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17-07-09藏智超
藏智超
[摘 要] 现代远程教育是教育体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拥有远距离、多媒体、网络化、开放性等特点。可以解决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分散、不连续、非系统性问题,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方法。建设农村远程教育平台,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目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和缺乏专业人才问题,并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培养出技能型、知识型、智慧型农民。
[关 键 词] 远程教育;培育模式;职业农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139-01
远程教育是指教育组织或教学者与学习者间存在一定的距离的教育模式,其主要教育途径是采取多媒体形式的系统教育和通讯联系教育等形式,基于各种不同传播手段的媒介:电话、电视、电台、互联网、广播等传播途径,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者和学习者的教学互动,不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步。在现代教育基础上以现代教学媒体为主,面对面传统教学为辅,构建教与学的双向沟通模式。学习者主要是以自学方式进行学习,教学者处于次要地位。(2)学习场所和形式是灵活的,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对时间和环境的限制,传播或者获取学习信息的方式也不相同。(3)在系统完善、开放、有序的基础上,必须具备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基础设备,必须有合适的教学组织和支持服务[1]。
一、开展路線
实施步骤需要逐步开展,从找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并以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对其研究,再改进对策。具体步骤如下图:
二、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一)硬件资源
有线网络、电视、卫星、宽带信息等技术飞速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多样化的途径,同时也为职业农民教育提供可行性。远程教育是一种快速、投资少、不受地理位置、时间限制的教育。覆盖范围广,图像、音频、文字等多媒体信息的传输质量高,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软件资源
由高素质的专家团队与技术人员组成教师队伍,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拟定实践技术和科技成果,并进行系统化分类。使用数字技术制成多媒体课件和农业知识数据库,利用科普与讲座的形式,制作出多媒体课件。
三、远程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资源共享
因为农民居住分散、工作闲忙不一致等问题,所以在职业农民的培训中,远程教育有先天优势。将其优势发挥,就能起到促进教育水平提高的效果。在培养职业农民方面,对资源需求大、质量要求高、数量要求多这几个问题,如果依赖于开放型教育是很难实现的[2]。所以要凭借地方政府做主导,整合科研机构、高校、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部门的优势资源,用来转换、调整、整合现有的资源,创建出有效的、有用的资源,促进行业和地区间的资源共享。建立起这样的教育系统,才是有活力的。
(二)地域差异
农业现代化、农村和城镇文化水平不一致,导致职业农民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不一样。学习者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有高有低,教育师资存在差异,以及远程教育开展规模不同。
(三)生产关联性
远程教育时间应尽量在冬季开展,避免与农民工作产生冲突。除了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在农作物出产前,为职业农民提供可靠有用的特色农业市场信息。应该在农业生产开始前,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和技术指导。其农产品销售具有不易保存的特点,必须在上市之前,提供市场管理技能培训。
远程教育传播一定要站在农民的角度上开展,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通过信息、通讯、多媒体课件等技术传播教学资源和农业知识,为职业农民和其他农村劳动力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培训,搭建起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建设一批农村基层远程教学基地,构建多媒体课件教学数据库、农业实用技术等数据资源库。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和市场管理信息服务;建立农民教育网站,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职业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等线上课件资源。在远程教育培训中,一定要把农村经济发展视为一个整体,并且要按照当地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培育中国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陈金萍,赵成喜.信息技术在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养中的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时代农机,2017,44(6):151-152.
[2]刘益曦,胡春,于振兴,等.都市农业发展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绩效评估与分析:基于规模示范合作社农户的实地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6):33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