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盈江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思考

2017-07-08宴金春

新农村 2017年11期
关键词:盈江县家庭经营农场

宴金春

引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美丽新盈江,重点难点在农村。而农民的收入增加是主要的问题。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和提高人民的收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成为必然,借此提高农民经济收入,降低市场经营风险。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农村的经济发展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时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保障农业生产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1 我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盈江土地辽阔,国土面积4429平方公里,是一个傣族、景颇族、傈僳族等多种少数民族聚居地。全县辖15个乡镇、100个村(居)委会、1150个村民小组,2016年末有农业户数60763户,农业人口25.8万人,占总人口的96.3%,农村经济总收入34.3亿元,是一个以种植水稻、甘蔗、马铃薯、西瓜等为主的农业大县。近年,我县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壮大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快了家庭农场培育。2016年,根据《盈江县家庭农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结合我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粮、蔗、蔬菜、畜牧、渔业、茶叶、核桃、坚果等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市场、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农户有收益”的“六有”要求,县农业、林业局通过实地察看,层层把关,严格审核,全县认定家庭农场31个,其中种植业17个,畜牧业14个,经营土地面积2168亩,家庭成员劳动力109人,年销售农产品总值941万元;州级认定示范家庭农场2个,其中种植业1个,养殖业1个。

1.1 家庭农场的构建。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当前农村形势发展需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结合了农民家庭经营、农业专业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特点,一方面坚持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保持了农业的家庭经营特性,是对家庭经营的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又能集中流转外出农民的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克服了小农户的弊端,又兼顾了家庭经营和规模经济的要求。2016年,我县在各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由盈江县农业局、林业局联合下发了《盈江县家庭农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各乡镇结合当地实际,积极组织农户构建水稻、咖啡、肉牛、生猪等行业家庭农场,同时组织考评组对上报的家庭农场进行实地查看、初审,然后上报县考评组进行严格审察,最后由《盈江县农业信息网》公示无异议后进行认定,2016全县认定家庭农场31个, 2017年,我县将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组织农户构建家庭农场,预计年底可达51户。

1.2 是经营范围广泛。我县现有种植类农场17个,其中粮食种植4个、甘蔗种植4个、蔬菜种植1个、其它种植8个;养殖类农场14个,其中生猪养殖3个、肉(奶)牛养殖4个、肉羊养殖4个、肉鸡养殖3个;从事粮食、甘蔗种植、生猪养殖、肉牛羊养殖相对较多。由于盈江地貌组合多样,不同区域气候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立体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9.3℃,年日照平均2364.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464毫米,光、热、水、气条件较好,非常适宜农业发展,是远近闻名的“粮蔗之鄉”。今后,我县将结合当地自然气候、地理位置、农户条件,一是加大种植业特别是水稻、特色种植(咖啡、坚果)类发展,二是养殖业:生猪、肉牛、肉羊、肉鸡的发展。

1.3 是分布较为分散。盈江县国土面积辽阔,人口密度低。南北平面距离114公里,东西相距54公里,全县有耕地46.5万亩,林地450.8万亩,荒地83.8万亩,最高海拔为3404.6米,最低海拔为210米,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家庭农场较为分散,如香蕉种植家庭农场在海拔210米左右的那邦镇,而肉牛、肉羊养殖家庭农场又多在盏西、新城等乡镇的高海拔区。

1.4 是中小规模家庭农场占绝大多数。家庭农场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户还没有全面认识,加之满足于过去的小农意识,及缺乏劳力,我县注册家庭农场数量还是极少的,且规模小。种植业经营土地面积最大的仅203亩(种甘蔗),而多数是100多亩,甚至于几十亩,而养殖业最多的仅达5600只(养鸡),肉牛、肉羊也仅100多头以上,跟其它省市相比较而言还是比较规模小的。

