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概念课有效性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7-07-08侯丽容

学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物理概念激趣整合

侯丽容

摘 要: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结构的基础,物理概念的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起一系列清晰的、准确的物理概念,就失去了進一步学习的基础,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物理规律和理论的学习,还会影响到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与思维能力的提高。可见,搞好概念教学,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物理概念;激趣;整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2-00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037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物理概念教学中常常出现“重知识,轻方法”“重分析,轻实验”的现象,常采用“短、平、快”的战术形成“讲概念、背概念、考概念”三步走的教学模式,对于因死记硬背而产生的对概念错误的理解,则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进行纠正弥补。这样的概念教学,不仅削弱了概念教学的本身,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且影响着物理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下面我主要从概念的引入、理解、形成三个模式对物理概念课有效性教学进行探讨。

一、 激趣感知,引入概念

有些概念的引入,教师可先创设问题的情境,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再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对要研究的物理规律以及待学习的物理概念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轮廓和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样学习的效果就会好很多。

我在教学大气压强的概念之前,往往先让学生观看几个“魔术”: 如演示瓶吸鸡蛋、易拉罐被压扁、水杯装水倒置硬纸板不会掉下来、马德堡半球难被拉开等实验。实验中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观察现象的前后对比。实验前让学生观察鸡蛋塞在瓶口不能进入、易拉罐完好无损、水杯在装水之前倒置纸板,结果纸板立刻掉下来的事实,两半球可被班上力气最小的女生轻易拉开的现象。接着教师进行演示实验,首先鸡蛋神奇地被吸入了瓶中,易拉罐“喀喀喀”地被压扁了,水杯倒置后,硬纸片无论朝向哪个方向都不会掉下来,两半球由班级中个头最大的两位“大力士”怎么拉也拉不开。实验现象的前后强烈对比增加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他们被这些神奇的现象给吸引住了,个个都惊叹的瞪大了眼睛,后排的学生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有的甚至不自觉地站起来观察。

我们虽然置身于大气当中,但却感觉不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在建立大气压强概念之前,我先做几个对比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亲眼目睹、亲身体会,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坚定了学生自主探索的信心,还将一个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活生生的展示在他们面前。学生的思维就这样被开启了,教学的效果自然就好了。

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说,用这么繁琐的方法只为教一个概念,太浪费时间了,直接将概念、定义讲授给学生,让学生背下来,省时又省力。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需让其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二、剖析比较,理解概念

理解能力是构建理科综合能力的基础,而物理学中的每个物理概念,都是对物理现象的高度概括,言简意赅,准确精练,每句话都有自己特定、深刻的含义。要进行物理规律的逻辑推理、分析综合,并将其清晰化、条理化,首先必须理解基本概念,才能挖掘其内涵,从而进一步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因此,物理概念的学习重在理解,而不是记忆。一些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的概念,记得快但忘得也快,且一旦遇到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物理概念,就很容易混淆不清,从而严重影响并阻碍了后续物理的学习。

当然,比较也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引导学生概括出物理概念后,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对概念进行再认识,包括对相近概念与相似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的理解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压力”和“重力”混淆不清,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真正理解“压力”与“重力”的概念,而把重力、压力的概念混为一谈,错误地认为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就是重力。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也是很多学生经常混淆的两个力,原因当然还是因为对概念没有真正准确的理解。其实只要他们正确的理解这两个概念,找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以及不同点:“平衡力”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一切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三、资源整合,形成概念

物理概念教学,应注意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效。学会合理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成功秘诀。教师往往因对教学资源意识淡薄、认识不足,导致大量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被闲置、浪费或埋没。

记得在听取“浮力”这节公开课上,一开始教师先播放了视频——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起航的情景,接着教师问:为什么用钢铁制成的如此庞大的航空母舰可以浮在水面上?学生回答:航空母舰受到浮力。教师又将一皮球放入透明的水槽中,并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将漂浮在水面上的皮球用力摁入水底,然后松手,皮球从水底浮起。问:球为什么会上浮?学生回答:受到浮力的作用。接着让演示的学生讲解刚才将球摁入水中时,手有什么感觉?(受到球向上托的力),托着球向上运动的施力物体是?(水)。人在水中游泳时,会有什么感觉?从而讨论总结出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教师进一步问: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都是浮在水面上的,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受不受浮力呢?这时学生会提出各自不同的猜想,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细线、小石头、装有水的烧杯等亲自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有的学生先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有的把石块放入水中后发现示数变小,证明石块确实受到浮力,从而准确概括出浮力的概念。

虽然学生对浮力有了一定了解,但学生对浮力概念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在本例中开篇就运用了音像资源:航母的视频,不仅引出了本节的课题,也增强了学生爱国情感,之后再把知识与技能、学生的生活体验、动手操作感受、教材等资源进行整合,圆满地完成了浮力的概念。

总之,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石,如何成功教学物理概念课是我们当代物理教师需经常梳理反思的一项内容。

参考文献:

[1] 迟立华.中学物理概念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2] 李东.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物理概念激趣整合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关于物理概念、 规律教学的思考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