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心协力(大班)

2017-07-08潘浩翰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口令竹竿动作

潘浩翰

设计意图:

身体移动具备三个特征:行进、身体控制、适应。因此,我在设计该活动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的方式,按这三个特征逐步展开。我运用笔直不能弯曲的竹竿创设了一种需要幼儿克服困难的情境,幼儿必须与同伴配合,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并与同伴分享快乐。在活动中,幼儿既能提高肌肉的稳定性,又能提高在移动中的本体感受力,因为幼儿每一次移动都是身体各个部分参与完成的。在此过程中,幼儿的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都可以得到极大的锻炼。

目标:

1.学习在横握竹竿奔跑、改变队列方向、组成“车辆”时与同伴相互协作。

2.在快速移动时增强对方位的掌控。

准备:1.5米长的竹竿(PVC管也可)8根,节奏轻快的音乐。

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做“灵活的小脚”游戏:幼儿4人一组横握一根竹竿,按教师提示的方位快速移动,身体与竹竿要协调一致,以保证移动后方位准确。

动作一:教师横握竹竿,幼儿依据教师口令或教师所持竹竿的不同指向,向左右依次有规律地交替跑动3~4步。

动作二:教师横握竹竿,幼儿依据教师口令或跑动方向及时向左右快速转换跑动,教师可随意变化口令顺序,不按左、右的次序发令。

动作三:教师横握竹竿,加快口令或动作示范的交替变化速度,提示幼儿向左右快速转换跑动(见图1)。

动作四:幼儿依据教师所持竹竿的指向和口令向前后有规律地交替跑动。

动作五:教师随机发令或用所持竹竿的指向,提示幼儿快速转换跑动。

动作六:教师加快口令或动作示范的交替变化速度,提示幼儿向前后转换跑动(见图2)。

动作七:幼儿依据教师口令和教师所持竹竿的指向,向前后、左右依次有规律地交替跑动。

動作八:教师通过改变口令和竹竿提示幼儿向前后、左右有规律地快速转换跑动。

动作九:教师加快口令或动作示范的交替速度,提示幼儿向前后、左右转换跑动。

动作十:教师提示幼儿做与自己相反方向的移动,增强幼儿移动时的方位知觉能力(见图3)。

观察与指导要点:在幼儿游戏时,事先用语言告知幼儿或通过即时改变自己身体方位的方式提示幼儿作出反应,用夸张的动作、滑稽的表情提示幼儿及时向正确方向移动。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在刚开始时因反应有快慢会造成队伍变形,此时应及时帮助幼儿调整,形成安全距离;如果看到幼儿移动时手臂相互间发生轻微碰撞,可及时给予调整,让手臂伸展度差不多的幼儿组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动作的流畅性。

(分析:在行进时,双脚是运动枢纽。该游戏侧重幼儿腿部肌肉群的锻炼,让幼儿在前进后退、左右侧移中体验运动方向,锻炼腿部的灵活性。在“转换方向移动”环节,幼儿必须按照要求,如快速做相反动作、快速变向跑等,去改变习惯性的动作和行为,去适应环境。另外,行进时的稳定性极为重要。肢体产生向前移动力时,其他部位必须产生一个相反的力才能做到平衡。幼儿的双脚在此过程中对上肢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具有稳定重心、传导力量等作用。有了强大的脚部力量作保证,肢体就能更协调地完成动作,朝着要求的方向移动,完成起始和终止动作。)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做“巧过竹竿”游戏:幼儿4人一组,采用不同动作过竹竿,如行走(见图4)、下蹲走(见图5)、单脚跳(见图6)、侧身走、倒走、蛙跳等,并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不断变化过竹竿方式。

观察与指导要点:提示幼儿事先商定,根据前一组幼儿完成情况创造性地做出不同的跨越、行走、跳跃等动作。同时,提醒幼儿在快速运动中注意安全,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针对个别组重复采用他组动作的情况,要请他们重新尝试;对于某组每个幼儿都采用不同动作过竿的,要予以肯定;对于采用不安全过竿动作的小组,要及时提醒幼儿调整,避免产生危害;对于活动和组合运动能力较弱的幼儿,要给予具体的动作提示。

(分析:在运动过程中,幼儿大部分肌肉群是纵向排列的,少部分是斜向排列的,如腹外斜肌和腰方肌,这种复杂的排列结构可促使躯干和四肢力量结合后完成瞬间的屈伸、扭转等移动行为。跨越、跪爬、跳跃、行走、下蹲、单脚跳、侧身走、倒走、蛙跳等动作都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部位协作才能完成。这些动作对幼儿身体移动核心经验的获得极有作用。例如,跳跃动作就是由髋关节发力,带动膝关节做屈伸运动,再经由踝关节协调支撑摆动,臀大肌、腰方肌、腹外斜肌、下肢肌肉群交替收缩舒张完成的。因此,注重多方向的移动锻炼,可促使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的有效提升。)

2.教师引导幼儿做“开汽车”游戏。

动作一:幼儿每4人一组手持两根竹竿组成一辆汽车,共组成4辆汽车(见图7),依据教师的口令或音乐的提示四散开车,注意速度、方向、转弯的时机,避免发生碰撞。

动作二:将4辆汽车变成2辆汽车,提示处于两根竹竿交接处的幼儿握紧两根竹竿,所有幼儿小心前行,缓缓拐弯,不要突然加速或变道,以防跌倒(见图8)。

动作三:将2辆汽车变成1辆汽车,每个幼儿都要注意与前后的同伴配合移动,特别要把握好速度和方向以及转弯变道的时机(见图9)。

观察与指导要点:在幼儿组合成4辆汽车时,提醒小司机双手握紧两根竹竿的前端,提醒最后一名幼儿双手握紧两根竹竿的后端。排头的司机要顾及速度,协调身后同伴力量的冲击,还要选择合适的开车路线,及时避开障碍。必要时可交换排头的小司机。在幼儿组合成2辆汽车时,提示他们在快速移动中及时调整运动姿势和速度,转向时准确预估方位,不与同伴碰撞。在幼儿组合成1辆汽车时,提示他们相互体谅,彼此照顾,缓慢打弯,适度前行。

(分析:提高身体移动能力并不是以锻炼肌肉力量为主的,而是以肌肉的协调发展〈如手掌关节与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依次灵活转换〉为主的。具有比赛性质的快速运动方式会使运动神经系统向肌肉发出最强刺激,这种强刺激可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缩从而产生巨大能量,又反过来促使运动神经系统变得更灵敏,产生更强烈的刺激,两者相互促进,从而提高身体移动能力。)

三、结束部分

幼儿将竹竿依次放置在指定位置,以四散慢跑的方式放松。

猜你喜欢

口令竹竿动作
下一个动作
高矮胖瘦
口 令
好玩的“反口令”游戏
画动作
取旗
长竹竿的帽子
选竹竿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学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