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科可持续成长教育的理论思虑
2017-07-08张春晓
张春晓
【摘 要】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是人们必须遵循的思想,积极贯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能够帮助人类解决自然环境中的矛盾。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是针对高中地理学科,将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等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思想;高中地理学科;理论研究
高中地理学科中,主要教授的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我国的人口众多,需要使用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来作为重点,提高国民素质,保证可持续发展教育战略的立刻执行。尤其要针对高中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内容,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为丰富的地理知识,还能够使得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为之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良好的平台。
一、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的可持续成长教育基本现状
对具有特色的可持续成长教育理念,其本质是将传统的教育教学元素加入到可持续成长教育过程中。通过改革新课改的相关政策,能够不断将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成长教育挖掘出来。现阶段,我国的可持续成长教育理论课程一直沿袭的是二元论,把人与自然区分开来。基于此,没有将高中地理课程的可持续成长教育充分发挥出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只有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才能够重新编制好高中地理的相关教材。
二、高中地理基本课程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
1.高中地理基本课程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将表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互为结合,其研究范围比较广泛。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内容对于自然防范教育和各个地区的习俗文化等进行一定的资源保护,将地形和气候等可持续发展内容加入进去,能够更好地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我国可持续成长教育的核心要求是:让高中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环境变化的基本规律。在分析组成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能够清楚了解到其相互影响关系。从而对政治原因或者经济原因等方面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所造成的相关影响。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设立的环境知识能够充分体现出人与环境的相关要求。
2.可持续成长教育内容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可持续成长教育观的相关内容,能够将其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主要部分,继而成为可持续成长教育的主要传播者。新课改实施之后,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字;其二,图表;其三,读图。在文字方面,可持续发展成长教育观念在内容上主要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此类文字资料为高中地理的可持续成长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在最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方面,将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区分开来,将其中的基础知识点充分理清楚。在图表资料方面,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图表资料是文字资料的最好补充,承担传播内容的职责,将图表与文字互为结合,能够区分出不同的责任。在漫画资料方面,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可持续成长教育发展思想。在读图资料中,高中生通过读图思考活动来展开可持续成长教育活动。在进行环节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为交流融合,不断认识可持续成长教育理念。
三、优化高中地理学科的可持续成长教育的相关措施
1.不断优化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
由于受到传统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所以高中地理课程的主要教学是围绕以下模式: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仅仅向学生灌输单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进行自主性和互动性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往往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识,没有对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过程中加入多媒体设备和使用相关工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互动式的答题过程中愉快地进行相关教育教学。
2.建立科学的可持续成长教育评价体系
将可持续成长教育评价体系用于实际评价中,需要先确定好学生的知识掌握量和学习能力,不仅仅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师资培训
教师本身应该充分意識到教育教学活动是不断更新的,只有将学习的新知识和新方法作为长期的动力研究下去,学生才能够受到更大的益处。学校在教育教学研究机构中,对高中地理教师进修相关方法培训师,需要加入一些可持续成长教育因素,尽最大努力做大效果极致化,从而提高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持续成长教育理念的开展研究范围比较广泛,在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工作中,需要端正好教师的教育思想,重视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有研究和探索,注重高中地理的文字学习和图表学习等。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观念,有目的且有计划的利用教学手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刘昱萱,翟禄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7):127.129
[2]赵晓寒.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学周刊C版,2014.10(12):18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