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酷代价

2017-07-08张丽娜

当代体育·扣篮 2017年11期
关键词:吉诺米尔斯波波维奇

张丽娜

马刺淘汰火箭晋级西部决赛,可以说既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这句话看似矛盾,用来概括这轮系列赛再合适不过了。所谓“情理之中”,是因为马刺毕竟是一支季后赛经验丰富的球队,这是现在这支火箭队无法相比的。而“意料之外”,则是马刺在两大核心相继缺阵的情况下,还能在客场大胜晋级,这种晋级方式让着实让人印象深刻。

在第五场加时惜败马刺之后,为了向火箭管理层以及球迷体现第六战的必胜之心,火箭官方发布了一封哈登的亲笔信,在信中,哈登希望球迷们能把这封信带给他们各自的老板,让老板们同意放半天假,以便让球迷都能提前到火箭主场丰田中心给主队加油。很显然,哈登的这封信,如同军令状般向世人宣告了他们第六战强大的必胜信念。只是,最后的结果显然让人失望了。

克敌之本

马刺与火箭在季后赛中总共有四次交手纪录,前三次都是火箭取胜。最近的一次是两队在1995年的西部决赛中相遇,当时常规赛仅排在西部第六的火箭,在奥拉朱旺的带领下,4比2淘汰了以62胜排在联盟第一的马刺。22年后,两队在西部半决赛中第四次相遇,这一次,马刺笑到了最后。

这轮系列赛可谓是大起大落,除了第五场天王山之战打到最后时刻加时决胜外,其余五场比赛都是分差巨大。第一场比赛中,火箭客场27分屠杀马刺,让以防守著称的马刺颜面无存。那是一场典型的火箭式胜利,两个持球手哈登和威廉姆斯让马刺叫苦不迭,德安东尼的跑轰体系给了马刺当头一棒。不过马刺也很快做出调整,波波维奇祭出双塔奇兵,用完全相克的体系抑制火箭的节奏。接连两场,火箭被马刺压得喘不过气来,两场得分都在100分以内,三分命中率都不足33%。火箭在内线的劣势一览无遗,被马刺双塔刷爆了篮板球,而火箭冲击内线无果,外线也随之哑火,德式跑轰在波波维奇面前不好用了。

德安东尼明白,火箭破马刺不双塔的惟一胜算就是速度,所以第四战一开始就提速,首节轰下34分将马刺带入了自己的节奏,马刺和火箭的比赛,就是双方对节奏的争夺战,无论是哪一方,只要陷入对手的节奏,就很难再翻身。德安东尼将炮轰的效果发挥到最大,用速度还了波波维奇一个措手不及。不过这还不是德帅最终的杀招,他在第五场比赛中率先变阵将戈登提上首发,把安德森放倒替补中,希望用更快的速度瓦解马刺的双塔战术。从效果上看,这一变阵起到了效果,只是吉诺比利的突然爆发,让火箭的一切努力功亏一篑。而在第六场比赛中,在马刺缺少核心伦纳德情况下,火箭全队都表现低迷,主场惨败39分。

三分球的表现是决定火箭成败的关键。在赢下的两场比赛中,他们分别命中了22记和19记三分球,命中率达到44.1%,而且这两场比赛的分差都在20分以上。但是输掉的四场比赛中,一共投进了52记三分球,命中率仅为32.3%。三分球投得少了,命中率低了,所以,面对马刺这样的强队,差距就暴露了。还有一个数据可以体现的是:火箭整个系列赛的中距离以及中远距离两分球,仅仅命中过14球,命中率35.9%。一个赛季荒废中距离投篮的火箭,在季后赛中尝到了苦果。

火箭输球,这其中固然有主将哈登的不稳定和球队的打法之殇作为主因,但波波维奇的防守策略也是客观因素。对于火箭的惟一进攻发起点哈登,马刺采取的是挡拆换防的策略,在哈登身边永远有一个大个子放投不放突,同时内线还有一个大个子保护篮下,锋线球员掐住哈登往外线传球的路线,坚决不包夹。如此,哈登只剩下自己突破一条路,难以带动篮下的队友和外线的队友。

