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山区石垒梯田与村落调查报告

2017-07-10

客家文博 2017年2期
关键词:樟木清溪客家人

罗 斌

东莞山区石垒梯田与村落调查报告

罗 斌

东莞客家先民所开辟的石垒梯田与村落遗址,主要发现于东莞市清溪镇、樟木头镇、谢岗镇所属的银瓶山森林公园内。银屏山森林公园总面积123.5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清溪镇林区、清溪林场林区;谢岗镇林区、银屏嘴自然保护区及谢岗林场林区;樟木头镇林区、观音山林区和国营樟木头林场。通过对东莞梯田与村落房址的调查与分析,为研究客家族群变迁和东莞客家人生活状况的改变提供资料,对于东莞文化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客家 梯田 村落 房址

东莞客家先民在深山中所开辟的梯田,最早的大约在距今四五百年。分布范围最东为东莞谢岗的界石(与惠州交界处),最南为清溪镇的正坑,最西为樟木头镇的关涌,最北为樟木头镇的九栋。

各镇梯田均分布在海拔200至600米之间,山势较陡,坡度在25—40度上下。梯田宽度大部分很窄,平均1—1.5米左右,长度较长,多在5—10米范围内,为就地取材的石垒构造。石垒的平均高度为1米,主要种植茶叶、木薯、花生、地瓜等旱地作物。梯田大多分布在山间溪水或河道两旁。客家人居住的房屋,均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搭建的。方形房屋的四周墙体用石头砌成,泥浆涂墙,上盖茅草铺瓦,单间面积不大,在20至30平方米之间;后来搬下山角建村,用石头砌墙角,用泥砖砌墙体,用松树或杉树作桁梁,上面盖瓦,多为两进“金子廊”客家屋,人畜共居。现今这些梯田大多已废弃,被杂草和树木掩埋,但整体布局基本保存完整。房屋建筑都已倒塌,仅存断壁残墙。东莞梯田与村落房址的调查工作,对研究客家族群变迁和东莞客家人生活状况的改变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清溪镇梯田、村落遗址调查

(一)清溪镇梯田

清溪镇梯田的分布十分广泛,所涉及的山地范围有5万多亩,梯田面积在2万亩以上,而且还有房屋、路径等遗址,规模较大,主要分布于黄茅田、杨桥坑、十二排、爆石山,均属银瓶山山脉。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梯田已经被茂密的植被所覆盖,即使可见也只是裸露的一小部分。在爆石山下的正坑(地名),由于当地人利用梯田栽种黄花犁等名贵树种,覆盖梯田的植被已经清除,所以这一带的梯田清晰可见,十分壮观。

根据清溪镇杨梅坑村老人回忆,当时在清溪镇的十二排、黄茅田、杨桥坑、爆石山等山地,居住着很多户人家,基本上是“一条坑一条围”。“坑”是指山谷地带,地势较低,多有溪流。“围”即村子。为了生存的需要,他们在山地上开荒拓土,虽然山坡陡峭,但山上石头较多,又有山溪流水,居民便就地取材,用山上的石头依山垒起梯田,种植作物。山上居民尤以十二排居多,约有2000多人,每逢清溪墟日(在客家人的口语中,一般把集市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称为“墟日”),仅十二排的枫树山就可见有80个戴着草帽的成年男子挑担下山赶墟。

