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状构建高职就业创业新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2017-07-09李建葛竹春傅伟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7年10期
关键词:院校人才高职

李建 葛竹春 傅伟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多次改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要求日益突出,如何提升这些素养和技能,就业创业教育任重道远。传统的就业创业教育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就业创业体系模型,对模型主体结构进行了说明,并就模型的实现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 键 词] 高职人才培养;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模型;实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0-0064-02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795万人,比2016年多30万。官方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仅有114万,到2016年,毕业生人数增长了651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2015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支持大学生创业,引导和鼓励高校统筹资源,提供较为全面的政策保障和便利,鼓励大学生以创业的形式实现就业,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始终,可以说就业创业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掌握必要的各项技能和素养从而在社会上走上工作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是高等院校的终极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各种情况,改进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学生就业创业水平已经提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主要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里可以看到突出技术应用,突出产业一线,直接面向岗位,因此积极探索构建全程、立体的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职就业创业体系发展现状及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以13所职业大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目前已占据了中国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但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历史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短,在办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就业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创业主体学生层面

1.就业创业定位不清

目前,高等教育已是大众化教育,大多数的大学生毕业后只能从大众化的岗位就业,从底层做起,到一线生产岗位工作,高职院校更是如此。然而,仍有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定位不清,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严重。

2.就业创业素养有待提高

进入21世纪,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带来了其他的社会问题,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是“90后”“00后”,高职院校注册招生、提前单招等多种招生形式的引入,也带来了很多良莠不齐的学生,问题学生与日俱增,学生素质堪忧,缺乏自主学习和自我塑造的能力,没有规划,缺少想法,社会适应性不强。

(二)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层面

1.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不同步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需要紧密贴合社会需求,而目前还有不少的高职院校未能从所处区域发展需求出发构建专业体系,而是专业讲究全,传统专业比重大,专业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教学内容上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学科知识轻应用能力培养,不关注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关起门办学。

2.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薄弱

虽然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已开始重视大学生就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但部分高职院校仍然只开设一两门课程,或者仅是创建了一个形式化的指导机构,缺少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整体规划,缺乏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教师队伍,大学生就业创业必需的信息化支撑平台缺乏。

(三)政府社会层面

1.就业创业对接服务和机构缺乏

以往的政府劳动部门下属较多的就业创业对接机构,如就业服务中心、人才市场、技校等,这些部门承担了初入职场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针对性很强,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有些机构进行了精简、整合,相关工作基本都交给专业的培训机构来进行,这样带来了诸如培训质量参差不齐、费用过高、培训机构流动性大等问题。

2.政府、企业、高校就业创业缺乏沟通

正常来说,高校为社会培养人才,政府机构和企业应该给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信息支撑,政府在中间为高校和企业搭建桥梁和纽带,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企业为高校提供实践、实习培养基地,建立协作互通机制。但长期以来,高校和政府机构以及企业之间沟通机制严重缺乏,造成了学生就业创业压力逐年增大,而企业面临“用工荒”,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体系模型构建及说明

综上,高职院校长期以来的就业创业教育模式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根据多年高职院校教学、就业创业实践经验,笔者构建了一个新型就业创业体系模型,如下图所示。

(一)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

社会是人才的终极走向,社会需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指导方向。要加强对人才市场的调研,广泛了解和研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了解最新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结构和标准的要求,分析和预测人才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大学生就业的趋势,以此为指导,实现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1.高职院校各类重大规划、规章制度、工作标准的制定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要务,所有工作都应该围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这一首要工作任务上来,所以高职院校在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重大机构调整和软硬件设施建设时应充分考虑是否能很好地为培养符合当前及今后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一大目标服务。

相关的各类就业创业规划、各类规章制度、制定的各类标准文件都要按照符合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社会人才需求,并且能做到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适度的修改。

猜你喜欢

院校人才高职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