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叙文的构思角度:物象法

2017-07-06张福圣

关键词:锅贴合欢树物象

张福圣

物象,就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行文中恰当地借物象来表达,可以把要说明的道理或要表达的深意,隐含在文章所描述的情景或事物之中,使文章更优美,更含蓄,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咀嚼,给读者留下深思、想象和寻味的余地,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记叙文中的物象,就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在写作中选择恰当的物象,既使行文线索清晰,又使文章有了表情达意的含蓄之美。如何写好物象类记叙文呢?先看下面这篇佳作——

佳作show

朽叶的栀子花

小城深处有条老巷。明晃晃、黄醺醺的光蔓延一路,点亮了一个城市的古老温情。

相熟的板车,彼伏的吆喝,一路的葱蒜,噼噼啪啪的油煎聲,勾着所有途经的味蕾,而女人的店也在其中。

女人是卖锅贴的。煎到外酥里嫩,香气四溢,搁到蓝印花的小碟中,浇一层香醋,撒一圈葱花,待到轻咬一口,却是意料之外的香甜之感,隐隐间又有些青春独有的青涩。

在旁人眼里,女人不过是个有些瘦削的老太太,可我只想用“女人”这个含着少女的甜蜜和妇人的成熟的代称。女人爱美,每次见她,总是抹了脂粉搽了口红,似乎想留下青春的最后一点尾巴。女人爱笑,笑起来眼角会轻轻颤颤,不招不摇,温婉而妥帖。煎锅贴时,她总是打扮得一丝不苟,有点“盛装端热油”的味道,远远看去竞像是从《蒹葭》里走出的那位如水女子。

我迷惑于女人身上青春端方的气息,沉迷于女人手下青涩而有些甜蜜的锅贴。恰巧,女人是我同学的祖母,一经询问,方知锅贴里藏着栀子和苹果混合的酱料。而女人原是那个十里洋场的大户之女,几经辗转方暂栖于这个闭塞的小城,操持着祖业依然优雅地活着。

一时间,我心中充溢着难以言说的震惊和恍然。震惊于加花酱的匠心,恍然于女人身上的不朽之气。一个会在锅贴里加花酱的女子,岂会敌不过时光的蹉跎?当岁月爬上她的鬓角,风霜侵蚀她的容颜,她依然爱着美,爱着生活,像年轻时一样雅致而细腻,如此,岂会老去?

时常去女人的小摊,站在一边我不语,女人亦不言。我呆呆看她熟练地翻煎,温婉地浅笑,不卑地招呼,沉溺于女人那一汪如碧水般的不朽之气里。夕阳西下,女人美得如一幅古仕女图。

我时常迷惑于青春与不朽。以为青春必是光洁明艳,不朽必是巍巍如高山之巅,仰不可攀。然而,看到女人身上混杂着与年龄不符的青春之气,我方有些体悟。有时候,心的柔软与细腻远胜过形貌。没有人活在保鲜膜中,没有人会永葆青春,但做一个心思细腻、热爱生活的人,时光永远会厚爱你几分;而如此,何尝不是另一种静水流深的不朽?

想起女人,就想起一枝搁在蓝印花碟中的带露栀子。或许叶子些许腐朽,但花瓣仍是一如既往地柔软。

老师说

看着满溢着思辨色彩(芳香的“栀子花”偏偏是“朽叶的”)又充满了诗情画意(“朽叶的栀子花”该是怎样的风采?)的文题,玄想着作者会带给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于是就“风行水上”般沉浸到了作者营造的天地里,颇有些“结庐在人境”的况味,又有些“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意境。这就是“题好一半文”的妙处,也是文脉顺畅的妙处。

读着满纸沉静的文字,心忽然被第五节“优雅地活着”激荡了。是的,作者笔下曾经是“十里洋场的大户之女”而今在卖锅贴的“女人”之所以如此不俗,让人“沉溺”,正在于此。记叙类文章的主题就是全篇的内核、焦点,作者有了“聚焦意识”,文章就会浑然一体。

