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多媒体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7-07-09郑书超
郑书超
[摘 要] 当前,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运用已经不是什么新的研究内容,但是仍然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因为,教学对象是变化的群体,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通过文献法、教学实践法等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音乐欣赏课和音乐理论课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有效运用好多媒体教学提出了四点建议:同等对待多媒体和其他各类媒体、教学内容要能够体现多媒体特征、依据不同任务设置不同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的设计不要过于花哨。
[关 键 词] 中职;多媒体教学;音乐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107-03
当下教育领域中有这样一部分教师,认为无论什么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技术,否则就觉得体现不了“与时俱进”,就不是一堂优秀的课。笔者认为,现代化的媒体唯有服务于进步的教学观念,方能拥有立足点与方向,拥有无拘无束、无边无际的创作空间,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教学中如果只是为了挂上“运用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头衔而随便制作几张幻灯片或牵强地使用电教设备等,而不是从具体教学情境出发,精心设计,服务于教学,学生只会觉得寡然无味,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不会提高。普通的书架型人才和工匠型人才也已不符合科技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前进的要求,那些全方位发展,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和创造革新意识的人才,才比较符合社会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广大教师运用到各个教育领域,但运用的策略与效果是不同的。本文基于多媒体教学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对教学在不同音乐课程中如何运用进行了案例分析,旨在与同行们交流、互勉。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征分析
(一)信息的集成控制化
信息集成控制能够显著增加学生获取的信息量,更加充分地分化课程信息的繁杂程度,具体讲就是可以简化信息在学生头脑当中由具体到概括,又从概括至具体的变化程序。和电视相比多媒体的运用比较简便,这也是信息集成控制的特点。比如,在音乐欣赏课中,老师经常可以把相关的赏析材料包括图片、文字、影视、音频等制作成精美的课件,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欣赏作品。关键在于,不仅比电视有更好的视觉效果,也就是“好看”,并且拥有比较好的信息灵活展示的随机控制能力,也就是“好用”。
(二)信息的智能交互化
交互是多媒体教学最有特点与优越性的基本特征,亦为其他特征的中心。交互主要的功能是为教师的教学节约时间,降低工作强度,拓展内容以及提高教学表现力等方面上。多媒体的这项特征,对教改过程中开展的素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甚至创新意识的养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不同音乐课程教学中对多媒体的运用
(一)声乐课教学中的运用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授课方式的缺陷。
1.弥补授课途径
多媒体教学为扩大招生之后的声乐集体课给出了有效的授课途径。以前的声乐课程大部分需要一个一个地进行,会耗费大量的课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同一水平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学习一个乐曲的相关内容,也为声乐课创造了大量欣赏和练习的机會。
2.弥补直观教学
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声音波形的分析,使声音能够看得见,从而使声乐教学直观化。以分析波形文件为参照,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认识和客观评价能力,再配以老师教学的讲解,如,声音“靠前一点”“争取亮一点”,同时进行波形对比分析,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波形状态是未进入状态前的声音振动不明显,声响力度弱,进入状态后的波形振动明显且规则,声响力度较强。通过对这两条直观的波形状态分析,能够使学生认识、感受到歌唱状态下身体的运动状态,明白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协作,从而加强歌唱状态的记忆。巩固此状态,学生就由原来歌唱状态的感性认识发展到了理性认识,由抽象变为具体,抓住瞬间灵感,以获得较强的歌唱记忆。
3.弥补自我判断
传统声乐课几乎均为盲演盲唱,部分教室配有镜面,学生能够看到自身的表现,却无法从本质上填补不足。而部分教室连镜子都没有,这就是盲演。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出现的不足之处无法尽快找出,比方一些肢体方面的不足之处,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是无法感觉出来的。多媒体的运用可以通过摄像头将学生练习时的情况进行摄录和播放,大家能够直接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课后不断查看,尽快改掉存在的问题,能够慢慢提升他们的演唱技能。
(二)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
鉴赏音乐的过程中,不管音乐对现实的表现如何逼真,怎样的生动,怎样的具有独创性,其终究仅为一类听觉形象。由于学生生活的经验有限,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发展还不是很完善,所以,在音乐欣赏中往往难以对音乐展开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播放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去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使他们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音乐的多彩世界里。
例如,在欣赏古筝名曲《渔舟唱晚》时,可以根据乐曲乐段的进行出示以下三幅画面:
第一乐段音乐响起,出示画面:平静的湖面上,夕阳西下,劳作了一天的渔舟满载而归,画面有远有近,好似渔舟由远处慢慢驶来,优美的音乐声起,水天一色的江南水乡渔舟晚归的醉人景象呈现在了学生的面前,使他们一下就能感受到音乐所描绘的美。
第二乐段音乐响起,为学生呈现这样的画面:水面碧波荡漾,渔民摇橹划桨,浪花飞溅,鱼虾满仓,渔民欢笑。表现了水乡的一派丰收景象,使学生能很容易就领略到音乐的一种动态的美及所表现出来的丰收的喜悦。
