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策略
2017-07-09孟俊英
孟俊英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瀑河乡瀑河小学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作为小学数学的基本叙述模式,针对事物的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概括表述出一种数学结构。那么何谓数学模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
一、渗透建模思想的意义和现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强调“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郑毓信教授在《新课标》的解读中也说到,《新课标》提倡数学基本思想的真正新意,在于“数学模型的思想”等的突出强调。因此,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认识并掌握建模的思想方法,尝试从简单的常见的现象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并学以致用。
就建模而言,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目标定位偏颇。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残留,不少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仍是教学的重要着眼点,学生往往只是机械接受知识,或是简单形式上的探究活动,鲜有真正意义上探究数学内在规律的体验,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也只是接受为主。对课堂短时效率的过分关注,导致缺乏对学生进行建模意识的培养。
第二,形式重于实质。教学中不少一线教师存在盲从现象,注意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只是为联系而联系,淡化了“数学化”的过程;注重于算法多样化等操作,往往缺少分析优化的过程,不能形成一般的算法模型;为了形成技能,机械训练,忽视“建模”和“用模”的过程;强调了探究活动的形式,往往鲜有思维层面的指导,与建模相去甚远。
第三,评价方式单一。目前的小学教育中,评价多以解题为主,优劣取决于得分,对于学生建模意识、建模能力的检测显得苍白无力。显然,这样的评价方式和内容,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行为存在严重的错误导向,忽略对学生进行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也就不足为奇。
二、渗透建模思想的实施策略
第一,感知积累表象。建模,前提是充分感知模型关注的对象,由许多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中,抽象出这类事物的特征或内在关系,积累丰富的表象经验。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多种形式全面感知这类事物的特征或相互关系,为准确建模提供可能。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建立分数模型,笔者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多种不同事物:孙悟空伸缩变化的金箍棒,摔碎的月饼,平均分的不同形状的纸,不同水杯中的水等,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只局限于从长度方面去考虑,还可以从个数、质量、面积、体积等角度去分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积累表象,形成丰富而感性的认识,帮助学生完成分数这一数学模型的建构。
第二,关注模型本质。建模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游离于数学学习之外的独立活动,而是与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因此,教学中既要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更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模型的本质,把生活数学提升到学科数学的层面,帮助学生完成数学模型的建构。如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常见的设计都是由“半块蛋糕如何表示”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鼓励学生用一個新的数来表示事物的“一半”。这样的设计,看起来水到渠成,其实是混淆了概念。生活中,学生往往对“一半”和“半个”两个词含混不清,教学中也将“一块的一半”和“半块”这两个概念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是导致分数建模不清的症结所在。显然,“一块的 ”和“ 块”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中的 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是一个数,而后者中的 则是一个量,表示某一物体的大小。只有当单位“1”是一个物体时,二者恰好表示同样大小的部分,而当单位“1”是一个整体时,二者就相差甚远了。如何有效解决数和量的区别与联系的问题,是学生建构分数模型的本质所在。因为它既是一个最简单的分数,也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分数,通过对它的深入研究,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把握分数的本质属性,建立起准确的分数的概念,为学习其他分数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完成分数模型的建构。
第三,充分运用联想。生搬硬套,机械模仿,是渗透建模思想的大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看似杂乱的众多实际问题中,抽丝剥茧,充分发挥想象、联想,从数学的本质属性上抽象出相同或相似之处,和已有的知识体系链接起来,从而形成模型建构。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要构建 这一模型,需要经过多种表象抽象理解,一块蛋糕,一根小棒,一张纸,这些具体事物的 是可以通过感官直接获得,但一些虚拟的,或是不可见的事物的 ,就需要教师多创造机会,给予学生联想的时间和空间。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就会迅速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实现思维的跳跃,从而完成构建分数这一模型。
三、组织跃进,抽象本质,完成模型的构建
在进行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问题情境的设置只是为数学模型的构建提供可能,而建模的完成则要借助于从形象到抽象的跃进,最终实现对抽象本质的揭示,并能够让学生学会运用,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建模。
如在教学“平行与相交”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感知火车铁轨、双杠、五线谱等平行的形象,而没有引导学生抽象出平行线的模型,那么数学建模思想就没有成功构建。
为此我在教学“平行”这一数学概念时,抓住“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距离保持不变”的这一本质特性,将学生关注的目标从具体的素材抽象到两条直线及直线间的宽度。于是,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两条直线永远不相交呢? 工人师傅是通过什么办法使两条铁轨始终保持平行的?根据问题学生进行试验探究,并能想到要在两条平行线间做垂线段,并测量垂线段的长度。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数学建模渗透时,不但要构建学生思维的过程,而且要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拓展和丰富,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实践表明,所谓策略是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师应注重知识的前期把握,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渗透建模思想中不断揣摩和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形成自身的数学思考方法,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毓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另类解读[J].数学教育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