作者善于造境,寥寥几笔,韵味氤氲。全文多用短句,很有味道。叙议参互,议论性文字不多,然而有着画龙点睛之功。

【学法导航】

古人曰:“不知天地间,物物有一种生意,造化之妙,勃如荡如,不可形容也。”物象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象可以寄托情意。物象在文章中又可称为“寓意物”,寄托了作者及文中人物的情意。如萧乾的《枣核》,枣核虽小,但承载的情感不可谓不厚重,寄托了朋友问的情意及友人对故土地的深切思念之情。再如史铁生的《合欢树》,合欢树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希望,也寄托着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恩。

第二,物象可以衬托人物。琦君的《髻》一文,选择了女人的发髻作为物象,非常恰当。发髻能表现母亲的朴实与姨娘的时髦,显示两人的不同性格。母亲的发髻始终如一,表现了母亲保守而倔强的个性。发髻的变化,也反映了人生的变化。姨娘衰老了,不再讲究发髻,流露出人物心境的变化。

第三,物象可以成为线索。在叙事过程中,某一物象反复出现,贯穿全文。以立夏的《墙》为例:第一次写墙,是“我”回老屋,看到那堵老墙引发回忆;回忆婉嬷嬷每次见到有人从墙根下走,总要提醒“不靠墙走”,这是第二次写墙;第三次写墙,是在雨天婉嬷嬷提醒一个路人“不靠墙走”摔倒后哭了;第四次写墙,补叙婉嬷嬷的丈夫和儿子被埋在炸毁的墙下的事。“墙”成为一条线索,绾结全篇,使文章结构紧凑而自然。

第四,物象可以揭示哲理,深化主题。贾平凹《访兰》一文,写父亲以前常见深山,总能带些野兰回来栽在盆里,但后来就不再带回野兰了。有次陪父亲进深山,准备动手摘野兰,被父亲阻止。父亲让“我”比较野兰与家里盆栽的兰花的区别,我发现盆栽的兰花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而山谷里的兰花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而存在着,所以自有另一种纯朴清爽的香味。父亲有感而发:“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通过野兰,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物象作用如此巨大,那么在考场上该如何具体操作呢?

第一步。扣住题意精选物象。

选择物象时,一定要考虑到文章主旨表达的需要。表达母爱可以选择很多种物象,可以是风雨中护住荷花的荷叶,可以是“我”作业时默默送来的一杯咖啡,还可以是一件毛衣、一双板鞋……而史铁生选择的物象是“合欢树”,通过合欢树描写了深沉的母爱、坚韧的生命,也表达了对生命与亲情的思考。我们在写作中最好能有意识地去寻找一种物象,使之或承载情感,或衬托人物,或贯穿全文,或揭示主旨。带着生命的热情体悟生活,万物总能在某一特定境况下与我们的生命、情感契合无间。《朽叶的栀子花》一文的作者为何没有选清幽的兰花或绚烂的牡丹,而以栀子花去比“老太太”?正因栀子花与老太太都有一种“生活化”和“日常感”,消除了读者与“意象”之间的陌生感。读者看作者写的老太太即刻就能唤起平时看栀子花时的共鸣,这就是成功选择的意象给予读者某种心理亲近。而以“朽叶的”去形容“栀子花”,恰好又咬合到文题中的“青春”与“不朽”。这两者之间貌似一种悖论,可是还有人用力喊出“青春不朽”的宣言,是缘于这样的人对“青春”有一种深度思考。恰如《朽叶的栀子花》中的“青春”,在作者看来,并非只有沾露枝绿的栀子是“青春”,朽败的栀子也藏着“青春”的秘密。至而合贴到韶颜不再的老太太身上,却还抱有“青春心”,她售卖锅贴的每一天都会妆容整洁面带微笑,会费心地熬制花酱让每位顾客吃到生活的“妙味”。这样的“青春”便是溶于老太一生中的“爱美爱生活”,是一种做人的精致精神,自然可被定义为“不朽”。老太太的花酱、老太太的锅贴或是老太太的气质,都让作者觉得即便生活不易也要有美好生活的信念。endprint

