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高职生道德需要,开启高职德育创新之路

2017-07-09杨群王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9期
关键词:道德规范高职生道德教育

杨群 王猛

[摘 要] 高职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探索职业道德的学习根本和基本要求,又要寻求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创新途径,使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发挥实效。

[关 键 词] 高职生;道德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090-01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的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达到上千万人,而我国的大学生却在呈不断增加的态势。大学生的增长与人才缺口的扩大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这其中的缘由。大学生是青少

年的重要群体,也是时代青年的主流,更是非常宝贵的人才资

源。在这些人才中,高职学院在校生占据了我国高校学生总量的一半甚至以上,高职教育的特点是覆盖面广、专业设置与市场联系密切等,高职生是实践型学生,他们的就业主渠道是大中企业的生产一线,是企业的生力军。但是,有这么多的高职生如何还会出现技术人才缺失?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仍然存在不足,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实效也并未达到社会的期望。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不断进行德育教育的创新便显得格外重要。所以,高职院校要着重培养出品学兼优的、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真正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一、高职道德教育为何需要创新

优化自身,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那么就要从高职院校教育和高职生自身来具体分析。

(一)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的不足

传统的高职教育的特点是目标比较单一,形式不完善,更加注重形式,而往往忽略德育效果,因此会造成理论的缺失。而其他的院校则更注重理论教育,确保德育教学能够很好完成。高职生的德育教育处于边缘化,长久下去将不利于国家职业教育目

标的实现。

因此,若想高职院校达到德育的价值目标,就要创新出能够适应时代需要的德育,建立和完善以实效性为中心的德育系统,从而才能使高职教育目标能够切实实现。

(二)高职生自身的不足

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也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类,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职偏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简单来说,高职生与其他普通高校生相比,技能优先但学习素养落后。这样一来,高职生的心理素质便会产生变化,会有些许自卑感。身份上的不平等和就业市场的不对等,带给高职生很多压力和落差,从而导致其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奋斗目标,偏重技能课而忽视文化课,长此以往,高职生的文化素养则变得越来越低。

二、高职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创新

(一)治本

从高职生本身入手是完善高职生德育教育的基础。不少高职生的思想存在着错误导向,认为只要有一技之长便可,这种错误思想会一直影响着高职生,使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即使有,也很难为此付出实际行动。针对这种状况,要从创新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入手。在人自身需要的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力理论》中提到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价值系统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要,构成一个需要系统。而在这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实现个人抱负、施展才能的必要所在,而道德需要便蕴含其中。只有让道德需要存在于高职生的头脑之中,才能使其真正发挥自我能动性,学生的道德需求便会被激发出来。道德教育在教育高职生的过程中才能把德育中的种种道德规范变成学生自身的道德规范。在这一过程中,高职生才能真正懂得以及运用这些道德规范,而不是强迫自己接受,是把这些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力量,并不断去追求更好的道德规范,从而达到德育的最好层次。

(二)推动

在激励学生完成自身道德规范中,教师便是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风格的学习策略。针对学生对文化课程不重视这一现象制订具体方案,“学有其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最好的学习方法既是科学的,又是适合学生的。教师需要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甄选,分清楚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用有效的教学艺术以及恰当的教学手段,将传统德育现代化,变成令學生易懂、喜欢的德育课程,赋予这些传统德育新的现代意义,成为推动德育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教师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发展。经常和学生讨论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指导他们如何正确面对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使彼此更加亲近和了解,为课程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和学生讨论自己的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缩短自己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把德育教育者当成良师益友。

(三)创造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更多的是利用互联网来交流,网络生活已然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德育工作者,要走在时代前端,认真主导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德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影响。这样的话,便需要各个高校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此类环境,为学生更好地实现德育提供平台。

创新德育教育任务的完成任重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需要各方面积极协调,共同努力。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提出:“大学的真正成就应该在于使学生有可能,或者迫使学生至少在他的一生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由此可见,德育创新势在必行,这其中的关键便是教师的引导和以身作则,学生的学以致用和真正践行。

参考文献:

杨东平.大学之道:精神重建与制度创新[J].东方,1995(1).

猜你喜欢

道德规范高职生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