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宽新渠道 扶持新主体多措并举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2017-07-07永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廷振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7年6期
关键词:永城市龙头企业农村土地

永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梁廷振

拓宽新渠道 扶持新主体多措并举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永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梁廷振

河南省永城市副市长梁廷振

在 4月18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体系,目的是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促进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和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近年来,河南省永城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新平台。目前,永城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3000多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600多家,家庭农场43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580多家,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永城市开展了示范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创建工作,出台了创建标准,把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作为政策扶持重点,引导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目前,全市有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5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5家;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9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45家。

一、创新融资模式,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融资贵”问题

为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融资贵”问题,永城市在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和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会的支持下,以永城市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会作为统贷平台,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基金,采取5家联保方式,创新了无抵押、无担保、低利率、易操作的贷款模式。截至2016年底,共为33家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150万元。市财政预算50万元给予贴息补助,在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融资贵”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同时做实了产业扶贫,如中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贷款80万元,帮扶86户182人脱贫。2016年6月,在贵州省贵阳召开的“全国农村政策热点问题座谈会”上,永城市做了典型发言,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和农业部领导的肯定。2016年12月,在农业部召开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3年考核总结会上,创新融资模式作为突出亮点,永城市获得了全国第8名的好成绩。

二、加强保险保障,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为规避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抗灾能力,2016年,永城市共有296.8万亩小麦、大豆、玉米参加了政策性保险,国家、省、市共补助5240.8万元。市财政专门拿出资金560万元,帮助种植粮食作物的新型主体参加保险,参保面积100多万亩。2016年,永城市苏荷叶家庭农场种植的600亩小麦遭受严重赤霉病害,由于参加了保险,保险公司赔付9万元,减少了损失。

三、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截至2016年底,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1个,无公害农产品28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5个,绿色食品11个,43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了质量速测室、物联网等,30%的蔬菜生产实现了全程可追溯。“永城面粉”被授予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称号,“远征”“宇花”商标先后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通过提升农产品质量,推广品牌农业,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实施“15152”工程,助推供给侧改革

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2016年—2017年,永城市在小麦生产中实施了“15152”工程,即市财政列支1200万元,采取物化补贴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项目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优质小麦种子、配方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实行补贴,建立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的连片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15万亩,富硒小麦生产基地15万亩,试验种植弱筋小麦2000亩。项目区实行“六统一”服务,通过“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农户”,按高于市场价格的10%订单收购,实现节本增收约5000万元。项目区共有30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实施,面积12.8万亩,占总面积的42.4%。

五、引导适度规模,促进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5.5万亩,其中5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大户有740户,流转面积38.9万亩,占流转面积的59.4%;50亩—300亩的规模经营主体有362户,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的48.9%;形成以粮食生产为主,蔬菜、苗木和水果等共同发展的多类规模产业基地。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是建立了市、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有1个市级流转服务中心、29个乡(镇)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732个村级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员。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出台了《关于印发2014-2015年农村土地流转政府指导基准价格的通知》《关于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的意见》等政策措施。三是建立了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目前,已形成市级有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乡(镇)有农村土地承包调解委员会、村级有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员的三级调处机制,及时调处土地流转中出现的纠纷。2011年、2013年被农业部评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先进单位。

六、拓宽销售渠道,着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永城市相继出现了“淘永城”“卖货郎”“一亩田”等农村电商平台,利用线上线下两种资源,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如今,“一亩田”拥有会员70多家。2016年,全市通过农村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325万元。

七、健全服务体系,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

目前,全市已建成农业技术推广站17个,农机合作社、植保合作社、农资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300多家,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

八、推进三产融合,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永城市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河南省永城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方案(2016—2020年)》,明确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重点、措施、目标。近年来,全市涌现出50多家葡萄采摘园、草莓采摘园、郁金香观光园、玫瑰观赏园等,让农业有了“历史的来头、文化的说头、休闲的玩头、景观的看头、品鲜的劲头、后备箱的带头、再来的念头、发展的奔头”,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猜你喜欢

永城市龙头企业农村土地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永城市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以永城市为例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农业农村部举行定点扶贫地区龙头企业对接活动
永城市计生协走访慰问计生特殊家庭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