第二步,贴近人物描摹意象。

精心摹写物象特点。同一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比如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写梅的高洁、不屈;“待到山花浪漫时,她在丛中笑”,是写梅的乐观主义的革命品格。再如梧桐,古代凤凰非梧桐不栖,梧桐与美好的品质有关;梧桐叶大,雨滴梧桐叶的声音比较大,常常与忧愁有关;梧桐生命力很顽强,贫瘠的地方也同样能生长。文中摹写物象的特点要与人物特点有契合之处。朱成玉《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中选择“落叶”作为物象是比较恰当的,契合祖母的特点:①叶子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②祖母喜欢收藏落叶;③祖母喜欢在叶子上面写些词句,到了清明,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祖父坟头;④祖母去世的那天,落叶纷飞;⑤落叶从不惊叫,像极了祖母坦然的生命姿态。此篇《朽叶的栀子花》中,笔者认为成功之处在意象之“贴”。栀子花的清白如玉正昭现了一个秀外慧中的老太太,虽然“朽叶”却依然沾着花性。此外,“栀子花”之家常也指代到老太的“市井气”。其实只要善于观察,文中的老太太也许就是家里一位巧手的婶娘或姑母。再看“朽叶”这一形容词限制,与女人的韶华远逝也颇贴切的,美人迟暮总是令人伤感的,可还有很多美人到老竟修成“优雅”,很多英雄晚年也是硬骨朗朗,确如文中的老太太,这样的人都系着一颗“青春不老心”。

第三步,营造情境烘托物象。

选择物象时应考虑到文章中所营造的情境、氛围,要与之谐调。史铁生的《合欢树》之所以选择合欢树为物象,是因为这棵树是母亲亲手栽植,而且合欢树生命力顽强,蕴含着母亲对“我”的希望。合欢树的出现,符合这种特定的情境。如果换成一朵生命力孱弱的小花,就不合情境了。

第四步。让物象成为全文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是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用物象为线索可以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上文中《朽叶的栀子花》第五自然段才有“方知锅贴里藏着栀子和苹果混合的酱料”,这是文中“意象”的正式露面,由微不足道却撩人味蕾的“花酱”自然又巧妙地点出。之后,“花酱”才引出作者对一个普通老太太的“巧心思”之惑,渐而揣摩到潜伏于老太太一生让人叹服的“生活之道”。再看很有“豹尾”之力的文末,作者纵笔一跃,“意象”经提纯又升华为“一枝搁在蓝印花碟中的带露栀子”,很难说这一朵朽叶的栀子花是实际的,但是这样如真如幻的“栀子花”实在有点睛之妙,既呼应到文题,又再度让一个深谙青春之道的老太太与一朵朽叶的栀子花彼此难分了。综观全文,或许会发现“栀子花”或“花酱”出现次数并不多,但妙的是作者将“意象”埋入文字中,成为时隐时现的“线索”贯穿全文,时时将文字的感情和气氛笼于其中。

牛刀小试

一位外国摄影家说:“生活中的一切,无非是光和影,当你看到一束光线从窗户射进,你要立即想到其阴影,两者不是独立存在的。”

一位中国诗人说:“有人在阳光下/低着头只看见阴影/有人在阴影里/往远看全是阳光。”阅读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选择合适的物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构思导引】

题目中外国摄影家的话,是说有光必有影,有影必有光,两者互为条件;中国诗人的话,则用“光和影”来比喻生活中的人和事——不同的人由于观念不同,面对同一种现象却看到了不同的结果(侧面)。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摄影家還是诗人都承认“光和影”的基本关系,即两者是同时存在、相互依存的——这便是本文立意的一个基点。如果文章的立意、选材偏离了这个基点,就容易离题或偏题。

既然光和影是相互依存的,那么便可以有如下的思考:①认识一个事物,既要看到它的“光”,也要看到它的“影”;②即使身处阴影之中,也要望见光明;③向着光明前进,不必计较身后的阴影;④脸上洒满阳光、春风得意的时候,别忘了身后的阴影;⑤只要心中充满光明,阴影总在自己的脚下……任择其一,作为文章的立意。还可以换一条思路,比如,“感谢这灯焰的光辉,但别忘了那掌灯者坚忍地伫立在阴影中”(泰戈尔),“在每个人的身上/阳光同样的明亮在每个人的心中/仞影却有浅有深”(杜运燮),借鉴这些诗句,能获得新的灵感。

