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德育新途径研究
2017-07-09姚雪明
[摘 要]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但也带来了创新德育工作的机遇。对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新媒体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新媒体对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社交行为及心理等产生了影响,并引发了诸多问题。试从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形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健全学生人格为目标,以期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新媒体;高职院校;德育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184-02
一、前言
对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由于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快捷性、大众性、多元性等特点,高职学生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日益增多,虽然高职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但心理素质不稳定、分辨信息的能力较弱等缺点在网络世界表现得尤为明显,必然会给高职学生群体产生多重影响。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通过创新高职学生德育管理工作来引导高职学生理性地认识媒介、合理地使用信息,从而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职学生使用状况调查
2016年《第三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其中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78.4%,其中近三分之一的网民是学生,另外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88.9%,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80亿,较去年底增长了1436万人,占整体网民的56.9%,其中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2.67亿,较去年底增长了1876万人,占手機网民的45%。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状况,笔者通过问卷星网站设计了《高职院校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然后以链接的形式通过QQ、微信,分发给学生并请他们再分发给其他同学,最终收到有效问卷信息186份,其中男生99份,女生87份。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最常用的三个主要媒体工具是手机(94.1%)、电脑(79%)及电影院(56.9%)。笔者设计了一道题目,“2016年G20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您是通过什么渠道第一时间获得这一消息的?”其中55.8%的学生是从手机网络上看到的,27.9%的学生是从电脑网上看到的;调查显示每周上网时间超过30小时的达90人(占47.6%),20至30小时的47人(占25.5%),超过总人数的70%,以上结果显示当前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工具主要是手机和电脑,使用最多的是手机上网,大多数学生每周上网的时间超过20小时。
在调查学生使用哪类网络媒体时,94%的学生主要使用QQ、微信即时工具,58%的学生使用微博、优酷、搜狐视频等网络工具;调查显示79%的学生出门没带手机或者手机没电会觉得不安,76.7%的学生即使不使用手机也会一直登录手机通讯应用(如QQ、微博、微信等),40.7%的学生上课或工作时会不由自主看手机或玩手机;在问到通过新媒体进行资料的查找或学习,是否会受其他信息干扰时,会受到干扰的学生达到63.9%,其中受影响很大的学生达到12.7%。由此可见大多数高职生现在主要通过手机使用QQ、微信、微博、优酷、搜狐等网络工具,并且近一半高职生上课的时候会因为手机分心,学习上受到手机干扰。
三、新媒体对高职学生的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及新媒体的特征,笔者认为新媒体的出现对高职学生来讲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影响也同样有消极影响。
首先,新媒体带来多元、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多角度的信息资源,有利于他们了解社会、世界的各个方面。同时高职生利用新媒体技术来达到辅助学习的目的,他们认为新媒体技术对学习方式、方法有着良好的影响,特别是对知识的积累有着明显的作用。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过多的信息混杂在一起就会产生信息污染,影响大学生的心理人格发展,尤其在与学校高等教育内容发生冲击和矛盾时,会导致其在心理判断、心理认知上出现“多元异化”的迷惘,向不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偏移,易导致人格扭曲[1]。
其次,新媒体如QQ、微信等即时工具的使用加强了高职学生与网络好友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情感、交流方面的需求。但是笔者发现很多高职学生宁愿跟远在千里之外的网络好友交流,也不愿意与身边的父母、同学交流,导致现实交流减少,能力变弱。
最后,新媒体的虚拟性为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社交能力弱的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扩大和延伸了交往空间,同时也大大拓宽了他们的眼界。但同时也使他们摆脱了现实社会上诸多伦理道德的束缚,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自己的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容易出现网上欺骗、网上黑客、网上盗窃、网上谩骂攻击等网络道德问题。
总体说来,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应用大多数是积极的,能把它当成是一个可以有效获得信息和进行方便交流的工具。要想在高职院校中使新媒体的积极性最大化,就要求教育者加强对新媒体的了解,并且正确而有效地使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管理。
四、新媒体时代下高职德育新途径探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依托网络,使这块阵地真正成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平台,成为当前对高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新媒体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机遇。技术的变革应该引起教育模式的变化,在强调学生主体性方面,要提倡老师少讲,学生多讲,模式的创新也会带来教育效果的变化。高职院校要建立新媒体使用效果的评价体系,以更好地融入原有的教育生态,具体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入手。
(一)利用新媒体做好德育宣传阵地
在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需加大投入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教育。结合当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在学校创建德育主题网站和德育教育公众号入手。主题网站与公众号的建设要充分考虑网络主体即高职大学生的因素。内容上既要符合主旋律,也要符合青年学生特点。报道国家时事要闻、会议政策精神,让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增强政治意识,提高对重大问题的认识水平和把握能力。同时经常发布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信息,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在院校信息方面,报道学校、院系日常工作,传递学生所需资讯,同时为师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空间和平台,在师生交流与讨论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二)新媒体时代下德育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德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即是大学生主体性德育的最好诠释。
主体性德育,是指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整个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并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体性德育强调人的发展的内在价值,关注德育的内化效应,不单纯提升作为教育对象的教育地位,更重要的是确立自我内化的全新模式。为此在实践中,对学生干部的管理教育,我校尝试建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下设共青团工作部、办公室、自律会、勤工助学小组、竞技体艺组、志愿服务大队六个部门,成员都是学生自愿报名,通过学校选拔培训后正式成为自主管理委员会的一员。自主管理委员会工作分工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按照各自的专长分工,因此学生在工作中充分体现了自我教育与管理的作用。实践证明,加入自主管理委员会的学生积极、主动、阳光,能很好地完成学校大部分学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三)新媒体时代德育应注重“问题学生”的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高等学校就读。高职院校入学门槛的降低,使高职院校中“问题学生”的比例也随之增高。“问题学生”德育成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点。这部分学生主要有:入学成绩差,行为习惯差,与教师、父母关系差,沉湎网络,逃学等问题。为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德育教育需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笔者曾经专门对这部分学生的转变进行了探索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步骤:(1)利用学生档案表了解学生状态;(2)做好预警工作,树立制度意识;(3)正确面对问题,合理处理学生;(4)利用爱的教育,主动转化学生;(5)主动提供途径,真正转化学生[2]。
(四)新媒体时代德育教育注重整合各方力量
在新媒体时代,德育教育应该把社会、学校、家庭、企业、各级组织的力量加以整合,形成同向的正合力,培育整个社会的“正能量”,给高职院校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求知、发展的机遇与环境。在学校内部,学校教师队伍可以相互配合,借助学科教学渗透、课程改革、校园文化熏陶、系列主题活动、社会实践体验等有效途径,将课堂内外教育融会贯通,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创建校园环境;在校外,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德育教育基地资源,同时主动建立企业实践基地、技能培训中心等开展德育活动。
五、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德育途径改变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新媒体特点,做好德育教育主阵地的建设,同时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主体性,努力让所有高职学生都能在学校成才。
参考文献:
[1]刘宁,于基伯,周红肖.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文教资料,2010(9).
[2]姚雪明.五年制高职問题学生转变模式探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