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成就动机的学习心理指导
2017-07-08刘启凤张敏
刘启凤++张敏
摘 要: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班主任是班级中的核心人物,加强对成就动机的学习心理指导工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优秀的自主学习习惯,而且还有利于他们学习积极性的稳步提升。为此,教师应进一步拓宽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反思途径,正确理解认知内驱力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局限性,并加以正确引导以及准确掌握附属内驱力的引导方法。
关键词:义务教育;成就动机;心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2-01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104
一、成就动机概述
(一)成就动机的概念
成就动机所指的是促进一个人在社会环境中获得成就、取得成功的驱动性力量,其主要表现为人的价值追求与生活目标追求等等。
在成就动机的驱动下,个体会对优异成绩产生极大的渴望,从而激发出个体对成就的迫切需要、强烈期望。在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等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再加上外部环境因素的引导作用,人们的个体认知、能力水平、努力程度等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二)成就动机的结构
1. 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所指的是将问题解决与知识获取设为主要目标,从而直接表现为学习任务中的一种成就动机。认知内驱力最早的形态为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例如幼龄儿童会对周边的事物产生较高的兴趣,并且对自己所不了解的新鲜事物表现得非常敏感,总是喜欢问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学习者会对新鲜事物形成独有的认知,从而摸索出自有的一套学习与探索方法,将其转换为学习动力,对于此种动机相对应的奖励即为学习本身。
2. 自我提高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所指的是当完成学习任务后,会在集体中获得一定的声誉和地位。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所得到的成就与其地位是持平的,学习者为了能够达到自己心目中的地位标准,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学习,因此这也是成就动机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此种动机并不能够如同认知内驱力一般直接作用到学习任务本身,因此两者的指导手段与指导目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如果在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后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极有可能会导致学习动机的减弱。
3. 附属内驱力。附属驱动力所指的是为了能够得到家长与教师的赞许,才去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内驱力。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既不是来源于学习任务本身,同时又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而是为了获得外界与他人的认可。换言之,如果来自于外界的强化力量一旦消失,那么附属内驱力的作用也会随之减少。虽然相较于前面两者来看,附属内驱力的地位虽然不高,但是的确能够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带来促进作用。
二、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成就动机学习心理指导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拓宽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反思途径
通过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中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反思工作大多只是停留在初级的记录反思日记阶段,从而十分不利于成就动机学习心理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中,中小学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微信、QQ、电邮以及论坛等渠道来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来参考有关于成就动机指导的专业书籍,重新审视班级管理工作方案,同时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与改进。
(二)正确理解认知内驱力的重要意义
由于认知内驱力是来源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动机,因此中小学班主任应当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来合理地支配他们的学习行为,避免学生被其他不良附加物所左右。事实上,绝大多数成功的科学研究学者从小就表现出了超强的认知内驱力,并且在没有外界督促的情况下将认知内驱力保持终身。基于此,中小学班主任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与献身科学的成就动机,帮助他们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向自己所设定的目标迈进,并将认知驱动力的培养与班级管理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三)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局限性,并加以正确引导
中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学习心理指导的过程当中,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虽然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培养成就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却存在着并不好掌控的强烈功利性。通过上文中的介绍可知,自我提高内驱力会将赢得荣誉作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因此有些学生会盲目地追求考试分数,并不重视更加重要的学习过程。一旦达到自己所预期的目标,那么就会将之前所学到的知识遗忘掉。为了有效改善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局限性,中小学班主任要进行如下引导。
首先,针对班级中成绩优异且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将更多的关注力放到班级中的普通生与后进生身上,不要对班级学生进行排名,而是对他们一视同仁,采用鼓励式的激励方法。
其次,引导学生树立起热爱科学的成就动机,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成功科学家的生平经历,让他们了解到这些科学家不仅为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而且在获得殊荣时也不贪图享受,将自己的热情都奉献给了伟大的科学事业。
最后,对于即将面临毕业的中小学生来说,班主任不要引导他们将目光锁定在所谓的重点中学、重点高中以及热门专业上,而是要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喜好来选择学校,以此来减少自我提高内驱力中不必要的局限性。
(四)準确掌握附属内驱力的引导方法
中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学习心理指导活动的过程当中,应当告知学生家长,附属内驱力并不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配合学校平衡好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之间的关系,避免放大后者的消极作用。需要明确的是,有部分教育者或学生家长经常采用精神或物质奖励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很多家长会许诺学生,如果此次考试成绩达到了某种标准,那么就会奖励给学生多少零花钱或何种礼物等。很显然,此种做法是非常不妥当的,如果这种附属力量消失,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明显下降。为了尽快改善这一局面,学生家长与教育者都要尽可能减少物质奖励与表扬赞许,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 黄元春,章小夏.西部偏远山区小学教师的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4):115-116.
[2] 石文龙,吴志红.小学教师的需要现状和中学管理的激励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56-57.
[3] 杨建云,王卓.中小学教师自我发展需求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大连地区中小学教师自我发展需求现状的调查报告[J].教育科学,2014,18(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