最为关键的是,要选择合适的人事和物象。一些植物在花谢后结出果子,是可以入文的物象,还有在阴处默默生长、向往着阳光的植物,也是不错的物象。

佳作show

春日照藤花 高妮

每个清晨,我都要经过那株古藤。

那是一株看上去有些岁月的藤。长长的白廊连通两座教学楼,那藤的根就长在楼前的花坛里。根基处的枝干粗壮虬结,褐色条蔓攀缘在白廊上,羽状复叶层层叠叠摊开翅翼,累累花串悬挂下来,一路芬芳。或许是鲜少沐浴到阳光,藤阴面有些虫蛀,两枝有些焦枯,给人一种颓然的感觉。

为那一树淡紫深深沉醉,所以在友人为摄影取景苦恼时,我毫不犹豫地拉她到这一树淡紫下。我在廊下看友人忙碌着,不时地去看她的照片。看得出她很尽心,我于是问她为何偏爱上摄影。

她说,她有个年轻时评弹唱得很好的外婆,偶然看到她的老照片就想学摄影了,这种“捕捉一瞬间的美丽定格成永恒”的事很浪漫。友人边走边拍,不知觉间绕到那藤阴处。“这里照不到阳光挺不入调的。”我如是说。友人却坦然一笑:“我倒觉得这颓唐正是为了映衬身边的烂漫。就像因为经历了冬天,我们才更喜欢春天。”这话一点不错,但我心上却漫过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并未细究。我问起她外婆的事并约好下次去拜访。

我曾暗暗期待是否会见到一个极具艺术气息的老人,然而真正见到的时候不免失望。与普通人一样,老人身上有市井的气息,脸上有岁月留下的刻痕。失望之际,友人把我拉进内室,翻出照片给我看。照片上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子对着镜头从容地微笑,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淡雅气质。很难把这个灵秀的女子与如今身形稍佝偻的老人联系到一起……一张张照片翻过,有些边角已经泛黄卷曲,但即使是灰白的单色也掩不住那些流光溢彩。

感叹一声,我问:“那你外婆现在还唱评弹么?”

她微微摇头:“外婆在和外公结婚后就再没唱了,很多年了,洗衣做饭带孩子她什么都学会了,唯独丢下了年轻时最爱的评弹。”听了这话,我的心莫名沉重起来。辞别友人,我兜兜转转竞又回到了古藤的阴处,不经意发现那根处有些许绿意小片地掩盖原本的焦枯。

“我倒觉得这颓唐正是为了映衬身边的烂漫……”盯着那片绿意,醍醐灌顸般,我终于抓住了当时听到这句话后不舒服的缘由。这藤阴本就不是陪衬,而是一种绚烂背后的生命的美丽。永久背对阳光的藤阴做出的是一种奉献,尽管奉献换来的是腐朽不堪的外表和行人不愿驻足的嫌恶。

即使面对阳光也必会投下阴影,所以必须有些什么会处在阴暗里。藤阴选择放弃阳光,从土壤汲取养分供给串串藤花以微笑的力量。它为了整株藤树达到最美,带着疼痛以一种温柔的姿态退居于阴暗。

“春日照藤花,末叶尽舒展。君若能开诚,我亦愿信赖。”这样看来,这古老的诗句似乎别有了深意。

我想起那位老人,这株古藤与那位老人那么相似。当年的她是在一切最美好的时候,带着疼

老师说

这篇文章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人、事描写与物象描写的切换,妥帖而自然。先写自己欣赏那棵古藤,继而将古藤推荐给爱摄影的友人,顺带问起友人爱好摄影的缘由,插入对老人的描述,然后正面描写老人,最后再回到古藤上来。层次丰富,衔接自然。endprint

猜你喜欢

锅贴合欢树物象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Aibizia Julibrissin合欢树
诚信锅贴
老店的处世之道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老店的处世之道
锅贴
合欢树
冬天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