可以说,波波维奇启用阿尔德里奇和加索尔的双塔以及锋线防守策略的变化,是马刺获得胜利的根本。同时也暴露出火箭进攻存在的两个致命问题:其一,仅有哈登一个发起点。哈登的挡拆进攻是火箭极其依赖的进攻发起方式,一旦被掐死,火箭进攻少了大半火力;其二,火箭缺少弱侧的无球配合以及中距离能力。试想一下,在哈登被大个罩住的情况下,火箭外线三个炮台若放弃死站三分线,而是选择更加灵动的打法,多一些无球跑动,多和内线的卡佩拉进行无球的掩护、挡切,火箭的进攻会活络许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固守魔球理论的火箭,攻击模式也几乎固化。在被波波维奇掐住七寸之后,几乎没有调整和还手的余地。

老将风骨

第五战无疑是决定系列赛走势的一场关键之战,也是双方惟一一场打到最后的比赛。而比赛的过程和结束的方式,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这场比赛从一开始就十分胶着,全场比赛并未有太大分差,尤其是第四节后半段,双方你追我赶,场面紧张激烈。当战至101平时,马刺握有最后一次球权,只是米尔斯的三分绝杀被判无效,比赛进入加时。马刺的形势并不好,伦纳德因脚踝伤病无法出战,阿德尔里奇又一次消失了,球队的两大头牌如此,马刺靠什么赢球呢?这一次靠的是吉诺比利、丹尼·格林、米尔斯,是所有这些在2014年帮助马刺赢得过总冠军的老将。

比赛越是惨烈,才越彰显英雄的可贵。当然,赢下比赛靠的是马刺全队的努力,但这场比赛的英雄是米尔斯、格林和吉诺比利。开场,米尔斯用连珠炮般的三分球呼应,给马刺的内线双塔拉开空间。在第四节陷入绝境时的第五个三分球,那个左侧45度,阿尔德里奇已经在篮下要位的三分球,让马刺回到了轨道上。那真是疯狂的选择,完全不合常理的选择。那个球如果不进,马刺就无力回天了。可他还是扔了。波波維奇常说,吉诺比利和米尔斯在场上,常常会做那些他想不到的选择,他们常常是跳出在比赛计划之外的。可在那些比赛计划已经不再起作用的时刻,你要的就是这样的信心和决心,你要的就是他们能站出来,勇敢的做一些什么。澳大利亚人再一次做到了。

在加时赛落后的绝命时刻,每一个球、每一分都决定生死的时刻,是格林站出来连得7分为马刺扭转乾坤。他先是在三分线外正面投进一个三分球,看到这个进球时,不知道有多少马刺球迷紧握双拳,奋力嘶吼。在场地的另外一端,安德森还以三分之后,还是格林给出回应。防他的是哈登——血槽已经空了的,腿都迈不动了的哈登。格林左手运球,强突哈登。放在平时,他可能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是他最差的一项技术,但是他意识到哈登的体能已经到了极限,这就是他的机会。然后他用最不擅长的左手突破上篮完成了关乎生死的进攻,2+1打成。再后来,便是火箭进攻不中,对格林犯规,送上罚球线,两罚一中。在一场关乎生死战的绝命时刻,是格林站出来,用这样的姿态成为了球队英雄。

而吉諾比利,无疑打出了今年季后赛最好的一场比赛。在此之前,他场均上场15分钟,仅能贡献3.7分、2.6个篮板、1.9次助攻,投篮命中率不足三成,三分球命中率不足两成。不可否认,吉诺比利真的老了。但一旦你轻视了这个老炮,他就会狠狠地还击你。第二节比赛还剩下两分钟,吉诺比利外线持球突破。火箭队四名球员设置了两道防线。在他们看来,年迈的吉诺比利不会天真到去冲击自己的防线。然而,阿根廷人偏不信邪,一个加速就过掉了哈登和贝弗利的包夹,然后在安德森和阿里扎的面前上演了单手重扣。这一刻,马刺整个板凳席都站起来鼓掌致意。吉诺比利的发挥不多,但每次得分都如同及时雨一般。