结束乐段,使用第一幅画面,通过调焦距,使影像图片逐渐模糊,变实为虚:月色笼罩了湖面,宁静代替了喧闹,此时,音乐声渐渐变弱,直至最后一点水波涟漪声也在余音袅袅中消失,带给学生的是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以上三幅画面与乐曲交相辉映,勾画出一幅渔舟唱晚的美丽景象,使学生在生动的图画中,感受音乐的语言,在动静结合、虚实变化中张开想象的翅膀,拥有“情景交融”的全面体会,拥有关于乐曲的充分感受,从而拓展与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因此,声画结合,既加强了学生视觉形象的艺术效果,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遐想,并可以促进音乐功能的发挥。
(三)音乐理论课中的运用
1.音程教学中的运用
孤立的一个音是不能表现什么音乐思想的,只有两个音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的节奏和音色中,才能表现出一定的感情。所以,音程被认为是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之一。音程教学很强调音响的倾听效果,而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或实现的不够具体。特别在讲音程的扩大和缩小时,老师只能把原来的音程和扩大、缩小的音程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告诉学生采用升高或降低冠、根音的方法进行,然后在钢琴上弹一弹。这似乎看起来学生在理论上是掌握了,但在实际操作和运用上,学生却又难辨别出来。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原音程、扩大音程、缩小音程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并分别倾听它们的效果,把丰富的音响和强烈的直觉感受有力地结合起来,随时进行对比就很容易分辨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节奏教学中的运用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础,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而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我国民间的锣鼓,就是完全通过节奏去表现的。西洋乐器的架子鼓,也是用节奏去表现音乐。但是,学生往往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却是被动的学,比如讲切分节奏时,老师在讲完概念的基础上,说明切分节奏改变了音的强弱规律,再用旋律举一些例子进行说明,形式呆板、枯燥,效果也不好。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却能把实践与理论很好地相结合,在解释概念的基础上,调用Cake walk 9.0里面的打击乐器,用定音鼓、钗钹来编写切分节奏音型、或为一段切分节奏的旋律进行伴奏,通过屏幕显示和播放。学生很快“看”出切分节奏的强弱关系,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了,学生的感官得到了切实体会,实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互补。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教学实践,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多媒体技术运用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教学效率提高,有利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这与很多文献的研究结果相同,这样说明这种教学手段是一种有效的有着众多的运用范围,值得深入研究与践行。
(二)建议
好的教学手段(策略)并不是任何时间运用都会收到好的效果,同样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也会对其功能作用加以影响。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认为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程中有效的运用,通常需要考虑下列几个方面:
1.同等对待多媒体和其他各类媒体
分析多媒体和其他各类媒体的综合使用,这是由于多媒体并非无所不能,其既存在长处亦存在短处,多媒体仅仅包含了其他媒体的长处,却无法实现其他媒体最好的效果。如缺乏幻灯片的高清晰度和电视大容量的活动图像和动态表现力。所以,课程中应科学地安排使用多媒体与其他媒体,实现最佳效果。
2.教学内容要能够体现多媒体特征
挑选能够切实体现多媒体特征的课程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材,如形态学内容,微观、宏观的教学内容,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实习教学内容,实验技能训练课内容,使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关键的地方。
3.依据不同任务设置不同教学方式
按照各不相同的课程任务,使用各不相同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合理设计多媒体教材的整体性能,比方电子提纲型、综合演示型、实验操作型、考试测验型、资料工具型、网络教学型,全面体现每一项性能的优越性,实现媒体优越性和效果的协调互补。
4.多媒体教学的设计不要过于花哨
多媒体的每一项特征,无需通过花哨的形式或者高超的电脑科技来体现,并非多媒体教材制作得愈繁琐,科技愈高即愈好,它的制作重点要放在正确、简便、适当地运用于教学中,应当尽可能通过数量最小、效果最佳的电脑资源,设计出简单优质的多媒体教材。应当基于多媒体运用方面出现的各类不足之处,逐步找到不同的音乐教学途径,创造不同的音乐教学手段,持续拓展想法,引导思想,提升多媒体观念,树立钻研与革新的思想,绽放出音乐精彩独特之光。
参考文献:
[1]孟恋恋.多媒体技术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7):102-103,120.
[2]熊小福.多媒体在职业学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6):206-207.
[3]李培培.多媒体课件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17(5):68-69.
[4]王晓燕.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新校园(中旬),2017(4):159.
[5]朱岑.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策略[J].吉林教育,2017(10):113.
[6]李一鳴.数字多媒体音乐在音乐创作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7):168-169.
[7]吴春来.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启示[J].新东方,2017(1):76-79.
[8]王坤.多媒体在职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教究[J].考试周刊,2017(6):173.
[9]苗暄翊.浅谈多媒体在职业中专音乐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音乐时空,2015(7):166.
[10]崔靖丽.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5,1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