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专业“3+2”中高职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学生能力提升探讨
2017-07-09刘秀丽
刘秀丽
[摘 要] “3+2”教学模式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中普遍运用,从此模式的具体运用效果来看,此种模式对学生实现了分段式的能力培养,对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是目前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专业,实现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专业就业和专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而利用“3+2”教学模式实现对此专业学生的能力分段培养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加强其社会竞争力。就机械加工技术专业“3+2”中高职对口贯通分段式培养学生能力的提升进行分析,旨在为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提供指导。
[关 键 词]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3+2”教学模式;中高职;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0-0114-01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是现阶段职业教育中重点建设的专业,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机械加工技术人才。从具体的人才培养要求来看,此专业的学生要达到社会需要的高水准,基础理论以及高级操作都要满足,而普通的中职教育或者是高职教育对人员的两方面要求实现都存在缺陷,因此采用“3+2”教学模式实现中高职的分段培养,不仅在培养周期方面有了缩短,在培养效果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一、“3+2”中高职对口贯通分段式培养浅析
“3+2”中高职对口贯通分段式培养是目前职业教育采用的一种普遍形式,主要指的是学生接受3年的中职教育后再增加两年的课时培养,可以获得高职文凭的一种培养方式[1]。从具体的实施来看,此种方式具有两方面的优势:(1)综合培养周期短。因为按照传统的中职加高职培养,周期是6年,此种贯通式培养的周期相比传统明显缩短。(2)连贯性强。此种模式直接实现了中职和高职的对口贯通,两个阶段的衔接性较强,具体培养效果更好。
二、“3+2”中高职对口贯通分段式培养的基本要求
“3+2”中高职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有两方面的基本要求:(1)培养必须要保证分段[2]。因为在不同的培养阶段,目标和内容具有差异性,而且从整体来看,培养的内容是递进的,因此做好分段培养目的是为了培养的循序渐进。(2)培养要保证对口贯通,即中职阶段的专业和高职阶段的专业要实现无缝对接,这样可以保证教育统一性的培养完整性的实现。
三、机械加工技术专业“3+2”中高职对口贯通分段式培养能力提升的措施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在“3+2”教学模式下要进行学生能力的分段式培养提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培养措施,这样具体的教学策略执行才会更加的有效果,以下三个方面就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落实的内容。
(一)制定阶段性的培养目标和任务
在“3+2”教学模式下,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员的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提高需要制定出明确的阶段性培养目标和任务。比如在3年中职阶段,目标确定主要是集中两方面:(1)对学生的基础理论掌握情况进行预设。(2)对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进行预设。通过目标的设定,教学方向更加明确,培养动力也显著增强,所以培养效果会不断提升。在完成了3年中职阶段的培养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再进行2年高职培养的目标预设,这样其实践能力和综合问题分析能力会得到明显的强化。
(二)构建专业化的教师培养队伍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对口贯通分段式培养,要在“3+2”教学模式下得到全面提升,专业化的教学培养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从教学实践来看,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应用方向不同,其培养目标和策略也要有差异,这样培养的对口性会显著加强[3]。在教师培养队伍的构建中,从多角度考虑进行专业发展,从而打造在不同方向上具有理论和实践专业能力的教师队伍,这样的队伍在教学执行的时候,其对口性会更加突出,贯通性培养提高效果也会显著提高。
(三)在培养过程中增加实践和理论的联系
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时,利用“3+2”教学模式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在培养过程中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首先,在3年的中职培养阶段,不仅要对学生的基础理论以及基础操作进行强化,还要对其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进行培养,因为2年的高职培养期重在全面的提升,所以3年中职培养期的基础要打牢,要为高职的培养做好铺垫。其次,在高职培养阶段,要不断温习中职培养的内容,这样对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进行强化,能够实现在基础知识之上能力进一步的提升。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中十分普遍,此專业人员在社会上的需求比较大,所以积极利用“3+2”教学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强化,进而提升人才综合素质,无论是对职业院校还是对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龙洋.“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5):67-70.
[2]陈启新,易红燕.“3+2”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综述[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5(1):14-19.
[3]段金辉.“3+2”中高职衔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J].科技经济导刊,2016(3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