对于清溪镇梯田建立的时间,暂未发现确凿的史料文字记载。杨梅坑村的居民是从发现梯田山地之一的黄茅田山上陆续搬下来的。杨梅坑村的老人说,村民从山上搬到山下至今已经有100多年了,全村人大都姓杨。据《杨梅坑族谱》和清溪乡土教材《清溪客家风情》记载,杨梅坑村的杨姓于明朝1598年由陆丰县搬迁到清溪重木村。崇祯年间(1628—1644年),杨姓祖先杨应龙夫妇带着四个儿子又由重木村迁至黄茅田山脉一个叫大湾(又音“大环”)的地方居住,在大湾、枫树山上开垦和耕种。因此,现今在大湾、枫树山发现的梯田应是杨姓在此居住期间开辟出来的,梯田距今应在373—389年之间,有将近400年的历史。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杨姓族人从大湾下山至杨梅坑居住,立村为杨梅坑村。另据《清溪客家风情》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已有少数客家人从程乡、长乐等地迁徙至清溪,居住在十二排山上的猴岩、阴坑、峡石尾等深山处,开垦山地。十二排山上部分的梯田应该就是这时候建立的。因此可以推断,最早迁至清溪的客家人已经在山上建造梯田,清溪梯田的历史便可追溯到1368年,距今有639年的历史。从明朝1368年至清朝的数百年间,客家人陆续迁徙到清溪分布居住,开山造田,在山上建造了一道道石垒梯田。

(二)清溪镇村落遗址

1、黄茅田

图1 石碓陷梯田

清溪镇黄茅田居住的客家人主要有李、蓝、骆、张、黄五个姓氏,其中李姓下山后迁至重河村苦草洞;蓝姓迁至重河石田村、三星吕围村;骆姓迁至大埔墟;黄姓迁至鹿湖坝;张姓未知迁往何处。另外,在黄茅田山地深处,还有一个叫“黄竹庄”的村子,有何姓人家,传说一个叫何佐成的人还是朝廷大官,现在黄茅田的“天子地”还有何佐成先人的墓地和麻石墓碑,但何佐成的墓地及何姓后来迁往何处均无人知晓。

2、杨桥坑

杨桥坑与黄茅田相邻,客家居民情况与黄茅田类似。大环居民以前居住在山坑中,山坑有条小溪作为水源,坑中地势平坦,周围被山林所围绕,适于居住和生活。

3、十二排

十二排为山地名称,过去山上多枫树,1958年前客家人都称之为“枫树山”。1958年,清溪国营林场成立,由于枫树山山势起伏,共有12条山脊排列分布,此后“枫树山”改称为“十二排”。“十二排”中间地带为一条山溪,人称“枫树河”。根据杨梅坑老人的叙述,以“枫树河”为分界,左边起由山下至山上的地名分别是:石虾岭、羊古督、牛门丫、枫树山;右边起由山下至山上的地名分别是:大窝督、碗窑吓、乌水沥、阴坑仔、狗穿门、石禾潭、猴岩、文草沥、大银坑。客家人主要集中在“枫树河”右边居住,以杨姓为主,其中枫树山人数最多的时候有几百人。据《杨梅坑族谱》记载,这里的杨姓应是杨氏祖先杨应龙后人的分支,大约在1693年间,杨氏祖先杨应龙的儿子已在枫树山、大湾一带山地居住并开垦、耕作。大银坑居住的为李姓,李姓氏族下山后迁至杨梅坑村。

4、爆石山

清溪镇爆石山居住的客家人姓氏主要有张、温、黄等,生活在山上的樵窝山、大小锅、峡石尾(又音石碣尾)等地,其中张姓、黄姓中有的迁至浮岗村。据浮岗柏朗村老人回忆,该村最后一名从山上迁下来的村民名叫张来,他是在解放后从樵窝山上迁下来的。

图2 樵窝山梯田

图3 樵窝山房址

(三)清溪镇客家人的经济生活

清溪客家人在山上的生活十分艰辛,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山谷地带,现在在十二排、黄茅田、正坑等地均发现有房屋遗址。从遗址来看,房屋主要用石头、泥浆垒砌而成。在樵窝山的房屋遗址中,发现有瓦片,据此推断这里的房屋应是石瓦房。另据杨梅坑村老人说,山上人居住的房屋每间只有10多平方米,主要是石垒、瓦顶,瓦是从山下的墟市买回,另外还有部分是泥砖房。耕作方面,粮食作物主要是种植耐旱的木薯、番薯等,同时山上还种有蔬菜。另据浮岗柏朗村老人叙述,在正坑、樵窝山,还种植有水稻,而过去正坑、樵窝山上丰富的水源也使种植水稻成为可能。

