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之我见

2017-07-09王关良王福强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6期
关键词:见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王关良+王福强

摘 要: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高速发展,城市所起的作用日趋突出。然而,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生态城市的定义就是在这种的大环境下形成的。可以说,充分满足人类憧憬自然、融入自然的身心需求、推动城市实现稳健、协调发展、改良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彰显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象征。所以,在本文中将着重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展开深层次的分析和研讨。

关键词: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见解

一、生态城市的定义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发展宗旨是促进人和自然和谐、人和人和谐、人和自然系统和谐发展。在这当中,后两者是重要前提,而实现人和人和谐是其最终目标。也就是说,生态城市的发展既能为促进自然的良好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又能使得人类的演变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实现“人和”。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在具体的规划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相关主体必须遵循相关原则,在原则的引导下开展城市建设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确保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得以稳步推行。在下文中将对生态城市规划需遵循的原则进行详细的阐述。

1、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对营养、空间等的意义重大。实际上在现代化城市内部,城市生态位的存在能有效增加人的生活的和谐度。如今,城市生态位涵盖了两方面内容:其一,生活生态位,具体体现在生活水平生态位与环境质量生态位两方面;其二为生产生态位,其具体体现在城市的经济实力上。必须指出的是,要想深层次的了解实现城市生态位的最优化原则,就必须从微观层面与主观層面同步入手。其一,从微观层面上讲,城市生态位对任何区域建立的生态环境体系的看法是相同的,虽然各个城市向居民提供的居住空间有着显著的不同之处,但是从根本上讲其差异并不显著;其二,从宏观层面上讲,城市生态位多集中于人类的生活活动上,但一定要有效确保其与生活水平的协调性。

2、成长性原则

建设城市是一项综合性强、复杂程度较高的一种工作,也是为人类生活、工作提供良好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在建设城市时务必要保持长远的目光看待问题,结合城市的发展仿真不断的更新城市规划方案,未雨绸缪。同时,要坚持成长性原则利用城市资源,以防出现资源紧缺的问题。再者,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当中涵盖了城市的文化、历史、建筑等物质层面的和精神层面的建设。

3、多样性原则

城市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它和水环境、大气环境、岩土环境等诸多元素互相协调共同演变成生态环境的基础,是综合体现生态环境和人类之间、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关系的重要载体。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

为了有效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应着眼于规划,加大力度建设生态城市。目前,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纷繁复杂,大致涵盖了城市人居规划与城市区域规划两种。

1、城市区域规划

在考虑到区域的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精准的定位,推动区域之间的资源协调、互补发展。①能源规划,减少排放,倡导建设绿色建筑,加大力度使用风能、自然能、水能,积极研发绿色材料,尽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排放与能源消耗量;②绿地规划,积极的拓展城市绿地系统的覆盖面积,提升森林覆盖率、绿化率以及人均绿地面积;③资源规划,在顾及区域内水资源的循环使用的基础上,全方位的营造城市亲水空间,大力研发并推广运用节水技术,确保饮用水源不受到污染,构建效率高、合理、科学的城市排污系统;④交通规划,促进氢能源汽车与电动汽车的发展进程,针对城市内燃油汽车的通行实施有效管控,提升交通规划的运作效率;⑤土地规划,要站在整体的高度对附近环境和土地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统筹,不断完善土地规划利用体系。

2、城市人居规划

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应彰显出在城市生态系统内人的主导作用,突出社区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建设和谐、良好的居住环境。①生态产业,依据绿色GDP的规定与生态经济原理,基于生态系统承载作用下全方位的构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绿色产业;②生态建筑,通过运用节能技术、自然通透技术、节水技术、环保材料技术、太阳能技术,提高人类居住环境的舒适度;③生态教育,生态城市的建设需人们共同参与,相关部门广泛的普及生态城市知识,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④生态景观。一方面,要不断强化力度建设自然生态景观,另一方面,要呼吁社会大众做好历史文化传承,全方位的挖掘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从而充分迎合人居环境与社会文化的真实需求。

四、生态城市规划的对策

1、提高城市交通规划水准

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精髓,对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因为我国城市的人口数量庞大、私家车发展速度快、人均拥有道路量少等的影响,使我国空气污染问题加剧,城市交通愈来愈拥挤。所以,在进行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应重点思量公共交通,在经济和法规层面给予一定支持,把竞争机制引入到改革内,巩固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性。再者,要加大力度对新能源、新技术交通工具的研发。

2、提升城市产业规划的水平

要想有效提升城市产业规划水平,应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妥善的出台城市整体规划,有针对性的、有倾向性的推动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污染程度低、经济效益高的产业的发展。同时,要严守城市区域功能的具体情况实施科学、正确的布局,遵守生态规律,不断优化产业格局,管理城市工业规模,实施全面生态监管,将市区污染严重的企业搬出市区。此外,加大力度保护城市水源、上风方向与环境脆弱地带,禁止建设项目,将污染源塞住,营造出城市规划的技术领先、环境优美的成效。

3、强化力度进行城市绿化建设

城市绿化建设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城市绿地系统,确立绿化用地范畴,不断优化城市绿化结构,有效提升城市中心区域绿化率,布局城市绿化线、点、带。再者,要全方位的结合当地的人文条件与城市自然条件,建立对当地发展适用的生态城市规划,加大力度实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规划建设。

4、加强城市生态评价

城市是在人和自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不论哪座城市的构建都无法独立与环境之外。城市生态评价系统包含了技术水平、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生态意识、经济发展、资源条件、社会进步等项目,利用人民与学者的客观评判为生态城市的构建带来决策参考。

五、结束语

总体而言,城市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最重要的地方,其布局的科学程度、规模状态、环境质量等都对人们生活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生态城市的构建体现的正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所以在规划城市布局的时候,必须放眼全局,不要局限于当前的利弊,对社会、人口经济、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在不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的前提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地使用,将城市生态维护到最佳状态,使人们能够享受到优质的生活、工作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凌盛.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17,(06):273.

[2]龙丽薇. 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 低碳世界,2016,(27):186-187.

[3]张夏,葛颖.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考[J]. 门窗,2015,(02):118.

[4]赵家坤. 探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9):82-83.

猜你喜欢

见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作品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电业局人力资源规划之我见
简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