饰叶脉纹。葬具及骨骸皆不存,随葬器物残存青瓷碗3件,滑石猪2件。
M11 为单隅单券双室墓 该墓损毁较严重,券顶无存。有南北两个墓室,均为长方形,墓室长3.43、宽2.38、残高0.55-0.70米,墓向120°(图5)。两室之间墓壁为双隅按“一丁一顺”砌筑,墓壁前段设有一排三个方形窗口,第一窗口距封门0.74米,距墓底0.3米,窗口高0.15、宽0.08米。墓底以“人”字形单层平铺,超出墓壁外。北室紧靠后壁中间位置放一块砖,作为砖托。两墓室侧壁皆为长方形砖错缝平铺叠砌,两室后壁皆不与侧壁穿插链接。墓砖见有长方形砖和刀形砖,均为泥质青灰色,素面,规格分别为:长30、宽14、厚5厘米;长30、宽14、厚3-5厘米。葬具及骨骸皆不存,南室随葬器物残存青瓷碗1件,北室随葬器物残存青瓷碗2件。
图5 M11平、剖面图
(二)出土遗物
青瓷盘 1件。M11:3,灰白胎,青釉,内外施全釉,釉脱落,敞口,圆唇,外沿内凹,弧壁下内收,平底,内底有一道旋纹。口径15.6、底径4.4、高3.2厘米(图6:口径15.6、底径4.4、高3.2厘米(图6:1)。
青瓷碗 3件。M8:1,灰白胎,青釉,内外施全釉,釉层脱落,直口,方唇,外沿内凹,弧壁下内收,饼形足,口径9.5、底径3.4、高5.7厘米(图6:2)。M8:2,口径10、底径3.8、高5.8厘米(图6:3)。M8:3,口径9.4、底径3.4、高5.8厘米(图版2)。
图版2 M8:3
青瓷钵型碗 5件。M6:1,灰白胎,青釉,内施全釉,外不及底,釉层脱落,敛口,圆唇,弧壁下内收,平底微凹,内口沿饰一道旋纹,底部压印草叶纹,口径11.6、底径4、高4.3厘米(图6:4;图版3)。M6:2,灰白胎,青釉,内外施全釉,釉层脱落,敛口,方唇,弧壁下内收,平底,口径11、底径6.5、高3厘米(图6:5)。M3:1,内施全釉,外至口沿,釉层大部脱落,敛口,尖圆唇,口径12、底径5.5、高3.1厘米(图6:6)。M3:2,内施全釉,外不及底,内底有压印草叶纹图案,口径11.2、底径4.2、高4厘米(图版4)。
图版3 M6:1
图版4 M3:2
青瓷敞口碗 2件。M11:1,灰白胎,青釉,内施全釉,外不及底,釉层完好,敞口微外翻,圆唇,弧壁下内收,饼足微凹,口径15.4、底径6.1、高4.9厘米(图6:7)。M11:2:内外施全釉,釉层脱落,口径18.3、底径5.2、高5厘米(图6:8)。
青瓷杯型碗 2件。M6:3:灰白胎,青釉,内施全釉,外不及底,釉层脱落,微敛口,尖圆唇,弧壁下内收,饼形足,内凹,足底削一圈,口径7、底径3.1、高5.9厘米(图6:9;图版5)。M9:1,口径7、底径3.1、高5.3厘米。
图版5 M6:3
滑石猪 4件。M9:2,灰白色,石质滑软,梭型,平底,断面呈弧形,颈部有一道刻槽,整体制作粗率,残长5、宽2.6、高2.2厘米(图6:10;图版6)。M5:1,灰白色,梭型,简单雕刻成猪的象征性形象,残长4.8、宽2.4、高2厘米(图版7)。
图版6 M9:2
图版7 M5:1
图6 隋唐墓葬出土遗物
图版8 M5:2
银镯 1件。M5:2,圆形,带状扁体,微变形,直径8.5、宽0.8、厚0.1厘米(图6:11;图版8)。
三、宋代墓葬
M2 长方形单隅单券砖室墓 损毁较甚,残长1.46、宽1.00、残高0.60米,墓向135°(图7)。两侧壁以长方形砖纵向单隅错缝叠砌,后壁横向单隅叠砌于两侧壁内。与两侧壁无穿插连接。墓底单层两横两竖错缝平铺。墓砖为泥质青灰色,规格为长27、宽14、厚3厘米,素面。葬具及骨骸皆不存,亦未见随葬品。
图7 M2平、剖面图
四、采集遗物
本次考古发掘除11座砖室墓出土随葬品外,另采集到5件宋代青釉瓷器。
青瓷壶 1件。LD采:5,灰白胎,胎体薄,青绿釉,外施全釉,喇叭口,圆唇,口沿内有一道浅弦纹,喇叭长颈,颈上部至腹上部连接一扁带状把手,中间饰二道竖凹槽,对称面有一管状流,流口斜平,稍低于壶口,溜肩,下腹残,口径8.1、腹径12.3、残高12厘米(图8:1)。
青白瓷碗 4件,皆为圈足碗。LD采:1,白胎,胎质细腻紧密,青白釉,釉色光润,敞口,圆唇,厚沿,弧壁,高圈足,口径16.4、底径6.5、高7.5厘米(图8:2)。LD采:2,白胎,青白釉,内外施全釉,敞口,圆唇,外沿微内凹,弧壁下内收,高圈足,口径16.4、底径6.2、高7.9厘米(图8:4)。LD采:3,口径17、底径7.1、高6.5厘米。LD采:4,白胎,青白釉,内施全釉,外至下腹,内底部饰一道旋纹,口径15.8、底径6.5、高7.1厘米(图8:3)。
图8 大地墓地采集遗物
五、结语