客家人靠山吃山,经济活动较少,主要有以下三项:一是种茶。山上大量种植茶树,茶叶收成后挑到山下卖,以黄茅田、大湾种植较多。二是烧炭。山上树木繁茂,生长有松树、枫树、杂树等丰富树种,客家人伐木烧炭在当时十分普遍,烧成的木炭也是挑到山下卖。建国后,还有人在山上烧炭。浮岗村老人张志军(男,70岁,柏朗村民)、黄正春(男,84岁,柏朗村民)在上世纪60年代都曾在山上烧炭搞副业。如今山上还有不少地方有炭窑遗迹。三是卖锄头柄。他们就地取材,砍伐山上树身坚硬的杂树,制作成锄头的木棍柄身,带到山下卖。种茶、烧炭、卖锄头柄是当时主要的经济活动。另外,客家人还从山里获取猎物、药材、木材等,一来可以自用,二来可以下山交易,兑换成钱财或者换取粮食和物品。2009年3月,在松岗村大坑水库附近碗窑下的山上发现有明清时期的碗窑遗址,该遗址保存较为完好。因此,客家人当时另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很有可能就是烧窑制陶。

有经济活动必定有交易的市场。客家人的“山货”是到清溪老墟进行销售的。清溪的老墟建于明朝崇祯17年(1644),位置是现清厦村武帝庙一带,曾一度十分繁华,一直延续了近300年。随着清溪的发展,1923年,清溪新墟(现清溪居民委员会一带)开始筹建,清溪老墟才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每逢墟日(农历逢三、六、九即为墟日),山上的客家人便挑着“山货”下山“投墟”(又叫“趁墟”“赶墟”,意即赶集),人们曾见80顶“草帽”(即头戴草帽的男子)从枫树山挑担下山的热闹场面。在十二排山下的“大窝督”,有一间小杂货店,“投墟”回来的山民很多都要经过这里,他们往往在小杂货店稍作休息,把“投墟”所剩不多的钱都用于消费,在店里买点东西,主要是解渴解谗,这家小杂货店的店名为“食清光”。“投墟”,不但促进了市场交易,而且还促进了客家人与外界的接触,加速了客家人和本土居民的交流与融合。清溪的客家人从山上到下山,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时间,从山上迁下来的客家人大部分都在山下周边居住,有的迁移得比较远,如迁往谢岗、樟木头等地。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于他们搬迁下山居住的确切时间已经难以考究。

山上的客家人无论姓氏还是人数都比较多,搬下山居住应该是一个分批的、逐步的长期过程。如果说当初上山居住和开山造田是生活所迫,那么后来全部搬迁下山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是山上生活条件的恶劣。客家人居住在山上,到处荆棘丛生,陡峭难行,生存环境复杂恶劣,生活极为不便利,且有较凶猛的动物如老虎等袭击,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二是受到山賊的骚扰。由于山高林密,治安形势十分严峻,经常有来自附近镇区如企石镇等地的山贼前来掠劫,使本来就非常贫困的客家人无法安定生活和生产。三是清溪经济的发展以及与本地居民的逐步融合,使客家人从山上搬迁下山居住成为了可能。经过本地人和客家人一代又一代的辛勤开拓,清溪越来越繁荣,山上客家人与山下当地居民的交往、交易也日益增多,甚至逐步开始联姻。1643年,清溪老墟建立,作为当时最大的集市,它不但加速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山上的客家人与当地居民的融合。客家人于是从最初的挑山货下山“投墟”到下山租田租地耕作,甚至租店铺经商等等,最后在山下定居,建立围村,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和发展。清溪的杨梅坑村就是很好的例证。据《杨梅坑族谱》记载,杨姓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前后)从大湾下山至杨梅坑居住,立村为杨梅坑村。