当然,要说他全场的高光时刻,还得是那记致命封盖。加时赛还剩8.9秒的时候,马刺110比107领先火箭,此时米尔斯和戈登进行跳球,火箭控制球权,哈登在左侧弧顶欲强投三分,却遭遇吉诺比利的背后封盖。就这样,马刺在客场艰难拿下了胜利。

没有人能预料到马刺会以这样的方式笑到最后,米尔斯、格林、吉诺比利这几个GDP时代的老兵,接连从天而降,在球队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他们代表着“老马刺”的风骨。

棋高一招

当年执教菲尼克斯太阳队时,德式跑轰战术就曾在联盟常规赛中大杀四方,可是每每进入季后赛,德安东尼和他的太阳队却总是栽倒在防守球队面前。那时,他就因为轮换总是保持7到8人,导致太阳队最终在伤了纳什和乔·约翰逊之后就彻底瘫痪了。如今相同的一幕又一次在火箭队身上重演。

德安东尼对8人轮转的坚持,从战略层面上讲就已经输了。8人轮转或许能够撑过首轮,但对球员的体力是非常巨大的消耗,因为季后赛的对抗非常激烈,而且8人轮转难以从战术层面上产生更多的变化,很容易被防守方针对。不论是战术上还是体力上都没有优势可言,更何况对位的是马刺这种依靠整体打球的球队。最终的结果就是,上场的7人(内内报销)几乎耗尽了所有体力,做出了所有的努力,但最后阻止他们更进一步的,却是自己慢慢透支的体力。

马刺则完全相反。最后一战,在帕克和伦纳德两大核心缺阵的情况下,他们能在客场大胜39分,这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也许一些偶尔看球的球迷会惊叹残阵马刺竟能以这样的方式杀死比赛,但这对他们来说就是稀松平常的事,就像平时波波维奇轮休首发球员一样。

在常规赛中,波波维奇经常让他的首发球员轮休,然后让其他球员首发上场,这样的做法一度遭到那些所谓的专家和分析师的吐槽,然而,正是这个在平时实验了很多次的配方让他们进军西部决赛。缺少了帕克,波波维奇用小将穆雷顶替;尽管穆雷经验欠缺,但波波维奇马上调换了米尔斯;伤了伦纳德之后,西蒙斯出现在了首发阵容,第六场收官战,首次在季后赛首发的西蒙斯仅半场就攻下了13分和2次助攻。阿德在最后一战也焕然一新,他拿到34分、12个篮板的统治级数据,打出了自己在今年季后赛的最佳表现。如果常规赛期间,选择休息并接受扮演少一些的戏份换来这样的表现,不值得吗?

伤病是任何一支球队主教练都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可是近乎“诡道”的波波维奇相信每一位轮换球员,任何一名球员在他的手下似乎都能成为杀伤利器。而且波波维奇大面积使用轮换球员,常规轮换人数至少比火箭队多两人,至少在体能分配上,马刺队成功弥补了“老龄化”的短板。

再看哈登,他似乎从一开场就放弃了抵抗,在第六场的长达半场的时间内,没有一次突破上篮,没有一次中投,除了“累”之外,实在找不出还有什么理由能让他在这样一场非赢不可的比赛中显得毫无战斗力。

换句话说,哈登和火箭的迷之低迷,更深层次上讲,和德帅坚持的轮转阵容有直接关系。而马刺则得益于他们最拿手的轮休策略,在核心缺阵的情况下,靠整体赢球。

对于一支球队来说,保持常规的阵容和轮换人数固然重要,可是如今的对抗越来越凶狠,受伤和体能随时可能改变比赛和整个系列赛的走势。经历过当年太阳队的惨痛教训之后,德安东尼依旧没有醒悟,所以即便在帕克和伦纳德先后因伤缺阵的情况下,他依然迈不过波波维奇和马刺这道坎。

猜你喜欢

吉诺米尔斯波波维奇
波波维奇,天才的表演
当比赛还剩28秒
《淘气二人组》(二)
淘气二人组
NBA“妖刀”吉诺比利退役
鲁迪·盖伊 我不想被波波维奇踢出去
5%的水下奇迹
吉诺比利:我来,我看到,我征服
吉诺比利:足球国度的篮球王子
毒蛇和权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