连州大地墓地作为单个墓地虽规模不大,但本次配合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连州至怀集段)项目建设在连州境内共发现同类墓地十余处,清理砖室墓110座,其中又以六朝隋唐时期墓葬为主,密集分布在连江上游两岸低矮台地或低山缓坡。连江流域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即在英德、阳山发现六朝隋唐砖室墓,此后在连州等地又陆续发现多处该时期墓葬材料,已有考古资料显示,连江流域散布的六朝隋唐墓群总体规模极为庞大。
六朝隋唐砖室墓遗存在粤北、粤东及珠三角地区皆有发现,广泛分布在北至五岭南麓、南达珠江三角洲这一广阔的地域,东则至东江流域及韩江流域上游,往西在珠江三角洲与粤西南山地丘陵区交界的阳春、新兴等地亦有发现。广东省境内六朝隋唐代砖室墓的分布以粤北地区最为密集,在北江流域的乳源、始兴等地多发现有较大规模该时期墓地。结合以往的文物资料与近年基建考古新发现,六朝至隋唐时期砖室墓遗存在粤北地区呈现出整体分布地域广、区域分布密集度高、单个墓地或墓地群规模大等特点。以大地墓地为代表的连江上游六朝隋唐墓葬群所反映的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及随葬品组合等情况,与粤北其他地区同时期砖室墓所见情况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暗示了粤北地区六朝至唐代该类文化遗存所代表的族群在人口数量上的优势、社会文化的延续性以及内部联系的紧密性。此外,连江流域作为连通南岭两翼的地理通道,连州六朝隋唐墓葬群的考古发现无疑为深入研究岭南古代族群迁移史增添了重要的文物实证。
附记:本次考古发掘领队石俊会,参加发掘和整理人员有: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锁强、柏宇亮、邹池根、张海斌及连州市博物馆魏文石、湛江市博物馆叶巍。
[1]石俊会.连州六朝隋唐及宋代墓葬[A].中国考古学年鉴.[R].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2]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英德、连阳南齐和隋唐古墓的发掘[J].考古,1961(3).
[3]徐恒彬.广东英德浛洸镇南朝隋唐墓发掘[J].考古,1963(9).
[4]邓宏文.广东六朝墓葬历史背景考略.乳源泽桥山六朝隋唐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西北郊晋墓清理简报[J].考古通讯,1955(5).
[6]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市先烈南路晋南朝墓发掘简报[A].广州文物考古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7]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县晋代至五代墓葬的清理[J].考古,2000(6).
[8]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梅县古墓葬和古窑址调查、发掘简报[J].考古,1987(3).
[9]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始兴晋-唐墓发掘报告[A].考古学集刊(2)[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0]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梅县古墓葬和古窑址调查、发掘简报[J].考古,1987(3).
[11]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乳源泽桥山六朝隋唐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017-3-6
刘锁强,男,江苏常州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为史前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