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撑起荻野由佳和鞠婧祎石榴裙的鲸须环

2017-07-07左子扬

电子竞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造星艺人偶像

左子扬

5月31日,一个18岁的日本小女孩荻野由佳登上了各大网站的头条,原因是她刚刚赢得了日本AKB48总选举速报第一名,比成为第一名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去年的荻野由佳在年度总选举中仅名列第95名,短短一年的时间完成如此巨大的飞跃,这在他人眼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凭借着这一壮举,荻野由佳也迅速的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蹿红。如今,只要具备一定的资质和努力,配合上经纪公司合理的造星手段,成為一个明星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需要演艺世家、科班出身。同时随着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各路组合、小鲜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成为人们眼中的明星。

从明星到偶像的变化

在娱乐行业中,经历了从明星到偶像明星,再到偶像过程。

从1983年我们有了第一届春晚开始,登上春晚的舞台就成了那个年代每个艺人最向往的事情,因为在那个宣传手段匮乏的时代,作为一个艺人想要为人所熟知,就要登上全国最大的平台,也就是春晚。而那时的明星,讲究的是师从何人、何门何派、是否是科班出身,甚至是从小就要进行严苛的训练。而且受限于平台单一的问题,能够真正成为明星的人便是少之又少。

过去的时候,娱乐明星之所以被成为明星,先决条件还是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说学逗唱这样的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独树一帜的表现力和风格是在舞台又或者荧幕上让其发光的关键。在那个时代里,无论雅俗,“赏”是建立在一系列审美标准之上的,而这一套标准虽然也在发展和变化,但还是大致稳定的。所以,大多数时候在舞台上谈不上造星,基本功、理解和天赋占据了绝对主导。

大约是在世纪交替的时间节点上,越来越多的偶像明星开始出现,偶像明星的概念,最开始的时候多少还有些揶揄的意思在,那些功课不行只能靠脸的小明星才会走这样的路线。时至今日,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之后,市场里占据绝对流量的是鹿晗和类鹿晗明星群体,他们甚至快要摘掉了明星的帽子,只留下能够刺激粉丝荷尔蒙的偶像,可能另外一个说法——“爱豆”是现在更容易听到的粉丝对于明星的称呼。

在从明星到偶像明星,再到偶像的过程中,在明星层面上发生的变化是对于技艺审美和形象审美的比重,在粉丝层面上最根本的变化是情感上的需求,越炽烈越消费。这样粉丝与明星之间的互相调整和不断适应,才有了今天的娱乐市场。当评论家想要停下来反思关于鹿晗们的变化时,才惊讶的发现话语权早已旁落他人,在社交媒体之上无数人被奔涌的潮流裹挟向前,一路上偶像们转瞬即逝,又卷土重来。

从感官刺激到深度参与

从前在日常生活中,想要了解或是接触一个明星,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收看他们的电视节目,关注所有平面媒体上与他们有关的新闻,购买代言的产品或是收集所有相关的周边。而且受限于宣传手段和宣传平台匮乏的原因,想要实时了解自己偶像的第一手信息,或是近距离接触明星,在那时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宣传手段的多样化,人们对于明星的认识早已从观看收听的过程变为了更加贴近明星的深度参与。

说到粉丝的深度参与,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当下中国最火的女子团体SNH48,这个团队的成立是基于日本女子团体AKB48“可面对面的偶像”的造星理念,是具备互联网思维和参与感精神的近距离养成式大型女子偶像团体和造星平台。该团队在招募初期便明确表明,更加注重的团队成员的个性,这样做是保证旗下艺人的多样化,满足粉丝对艺人各种气质的需求。同时,女子团体式的发展模式也规避了传统造星的风险,“总有一款适合你”。

而这个团体的全方位曝光及互动模式,则更加体现了“面对面粉丝”的经营理念。线下的剧场公演、握手会、合签会,线下的视频直播和电视节目,还有一年一度的总决选和颁奖礼,让粉丝能够有机会陪伴着自己的偶像一步步成长,见证自己偶像的光辉时刻。

体验式的造星运动

当娱乐圈从传统经济进入网络经济领域的时候,新的“长尾理论”也就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二八理论”。在笔者看来这是由于娱乐的内容变多,人们对于娱乐化内容的需求变多,因此也就需要更多人以各种形式展示,而当观众暂时不了解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样的内容时,总会有一些个性化、小众的艺人能够快速抓住观众的眼球并获得成功。供给端和需求端都在不断扩大,导致造星产业或是说偶像这个产物的尾部市场在不断扩大。随着人们接受的事物越来越广泛,人们的接受能力也在大大提高,因此将那些小众文化(尾部市场)整合起来,所能够获得的利益并不会亚于主流明星(头部市场)。而长尾理论之所以能够应用于这场娱乐圈的造星运动中,还有一个关键点是传播工具的普及实现了营销成本的显著下降,传播工具从过去的电视、电台、录像带变成了如今的直播、微博和各种网络平台,大众能够从各种渠道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到了AKB48,造星变成了工业化的事情,一切都被摆在台面上,造星的本身就代表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而随着时间的发展,碎片化的娱乐方式以及爆炸性的信息流,导致了市场需求的增多,需求增加的同时,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成为明星的机遇也在增加,进而也就有了更多的人想要参与进来。当造星成为一条流水线,每一步都变得有迹可循,那么也就意味着造星成本的降低,而输出艺人的收益在增加,这也就是维持这条产业链发展的核心。

在AKB48这类团体的运营过程中,粉丝才是这场造星运动的核心,粉丝能够通过票选影响公司的运营策略,同时也能够拥有主宰自己偶像命运的能力。粉丝在伴随自己偶像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粘性和消费习惯,并通过消费和购买各种周边,获得选票,从而能够在年度总决选中支持自己的偶像。总决选的票数会直接反映在排名上,而排名则作为公司资源投入力度的依据。排名靠前的艺人会获得更加优质的资源和薪酬。

让粉丝亲身参与到偶像的成长中,借助经纪公司的平台来打造自己心中的完美偶像。在这场造星运动中,经纪公司通过出售艺人的周边和输出艺人达到盈利,粉丝通过消费和帮助偶像成长来获得满足感,而那些年轻的艺人在过程中经过严格的训练和频繁的曝光机会,也为未来进入娱乐圈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随着这些类AKB48团体的不断增加,也许这将成为未来娱乐圈的主流造星模式。

猜你喜欢

造星艺人偶像
偶像报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造星”有道(二)
花灯艺人
我的偶像
评弹艺人的雅号与别称
出卖偶像
女记者“造星”之死:哥是保安不是男神
偶像们都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