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闲农业中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2017-07-07王中雨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年4期
关键词:旅游业耦合河南省

王中雨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 450052)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中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王中雨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 450052)

[目的]通过阐述河南省休闲农业中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发展的意义以及该省的休闲农业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的发展现状,针对该省休闲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发展的相应建议,以期实现河南省休闲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分析河南省省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旅游业和农业耦合发展的物理动力学机理及其发展模式,建立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南省2001~2011年的旅游业和农业数据进行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分析,并划分了各年协调等级。[结果]河南省旅游业与农业耦合程度整体偏低,缺乏双向深度耦合。2001~2010年,河南省旅游业—农业一直处于低度协调等级, 2011年处于中度协调等级,整体协调程度较低。[结论]河南省休闲农业中的旅游业和农业在耦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产业布局不合理,规划缺乏统一性,产业耦合程度整体偏低以及耦合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文章认为,需要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统筹兼顾、实施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为基础,完善产业融合发展经营管理制度以提高产业增效效率,以及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投资融资,创新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增强产业持续吸引力等发展策略,积极加强农业和旅游业耦合协调程度,助力河南省休闲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休闲农业 旅游发展 农业发展 耦合关系 河南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不断改善和提高,我国各大城市居民生活已日渐进入休闲时代,而迎合时代发展要求且能够不断满足居民休闲生活需求的休闲农业及其联动的旅游业应运而生,并备受国民的追捧。休闲农业也称观光农业,是以城镇居民为主要客源消费市场,通过利用农业生产自然空间环境和当地人文景观资源来发展集休闲、观光和旅游于一体的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1-2]。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全省地势东低西高,中东部是广阔的黄淮冲积平原区,南有大别山和桐柏山,西有伏牛山,北有太行山,并且该省与晋、冀、鲁、陕、鄂、皖等6省毗邻,自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也是我国内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此外,该省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区,气候兼有南北之长,四季分明且气候温和,日照充足且降水充沛,外加肥沃的土地资源,适宜于多种动植物生长繁殖,因此该省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良好资源优势。近年来,河南省对于旅游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于2009年提出“旅游立省”的发展战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旅游与农业的产业结合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例如,许昌市的鄢陵县尝试积极创造“北方花都”的品牌,实现了发展平原特色休闲农业的目标,新乡的“桃花节”、安阳的“腊梅花卉”、宁陵的“梨花节”等一大批独具特色的品牌观光项目的开发,推动了当地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2]。休闲农业包含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主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耦合发展方能推动休闲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河南省的休闲农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并且产业内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尤其突出[3]。因此,对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中的发展旅游业与发展农业耦合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是加快该省休闲农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1 休闲农业中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发展的概况

1.1 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发展的意义

传统农业走的是粗放型的增长道路,农业资源利用单一,且经济效益增长速度缓慢。同比之下,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的休闲农业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是实现我国具有“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之称的河南省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中,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发展的核心目的是发挥休闲农业的综合性效益,具体包含以下方面内容:首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可以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带动农村的交通、通讯、商业、餐饮等行业的同步发展,最终为广大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此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加之与城镇消费者的交流与学习,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将有助于新农村的建设[4]; 其次,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休闲农业最初是以生态学的观点为指导,以发展旅游业和发展农业为综合要素的新型农业发展领域,因此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农产品的生产进行技术化、科学化管理,在保护了耕作及自然环境的同时也促使农业产业结构得以调整,联动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例如果、蔬、畜、渔、草、花等产业,生产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再次,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及其产业效益的双增收。休闲农业具有风险低且综合效益高的优势。当休闲农业发展受到某些不确定性或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时,为减小产业市场风险和经济损失,可暂时通过发展农业或发展旅游业来提高休闲农业总体增收附加值[2]。

1.2 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发展的现状

1.2.1 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发展的初步形成

旅游业与农业的耦合发展是一个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并逐步形成新兴产业的动态变化过程。由于旅游业具有较为强大的产业推动力,而农业具有独特的资源吸引力,因此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新兴综合性产业模式。河南省休闲农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20年的发展,该省的休闲农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这些休闲农业的产生主要通过打破不同产业系统的封闭,如农业与旅游业,进而形成产业耦合实现的。而产业的耦合不但丰富了原有产业的内涵,也拓展了产业的边界和新业态出现的空间条件。如河南省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积极推动当地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形成了一批集农耕文化、农事参与、高效农业、民俗风情、休闲观光、修身养性等为主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目前河南有10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中包括郑州四季同达农业园、郑州富景生态旅游区、河南金鹭驼鸟乐园和河南省农业高新科技园等。这些示范点为该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资源保障[5]。

