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的研究
2017-07-07彭瑶
彭瑶
(深圳大学 广东深圳 518060)
2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的研究
彭瑶
(深圳大学 广东深圳 518060)
龙舟作为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习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典型代表,对已经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舟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特征和文化内涵进行总结,为更好地深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推广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龙舟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宝贵基因保存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形态,是各地区民族习性和生活习惯的活化石。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传统的龙舟通过申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式逐渐得到保护。
1 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
有关龙舟的记载最早是在《穆天子传·卷五》中,“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1]。”西汉淮南王刘安所作的《淮南子·本经训》中也曾记载:“龙舟鹢首,浮吹以娱[2]。”战国时期的《楚辞》《山海经》等著作中也有关于龙舟的记载,这时的龙舟主要以娱人和娱神为主[3]。到了三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的英勇就义使得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成为一种广为流传的习俗,并盛行于楚、越、吴三国。另外据《清朝野史大观》和《帝京岁时纪胜·里二泗》记载: 明清两代不仅民间龙舟盛行,多位皇帝均有龙舟竞渡之举[4]。
表1记录了除港澳台以外已成功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舟项目,可以看出五大地区共有13个省份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舟项目,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项。从传承保护级别来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尤为重要,见表1。
这些龙舟中别具一格的是洪湖凤舟和龙南杨村龙舟赛,相传慈禧不喜龙压凤,规定划龙船要凤在前,龙在后。从此洪湖古镇的凤舟就流传下来了。龙南杨村龙舟赛是杨村镇独有的一种端午民俗,它起源于明朝弘治年间,在长约一百多米、面积15亩的池塘里举行,可能是我国最小的龙舟赛场了。
从传承、发展和保护的角度来看,不容乐观的是石歧赛龙舟和摇快船,石歧举办过多届龙舟赛,但随着老一辈龙舟制作艺人的日渐年迈,石歧龙舟的制作、习俗仪式等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态。摇快船随着朱家角地区经济逐渐繁荣打造技艺几近灭绝。人员老龄化严重,后继乏人,收入微薄是摇快船传承面临的危机。
2 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的渊源
表2收集了25项已申报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举行的目的,笔者将目的总结为四类:纪念人物、祭奉龙神,、敬畏自然,以及其他,见表2。
2.1 纪念人物
2.1.1 纪念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纪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流传至今。相传屈原因遭奸人所害被流放,悲愤交加的屈原于五月五日投入汨罗江,百姓听闻便组织起来划船营救,自此每年农历五月五日划龙舟便成了习俗广为流传。像九江扒龙舟最早是为纪念屈原而广在民间兴起,还有分宜洋江赛龙舟、泽林旱龙洲、马家潭龙舟会等。
浙江龙舟竞渡一般在五月初一开始,持续到初六,虽在端午举行,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温州府志》记载“竞渡起自越王勾践,水乡用以祈赛。”
2.1.2 纪念其他人物
除了屈原以外,为纪念诸如陆兆鱼、越王勾践、舨王等人而竞渡的龙舟也为数不少。
舨王庙龙舟赛是青云谱区施尧村每年农历4月30日祭祀舨王的一种仪式。传说东晋时期,施尧一带屡遭抚河水患,人们苦不堪言。一年四月初八,三位运石料的押运官为了将兴风作浪的水妖制伏而牺牲了自己。为纪念他们,施尧村修建了三座舨王庙以划龙舟祭祀舨王。
湖甸龙舟会划龙舟的时间定在春秋两季,而不是更为普遍流行的端午节期间。这样一种时间上安排的理由我们不得而知。湖甸龙舟的时间表达的是属于它的地方性和对本土人物如李王等的庆典,也说明其在渊源上与端午的任何纪念与祭祀并非一回事[5]。
南头五人飞艇赛是由当地百姓将“孔明诞”的祭祀和当地的生活劳动技能划艇相结合而创造的一项传统活动,每逢秋收之后举行比赛,以庆祝一年的收成。
洪湖凤舟传说是为了取悦西太后慈禧而开始的。传说凤舟源于洪湖古镇元宵踩灯活动,踩灯时,端午节龙舟竞赛必须有一条凤舟,凤舟要比龙舟长,比赛时让凤舟划赢,从此东岸划龙舟,西岸划凤舟,“东龙西凤”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2.2 祭奉龙神
龙南杨村龙舟赛是杨村特有的一种端午习俗,虽在端午举行,但却是为了纪念龙神。相传明朝弘治年间,杨村赖氏八世祖赖思章的木头卖不完,许愿龙神若能保佑木头卖个好价钱,便雕金身,年年划船,之后果然灵验。赖思章为了兑现对龙神许下的诺言,雕了两条龙神金身,立庙祭奉。在端午节那天在附近划船纪念。为了继承父辈遗志,他的大儿子挖了15亩大池塘为龙舟场地,至今发展为近十万人的客家民俗活动。
表1 各地区的龙舟汇总表
表2 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举行的渊源
2.3 敬畏自然
贵州苗族龙舟节是贵州苗族人在端午节起至农历五月尾的传统民俗活动,苗人以划龙舟来庆祝插秧成功和预祝五谷丰登。
罗店端午划龙船习俗,明清以来盛行于罗店镇。罗店,常受风雨之害,乡民出于对现实灾难的恐惧和抵御,岁时节令多作避邪消灾活动,龙舟即是其中一项。
石岐赛龙舟是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到良辰吉日,百姓到庙中祈求风调雨顺、身体安康,而很多庙宇都拥有一艘与绘画了龙的鳞片等形状的龙舟,命名大都以庙宇有关联,于是到每年的端午节,就从庙宇中请出龙头龙尾进行祭祀并竞渡。
东凤五人飞艇赛是承习了我国古老的龙舟传统文化,根据自己掌握的劳动和生活技能而沿革的一项以庆祝秋收的活动。
2.4 其他
除了上述几类之外,还有像马家潭龙舟会,除了纪念屈原之外更多的是用一种形式表达马氏族群对故土的怀念。
还有瑞峰端午龙舟节,相传,苏东坡东坡迎娶新娘王弗,经过岷江,船欲靠岸之时万千鸭子被放逐江中,沿江民众跃入江中争抢。为纪念苏东坡与王弗的爱情,瑞峰镇便在每年的农历大端阳举办龙舟比赛和抢鸭子活动。
3 结语
在传统文化不断式微的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认定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注入了新的生机。龙舟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保护龙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1]张明军.龙舟历史文化与发展现状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
[2]刘安.淮南子[M].陈广忠,译.中华书局,2012.
[3]刘亚.广东省21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山东体育学报,2011,27(10):31-36.
[4]胡娟.我国民俗体育的流变——以龙舟竞渡为例[J].体育科学,2008(4):21-27.
[5]吴天跃.湖甸龙舟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文化学刊,2011,9(5):83-87.
G122
A
2095-2813(2017)06(b)-024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