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护士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2017-07-09刘皓月
刘皓月
[摘 要] 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关心的护士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以了解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的基本概念,进而提出护士职业倦怠干预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以提升护理工作的心理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开创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关 键 词] 护士;心理健康;工作倦怠;满意度;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079-01
一、基本概念
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包括三方面内容:情感衰竭、去人格化、无力感或个人成就低下感。主要表现为工作满意度低,出现离职和旷职现象;人际关系淡薄,表现出对同事和工作对象情感上的疏远和冷漠;有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现状分析
(一)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分析
护士工作体现出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的“三高”特点,导致护士人群出现了神经紧张、身心疲倦、焦虑压抑、冷漠厌恶、交际紧张、身心衰竭等职业倦怠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1)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精准的注意力、缜密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去承担常人所没有的工作压力;(2)职业风险压力大。护士面对的临床情况非常复杂,诸如工作内容繁琐,服务对象期望值较高,消费理念良莠不齐、医护人员缺乏等都可以给护理人员带领生理心理上的压力;(3)工作环境处在复杂多变突发应急状态。由于患者病情的复杂多变,意外突发事故时有发生,家属和患者出现过激行为也会伤害护士的情感和积极性;(4)医疗环境存在隐形的病原传播也给护士执业倦怠带来直接和间接影响;(5)护士自身专业发展、职称评审和年龄老化等因素也会造成护士职业倦怠现象。
(二)护士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稍差于一般人群,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由于护士长期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与患者家庭和医生的沟通能力上要优于一般性人群。但是分析护士的工作环境,可以发现造成护士心理健康品质不良的原因大致在于职业心理、行业风险、终身学习等三方面压力。由于当下的医疗市场竞争和医疗制度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尽管来自社会、家庭、文化、思想、职业和服务对象的压力源很多,但是导致护士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诱因在于工作压力过大、心理应激源过多,社会期望值过高三个方面,这就使护士群体在日益增长的理想需求和服务现实之间受到过重的心理冲击和挤压,进而造成心理健康问题。
三、调控职业倦怠维护心理健康的应对对策
(一)强化医院职能管理,弱化护士职业倦怠
1.改善护理条件,按需配置员工。医院可以按照医院规模和等级,配齐各科室需要的护士数量,降低护士的人均工作量,同时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如开辟减压室、茶吧等,让员工有放松的场所;要调整工作和休假机制,多渠道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2.制订护士帮助计划。医院可以制订合适的员工帮助计划,多为员工提供放松身心的服务项目。首先可以为员工提供心理辅导性信息,比如利用午餐播放轻音乐,调整员工情绪。其次可以举办一些户外娱乐活动,比如高尔夫球和音乐体育活动。最后可以创设减压环境,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员工能消除倦怠,重建自信。
3.完善护士职业规划。护士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需要医院进行统一的规划,在护士业务培训、学历进修、职称评定、职务晋级、终身学习等方面都需要单位给予帮助,这样既可以满足护士的自我认知、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需要,又可以为单位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从而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感,促进护士心理健康的保障工作。
(二)注重自身调整,保障心理健康发展
1.保持积极心态。工作压力、生活挫折、情感纠葛都会给自己的心理蒙上阴影,护士也需要培养自己的良好心态,坦然面对一切,做好自我调试,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弱势,对不可避免的外在诱因也需要积极应对。
2.培植工作兴趣。护士群体要善于挖掘工作、生活中有意义的细节和场景,培养自己积极的工作情趣,在枯燥平凡中寻找快乐。可以尝试在简化工作流程取得优质的服务效果,让自己不断获得成就感。要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让自己带着极大的热情快乐地投入工作,享受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愉悦。
3.调整工作节奏。护士群体需要学会分配自己的时间,能够有效管控自己的工作节奏,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情境。工作中,护理工作头绪多、杂事重,我们可以分清轻重缓急,注意节奏调控,要学会合作沟通,必须做的一定要做,急需做的首先安排,共同做的合作去做,份外做的争取去做。当然,护理工作容不得拖拉散漫,也必须要及时迅速地处置突发情况,集中精力做好家属患者的矛盾化解工作,切不可因自己的失誤造成医患纠纷,甚至引发重大事故,合理规避身心心受创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方琼,曾凡林.护理工作应激与应对[J].护理研究,2004,18(8):1340-1342.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