1.2.2 旅游业与农业耦合效应评价模型

耦合(Coupling)源于物理学概念,是利用对系统内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来描述要素间的彼此作用、相互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方法,是各子要素之间相互胁迫、依赖和影响的动态关联关系[5]。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核心是利用农业资源具备的独特魅力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也具备强大的产业推动力,推动农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引导农业旅游的综合协调发展。使用耦合程度评价和分析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作用,可以客观明晰地显示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现状,并明确相应的发展思路。因此,该文建立了多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

(1)

式中,C表示耦合度; Fi、Fj表示各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水平; m为要素个数。

由此可推理得到2个要素的耦合度函数为:

(2)

其中,F1=f(x),F2=f(y)

设正数 X1,X2,… Xm为旅游业发展评价函数的m个指标,正数 Y1,Y2,…Yn为农业发展评价函数的n个指标,函数 f(x)与 f(y)分别为旅游业发展的综合成效函数和农业发展的综合成效函数:

(3)

其中,ai和 bj为各项指标权重,Xi和 Yj为单个指标的功效函数,取值自下式:

(4)

通常情况下,同一融合产业系统内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竞争性关系,即某一产业的发展会占用或减少另一产业的资源,进一步引发监管和利益分配方面的冲突,从而对另一产业的发展产生“挤出”效应[6]。因此,为了更好地反映旅游业与农业之间的耦合发展协调程度,在此引入协调度的模型,其公式如下:

(5)

公式中,C 为耦合度,D 为耦合协调度,T 为旅游业-农业综合评价指数,α、β 为待定系数。鉴于旅游产业只是推动农业经济化进程的一种因素,所以将α、β 取值分别设定为0.4与0.6。通常C的取值范围在[0, 1]之间,根据河南省各地级城市的系统耦合度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张娟、梁留科等人的相关研究成果[7-8],将旅游业与农业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划分为3个阶段:C<0.4时两系统处于低度协调阶段; 0.4≤C≤0.6时为中度协调阶段;C>0.6时为高度协调阶段。

该文根据2001~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以及《河南统计年鉴》,并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南旅游政务以及河南农业信息公开中的数据为补充,(考虑到2003年“非典”作用对旅游业的影响较大,故未对该年份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出该省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度(C)和耦合协调度(D),如表1所示,除2011年达到中度协调,其他年份均处于低度协调阶段。

表1 2001~2011年河南省旅游业—农业耦合协调度

年份耦合度C耦合协调度D耦合协调等级20010.18390.075低度协调20020.27580.292低度协调20040.26360.144低度协调20050.29810.206低度协调20060.31660.299低度协调20070.30270.231低度协调20080.32250.307低度协调20090.35340.318低度协调20100.38020.425低度协调20110.40630.508中度协调

2 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产业内部布局不合理,河南省旅游业与农业耦合程度整体偏低,缺乏双向深度耦合,且耦合协调性也较差。因此,河南省的休闲农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并且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2.1 产业布局不合理,规划缺乏统一性

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旅游业和农业发展不均衡、产业内部布局不合理的现象。目前,虽然已有部分农业资源向旅游业转化,但总体来看,河南省的旅游业和农业的耦合形式还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和服务上,主要表现为:(1)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该省不同区域的资源条件、科技水平、产业结构以及文明程度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各地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和服务差异性较小、内容趋同化,旅游项目开发经营模式单一,且低档产品高频开发,例如服务内容以老套的农果品尝、休闲餐饮、农事体验、农业观光等形式为主,而对休闲度假、健身运动、生态养生、深度农家游等高端项目开发不足,因此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同时也造成了业内的激烈竞争[9]。(2)在产业项目建设方面较随意,且企业管理缺乏统一标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10]。(3)旅游业投资占主导地位,而农业投融资较少,不利于农民创业; 发展模式仍以旅游产业推动型为主,政府主导型为辅,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且缺乏创新性,如旅游产品缺乏乡土内涵且互补性欠缺等[11]。

2.2 耦合机制不健全

旅游业和农业的耦合存在着产业链对接机制、产业资本融合机制、产业空间组织联动机制、产业技术创新协作机制和政府推进机制。目前,河南省旅游业和农业耦合机制仍未完全形成,由于农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且附加值不高,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休闲农业项目中农产品中未经加工和粗加工的初级产品较多,且产品类型单一,系列产品较少,产业耦合链仅存在生产环节的部分关联互动,且产业链纵向延伸的空间较小,深度耦合的基础不够稳定,因此还未形成健全的产业链网络。在产业集聚和集群方面,旅游业主要依附于城市边缘的农场和现代农业园,农业主要分散布局在其基础较好、资源消耗较大、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农业资源区,因此,旅游业和农业在空间上耦合难度大,很难形成较强的耦合效应; 在产业资本融合机制方面,市场化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还处在摸索阶段; 在技术创新方面,游业和农业还处于各自为政的分立状态,人才流动渠道不畅,信息传递交流受阻、产业间协同创新动力不足,合作机制还未完善; 在政府的推进机制方面,某些地方政府仅将旅游业和农业耦合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来抓,缺乏科学谋划和顶端设计,有关耦合产业的发展规划、配套政策和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并且已出台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