2 我县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我县的家庭农场经营立足于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宜种则种、宜畜则畜,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成效初显。但是跟先进的地区和社会期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县的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2.1 是农户认识不深导致注册数量不足。

相比较于其他的省市,我县的注册家庭农场数量还是落后的,差距比较明显。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很多农户对发展现代农场没有系统全面的认识,还有一些潜在种养大户缺乏市场意识,满足现状,不具备组建家庭农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是产业规模效应还没有形成。

大部分家庭农场在发展中都采取了种养结合的方式,哪怕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家庭农场,也会同时发展若干产业,就因此在单个产业上投入不足,很容易造成分散投资,短期内可能取得不错的收益,但是从长远看却不利于农产品的品牌化,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2.3 是资金短缺影响发展。

因为家庭农场在经营的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较大。很多农户实力不强、固定资产不多,没有办法通过农场资产抵押获取银行贷款,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经营便举步维艰。同时银行信贷资金、社会资本投入家庭农场领域较少,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后续发展十分乏力,这些都制约了家庭农场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 是农业劳动力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近年,由于我县劳动力不断向外输出,很多农村青壮年都到大中城市打工做生意,造成本地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缺失,而剩下的受教育程度也相对不高,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品种了解的又少,同时缺乏现代的经营管理理念,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家庭农场生产集约化水平。

3 对我县发展家庭农场的几点建议

农业的发展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首要方式也是主要的方式,只有切实的为每家村民统筹规划自家独特的经营方式,才能更好的帮助人民走上小康之路。而家庭农场作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不仅要坚持了家庭经营,又要通过适度规模经营达到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通过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改善农村老龄化、农户兼业化等问题,从而吸引人才,激发农业生产活力,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效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1 明确发展方向,适度引导。家庭农场主要是以一个家庭经济状况为限,通过规模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的有机结合,以达到效益最大化,从而避免了因为规模小而无效或者是规模大而不精的双重弊病。

3.2 增加政策扶持引导,提供制度保障。一是要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提供经济支持。对注册的家庭农场,可以优先安排各种农业项目和政策补贴,同时给予适度的税收优惠。同时在每年的设施农业、清洁能源项目、现代畜禽养殖等农业专项扶持资金时,也应给予优先的考虑。在每年的申报农业政策性扶持项目时,要把申报重点放在那些发展前景好的家庭农场,加以重点扶植。二是在信贷资金上给予倾斜。通过积极组织、指导相关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来对那些信誉良好的农户放低信贷门槛,适当调整贷款贴息额度。通过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抵押、担保、信用体系,来緩解家庭农场融资难的问题。

3.3 加大职教科技引导,促进农业增效。一是要加强家庭农场人才培养。通过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为农场主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农场主外出考察来全方位提升家庭农场人员素质,培育出一批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场主。同时鼓励和引导农村能人、大学生、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等投资创办家庭农场,增强家庭农场发展后劲。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与家庭农场的合作,切实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指导家庭农场创建高信誉品牌,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和竞争力。

3.4 强化经营机制引导,实现农民增收。一是要做好注册家庭农场的服务管理工作。通过制度化的管理,稳定家庭农场的发展。对出现违法违规经营的农户,即时撤销其家庭农场资格,并由工商部门注销家庭农场法人资格。

通过帮助农民寻求适合自己的家庭经营方式,村民小组和村委会需更加深入走近农户,同农户分析寻求未来的发展之路,农村实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和科学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拉开了序幕,迅速的加快了家庭经营的转型务农的脚步,进一步的发展和解放农村社会的生产力,从而为全面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向高科技挺进,适应新社会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云南省盈江县农业局经营管理站

猜你喜欢

盈江县家庭经营农场
Additions to Goniothalamus (Annonaceae) in the flora of China
农场假期
农场
对盈江县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山东寿光推进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主要措施
一号农场
我国家庭农场认定标准问题研究
云南省盈江县水系分形特征研究
丰收的农场
四川省农民收入增收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