二、谢岗镇梯田、村落遗址调查

(一)谢岗镇梯田

谢岗镇梯田和村落遗址主要发现于谢岗银屏山森林公园内。大约在500年前已有客家先民居住在谢岗镇的银屏嘴山脉的观音坐莲等地点。

谢岗镇梯田主要种植稻谷、蔬菜、茶叶、黄豆、花生等作物。后来逐渐开始饲养猪、鸡、鹅等家畜,并以狩猎为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当地客家人通过自己所种作物、饲养的家畜、烧的炭和一些手工制品(竹器、藤器、木器)等到山下交换或买卖一些物品,例如油、盐、布匹等生活必需品。

图4 观音座莲梯田

(二)谢岗镇村落遗址

谢岗客家先民居住的房屋,主要建在石垒梯田周围和靠近水源的地方,依田依水而建是其选址建屋的特点。房屋构造以方形为主,石垒墙基,泥砖墙体,屋顶盖瓦。面积不大,多在20—30平方米之间,通常为几个隔间组成,分作卧室、厨房、茅厕、猪圈,用于生活起居和养殖家畜。这种房屋最多可住7人。客家人耕田种地肥料以人和家畜粪便为主,耕种起来省时省力,这也是建屋在梯田周围的原因之一。

据当地一位60多岁的罗姓村民介绍,他就出生在观音座莲,直到10多岁,才搬到山下居住。他的祖先都是为了躲避战乱,从北方迁到福建,再从福建迁到了谢岗。起初是因为此处山下已没有利于居住的地方,只能上山开垦农田建设房屋。据其家族族谱(在文革时已被烧毁)记载,罗氏家族在此古村寨居住了23代,每代平均相隔23岁,按此推算,古村寨至少有500年的历史。罗先生一家于1958年全部搬下山居住,此时山上还有少数人家居住,直到上世纪60年代,山上居民全部搬到山下居住。据他回忆,1958年,山下公社组织人员上山砍伐树木大炼钢铁,并在山下吃“大锅饭”,家人认为砍伐树木影响了其生活环境,想到在山下有饭吃,不用自己耕田种地,于是举家搬到山下居住。

每个谢岗客家家族都有一个祠堂,但多数都比较小,随着时光的流逝,都已荡然无存。罗姓氏族较大,人员较多,所以在山上建立的宗祠比较大,使用时间也比较长(已废弃),现今还保留有原来的基础。

当地客家人大都信仰佛教,拜“当天”和观音。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到十五“拜山”、祭司祖先。早期教育以私塾为主,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只有少数人有受教育的机会。

图5 观音座莲窑址

图6 观音座莲古道

在谢岗镇的客家村落遗址调查中,难能可贵的是发现了早期的窑址。据当地村民介绍,此窑为早期烧碗用,称作碗窑。由于是初步调查,我们对此窑址的性质、功用、时间、大小、组成等方面未作详细勘测和鉴定,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但它的发现无疑为客家古村落遗址的完整性提供了有力依据,也是早期客家人手工业发展的一个代表。除了窑址外,还发现有客家先民早期修建的道路、使用过的工具和一些建筑构件。

三、樟木头镇梯田、村落遗址调查

樟木头镇梯田和村落遗址主要发现于樟木头观音山森林公园、樟木头林区林场的九栋和樟洋等地区。

樟木头镇是东莞市唯一的纯客家镇。据民国7年(1918)《吴氏重修族谱》载:樟木头吴氏念五郎于南宋德祐年间(1275—1276年)居住洋凹,为已知最早的樟木头有记载的客家先民。明末清初,樟木头的大细锅、上下九栋、阴坑、急水坑、观音肚、牛牯山石、排沙围、宝山窝等村的客家人,由于原居地山高林密,生活环境恶化等原因下迁到其他地方。可以证明樟木头梯田和村落遗址最少都有500多年的历史。