2.3 政府监管力度薄弱

目前,河南省一些当地政府尚未认识到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性,因而缺乏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规划和政策扶持,进而形成布局混乱,资金匮乏,相关配套设施滞后,致使部分地区休闲农业处于民间自我发展格局。同时,相关地区的环保部门缺乏有效监管模式,滋生了游客肆意丢弃生活垃圾的现象,影响了景区环境整洁,进而拉低了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另外,由于缺乏政府监管布局,一些当地村民只顾眼前一己私利,对农业资源进行过度开发,无意间破坏了自然资源、人文遗迹和历史遗迹。而旅游部门的监管遗漏往往导致景区内坑蒙拐骗现象盛行,严重影响游客兴致,致使景区负面形象的产生[4]。诸如此类,都很大程度上阻滞了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

3 推进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发展的策略

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要想进入新常态,客观要求其产业结构必须进行优化升级,寻找新动力,合理规划产业布局,转变增效方式,才能够实现该省经济的持续、和谐、健康的发展。

首先,河南省各级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推动旅游业与农业的耦合发展。目前,该省部分地区已精心打造出现实版的开心农场,促使体验型农业旅游的形成。但针对整个河南省来说,目前形成的休闲农业仍十分有限,因而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开发更多的休闲农业迫在眉睫。河南地处中原,地形多样,历史悠久,因而各级地方政府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发新型休闲农业,比如处于大别山腹地的驻马店、信阳市可将山地农业合理规划加之老区红色文化融合进旅游业,开发多元休闲农业; 而洛阳和开封可将其历史文化元素切实融入当地农业,开发更多的旅游业。

其次,优化融合发展旅游业和农业的产业结构,提高二者耦合发展的协调性。因农业有四季交替变更,旅游业也存在淡季旺季之分,因而可通过合理的营销策划方案来减少因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产业经济利益的损失。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可积极争取与大型农业会议合作的机会,开展休闲农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并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设计的农活体验实践活动、农产品采摘品评节、生态养生健身运动等。另外,可根据电视、电影素材的宣传及古诗词文化的融合增强其宣传力度来开拓经济市场,如通过《汉武大帝》、《三国演义》等影视剧作品传播中原文化,也可针对特殊节日,特殊人群,销售特定的旅游产品等。

再次,政府可加大产业的资金和科技投入,丰富和创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的内容。如可通过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发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高端新颖旅游项目来强化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另外,可对当地农产品进行高水平的深加工,重点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增强农业科技含量,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来发展农业生产,以增强该省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而,河南省休闲农业更应遵循科学发展观,需对传统农业进行科学管理,以人为本,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沿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方向,综合利用河南省农业资源,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双丰收。

[1] 郭焕成.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31(1): 39~42

[2] 杨应杰. 河南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对策研究.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2(2): 40~47

[3] 唐书转. 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河南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3): 221~224

[4] 刘社, 张发民,张承.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河南农业科学, 2011, 27(3): 1~4

[5] 王中雨. 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农业经济, 2014,(3): 111~112

[6] 杨红, 蒲勇健.不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研究.管理世界, 2009,(4): 169~170

[7] 张娟. 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及预测.旅游业研究, 2014,(5): 39~44

[8] 梁留科, 王伟,李峰,等.河南省城市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研究.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6(1): 1~8

[9] 李天芳. 基于产业耦合理论的我国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协调发展研究.理论探讨, 2016,(3): 78~82

[10]刘霞. 基于路径依赖的河南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3): 233~236

[11]黄向前, 张萌萌,陈剑峰.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统筹发展对策研究.城市旅游规划, 2015,(5): 136~137

RESEARCH ON COUPLING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AGRICULTUREIN LEISURE AGRICULTURE*——TAKING HENAN AS AN EXAMPLE

Wang Zhongyu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Zhengzhou 450052,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citizen had been improved in recent years.The leisure agriculture has emerged. In this pape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agriculture in Henan province was elaborated. It demonstrated that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wa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n, the physical dynamic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were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upling development in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the irrational industrial layout, the lack of uniformity planning, the low level of industrial coupling and the imperfect coupling mechanism. Finally, 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to achiev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such as insisting onthe ideas of scientific planning, rational distribu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mproving the industrial management system to enhance the industrial efficiency, and encouraging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to invest in leisure agriculture.

Henan; leisure agri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coupling relationship

10.7621/cjarrp.1005-9121.20170435

2015-10-12

王中雨(1980—),男,河南鹤壁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管理、乡村旅游、农业旅游。Email:wzhongxiang@126.com

*资助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142400411066)

F323.4; F592.7

A

1005-9121[2017]04232-05

猜你喜欢

旅游业耦合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