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在小儿病毒性肠炎抗病毒及抗炎效果分析

2017-07-07尹静

当代医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西咪替丁喜炎轮状病毒

尹静

(新疆布尔津县人民医院儿科,新疆阿勒泰836000)

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在小儿病毒性肠炎抗病毒及抗炎效果分析

尹静

(新疆布尔津县人民医院儿科,新疆阿勒泰836000)

目的分析研究喜炎平与西咪替丁进行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抗病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接收的患有病毒性肠炎的患者一共有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儿给予西咪替丁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喜炎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病毒转阴率及炎性因子变化给予对比。结果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病毒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各个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病毒性肠炎患儿采取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可以使患者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炎症反应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喜炎平;西咪替丁;小儿病毒性肠炎;抗病毒;抗炎效果

病毒性肠炎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大部分是由于RV(轮状病毒)所致,其相关症状包括有呕吐、发热以及腹泻,可是其病情变化无常,会造成水、电解质功能紊乱,另外,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出现休克的情况出现,严重的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目前,在临床当中对这种疾病的治疗尚没有特殊的临床疗法,大部分包括有补液、微生态制剂以及抗病毒等相关治疗。本研究选取在本院接收的患有病毒性肠炎的患者86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全部患者均为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新疆布尔津县人民医院接收的患有病毒性肠炎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当中,研究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在5个月~1岁,平均(12.4±4.2)个月;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2岁,平均(16.8±5.1)个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临床方法两组患儿进入医院以后全部进行常规检查,在合理喂养的基础之上,给予止吐、退热以及有效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相关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咪替丁进行治疗,西咪替丁注射液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当中,采取静注方式,10~15 mg/(kg·d)。连续治疗3~5 d。研究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喜炎平进行治疗,喜炎平注射液加入到0.9%的生理盐水100 mL,采取静注方式,5~10 mg/(kg·d),连续治疗3~5 d。

1.3 临床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轮状病毒转阴率以及炎性因子水平进行对比,其中包括有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IL-6(白细胞介素6)、IL-10(白细胞介素10),采取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2]。

1.4 疗效评价标准[2]显效:治疗72 h以内便性状和次数全部恢复正常,体温完全恢复正常,其相关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72小时以内其大便次数、体温及全身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治疗72 h患儿的粪便性状、全身症状以及次数全部没有明显好转,严重的进一步加重[3]。

1.5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病毒转移率情况对比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病毒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情况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个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的病毒转移率情况对比(n)

表3 两组患者的病毒转移率情况对比(n)

3 讨论

婴幼儿因为免疫系统以及胃肠道系统发育尚没有完全成熟,机体免疫力相对比较弱,机体调节能力相对比较差,极易引发感染病毒或者细菌。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的发病率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经常能够出现在6个月~2年的婴幼儿,其发病突然,病情变化无常,会造成水、电解质功能紊乱,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带来非常大的不良影响。轮状病毒是造成这种疾病的主要诱因,轮状病毒进入肠道以后在小肠绒毛顶端柱状上皮细胞当中大量繁殖,使绒毛膜变粗以及变短,从而导致腹泻[3]。全球每年由于感染轮状病毒造成死亡的患儿高达几十万。目前,在临床当中尚缺乏治疗这种疾病的主要措施,单一采取西药或者中药的治疗效果不明显,因此,建议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4]。

目前,在临床上,针对轮状病毒无特异采取的治疗措施主要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措施及对症治疗,对于患病比较轻的患者则采取口服补液盐的方法,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则要采取静脉补液纠正的措施,另外,还可以对其采取干扰素治疗的方法,该种治疗方法能有效的缩短病程[5]。人乳和其他来源的特异性抗病毒抗体,能减少病毒排泄的量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西咪替丁属于一种选择性的H2受体阻滞剂,可以对胃泌素、胃酸以及组胺给予有效抑制,进而减轻H2受体对肠粘膜的刺激,使炎症反应明显降低[6]。另外,西咪替丁对抗病毒和免疫增强具有一定的作用。穿心莲总醋磺化物是喜炎平的主要成分,是从穿心莲叶中提取得来的,能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另外还能起到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另外还能起到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有效的减少炎性渗出物的量,抑制炎症的发展,可减轻水肿,其抗炎作用与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炎症部位PG的合成有关,可明显改善腹泻患儿临床症状[7]。磺化处理以后属于一种广谱抗病毒和抗菌药物,对肠道病毒、腺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等各种各样的病毒具有灭活作用[8]。除此之外,喜炎平能够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对病毒DNA的复制作用给予有效阻断,使血清溶菌酶的水平明显提高,充分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对免疫球蛋白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进而降低病毒对心肌细胞造成的损伤[9]。另外,喜炎平还可以起到提高血清白介素水平的效果,能起到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的作用,另外还能显著的提高机体免疫力,因此,有助于抑制炎症反应[10]。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病毒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各个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效果显著,具有强大的抗炎功效,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对病毒性肠炎患儿采取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可以使患者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炎症反应明显降低,可以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1]王国栋,李郁.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5):402-403.

[2]喻志峰.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5):23-24.

[3]樊翠珍.喜炎平与西咪替丁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1,33(9):1239-1241.

[4]王凯阳.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27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1):55-56.

[5]周文,罗友昌.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伴心肌损害58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8):619-620.

[6]盛丽,毕美芬,兰志建,等.锌剂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5):32-33.

[7]李云.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在小儿病毒性肠炎抗病毒及抗炎效果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132-134.

[8]于谦.喜炎平联合秋泄灵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80例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5):77-78.

[9]陈海生,林钰铭.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35例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31-32.

[10]周博.中成药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5):11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9.039

猜你喜欢

西咪替丁喜炎轮状病毒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西咪替丁联用禁忌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50例效果观察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
喜炎平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