樟木头梯田分布在海拔250至550米之间,主要种植旱地作物,也有用来加固山体保护道路的作用。最早入住樟木头的客家先民,居住在山上的大细窝和上、下九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搭建住房,住房基本为方形建筑,四周墙体砌石,用泥浆涂墙,上盖茅草用来垫瓦,房屋面积20—30平方米,有隔间,人畜共居。

(一)观音山森林公园梯田

观音山森林公园内的梯田主要发现于观音山的菩提径和耀佛丛林(现今地名)一带。

图7 耀佛丛林梯田

梯田分布范围较广,用来砌垒梯田的石料的质地也与其他地点不同。根据调查,观音山石垒梯田所用石料大都为有棱角的块状行石料。梯田部分建于道路一旁,宽度不到1米,由此推断可能除了种植作物也用来加固山坡、保护道路。

观音山森林公园内梯田分布较多,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发现明显的客家先民居住的房屋遗址。

(二)九栋梯田、村落遗址

九栋分为上九栋和下九栋,主要位于樟木头林区内。当地居民有“九栋九条村,村村十九巷,巷巷十九家,家家十九人”的说法。梯田、村落遗址主要发现于上九栋。

图8 九栋房址

九栋的梯田、村落遗址也大都依水而建,本地客家人为了保护水源,还将水源两旁都用石料砌筑成石垒堤坎,方便日常生活和耕种需要。除了石垒梯田和房屋遗址,调查中还发现一些规则的圆柱形和多边形石料。这些石料堆放在房屋遗址周围,据现场观察,疑似有人为加工痕迹,当为建造房屋所用,但是否确实属于房屋构件,其作用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据当地村民介绍,抗战时期,东江纵队支队曾在上九栋耕种过田地。每当农作物成熟时,当地村民负责上山帮他们收获和加工。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变迁,客家人陆续从山上搬到山下其他地方,直至1952—1953年间,全部迁移下山。

(三)樟洋梯田、村落遗址

樟洋位于樟木头国营林场内,林场属广东省直接管理。樟洋发现的梯田和房址与九栋类似,基本情况大致相同。梯田与村落房屋遗址多数被茂密的树木和杂草所掩盖。

樟木头镇的客家人从一开始的自给自足,到后来下山进行交换和买卖家庭蓄养的动物(猪、鸡、鹅)、炭和一些简单的手工业制品。每家每户也有狩猎的习惯,居民每逢初二、初五、初八拿着农副产品来到樟木头的石马市场进行交易,换取或买卖一些生活用品。逢年过节都有拜神、拜祖先的风俗习惯。

四、结语

据东莞林业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岭南地区客家人开辟的梯田与村落在香港、惠州等地也有发现,但都不如东莞的这样既分布广泛又保存完整,这些是与东莞客家人迁到山下时间晚和东莞严格保护森林资源密不可分的。虽然现存资料记载甚少,客家人迁入和迁出时间、原因以及迁到山下其他地点如何处理与当地原住民之间的关系、如何生存生活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和研究,但是通过现有保存的实物,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客家人生活的艰辛,这些梯田和村落都是客家人勤劳和智慧的象征。它们是东莞客家人的一段厚重历史,是他们奋斗不息的真实写照,是一种不屈的精神象征,也是绵长深厚的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石垒梯田和房址是历史演变发展的物证,它的发现不仅对研究客家先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族群历史文化变迁具有一定的价值,而且能为东莞发掘城市的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城市增光添彩。相信东莞梯田、村落遗址能够成为东莞生态文明的名片,向世人展示东莞客家人的风采。

[1]东莞市樟木头镇志编纂委员会.东莞市樟木头镇志[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2]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化遗产[M].2009:12—34.

2017-3-7

罗斌,男,甘肃人,任职于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文博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水下考古等。

猜你喜欢

樟木清溪客家人
客家人
《清溪雅集》
清溪河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碧玉清溪织彩绸
樟木桥抒怀
重器千秋——稀有香樟
清溪少女绣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