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构建语文课堂教学

2017-07-09亓淑红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心理效应领会运用

亓淑红

摘 要: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多从内容和方法上下功夫,使学生从内心感到喜欢,认为学习是一种幸福的事情。要想在学习中达到这种理想境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构建上利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效应 领会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72-01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多从内容和方法上下功夫,使学生从内心感到喜欢,认为学习是一种幸福的事情。要想在学习中达到这种理想境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构建上利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笔者对利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来构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1 运用系列位置效应,安排教学内容

加拿大学者默多克经过研究发现关于记忆的“系列位置曲线”(一个U型曲线),即最先学习的内容和最后学习的内容比中间内容记忆成绩好,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这种现象表明如果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

这就告诉我们在一节语文课堂上,首先要把所教授的重点内容安排在开头结尾的部分。并要求学生重视这两个阶段的学习强化他们的重视度。比如背诵一篇较长的古文,如《出师表》在正背之后可以从中间第四段开始背,来克服正背时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

其次要把教课的时间限定在35分钟左右,避免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相应增多,学习效率下降。

第三,合理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一篇现代文的教学,介绍作者,学习字词等环节的时间不宜过长,这样可以避免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2 运用首因效应,提高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曾经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影响对人的整体看法,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叫做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

根据首因效应这一原理,我们需要在备课时设置好课堂导入,力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当然,导入的内容要和教材紧密相联。如果导入语游离于教材之外,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老师讲述的那些与教材内容无关的诗句、故事、图画……产生了浓厚兴趣,无法进入本节课学习内容中来,这样的导入完全是累赘。导入的方式可以丰富多样,可以新奇有趣的问题作为导入,可以生动的叙说为导入,可以引人入胜的电化教学为导入。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不能脱离学生可以感知的范围,时间不能过长,控制在3—5分钟。

3 利用沉锚效应,增强教学效果

人们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都受了第一个问题的影响,第二个问题的答案随着第一个问题数字的增大而增大,这说明人们心理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即沉锚效应。

中国用成语“先入为主”来表示这个意思,考虑做一个决定时,我们的大脑会对得到的第一个信息给予特别的重视。第一印象或数据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在了某一处。

在语文教学中,要既利用这种沉锚效应,又需要预防沉锚效应。语文教学中好的作文范文,是一个“锚”可以给学生很多启发。但是这也可能会形成思维定势,限制学生的思路,容易形成千篇一律的情况,因此又需要预防沉锚效应。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既不能过度依赖范文,又不能不考虑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作文教学中会按照不同写作基础的班级的接受能力,分别选择适合学生的范文进行赏析,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对不同程度学生的引导,使他们不但都能有所借鉴,又能根据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创新,写出好的作品。

4 运用连锁塑造,促进学生发展

心理学家斯金纳发现的连锁塑造就是指通过小步骤反馈来达到学习目标,也就是說,首先要把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要进行反馈或强化最终达到最后的大目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连锁塑造帮助学生学习复杂的,较难的知识。那就是分解学习目标,通过设计小的步骤,让学生“跳一跳”后就能摘到“小果子”,积累多了,就实现了大的目标。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用词贫乏,毫无文采,缺少积累,可是在短时间内提高绝非易事。因此在课堂练习环节中,结合所学篇章,以填空的形式来积累词句。先填词语,依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持续训练的时间。接着再由词到句,由浅入深,培养学生的语感,事实证明,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写作能力有显著的效果。

总之,心理效应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上述六种,心理效应还有很多。研究和掌握心理效应,对我们了解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十分有益。当然,我们在使用这些“心理效应”时也应该注意:真正领会其中含义,运用时机要恰当。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的思想感情,使我们教育教学的效果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的效果。

猜你喜欢

心理效应领会运用
当代年轻人不能领会之痛
认真领会全会精神 努力推动人大工作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领会和落实“两个责任”的思考
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