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观演示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2017-07-06聂守杰范曾丽黎云祥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实践

聂守杰 范曾丽 黎云祥

【摘要】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运用直观演示教学法,将复杂的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以“免疫的应用”为例说明在一堂生物课中如何运用直观演示法。

【关键词】直观演示教学法 生物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157-02

1.前言

直观演示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是直观原则和演示方法的统一[1]。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他们比较深刻地理解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2]。演示法是教师展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3]。直观演示法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认识。在中国,自古就有“图文并茂”的要求。在西方,卢梭、夸美纽斯的思想均为直观演示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现代教学论认为:运用演示法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助于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现代教学也大量地运用并且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直观演示法,但是对其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践研究较少,本文以“免疫的应用”为例探索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直观演示法。

2.设计理念

基本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本设计以宫颈癌疫苗为例讲解免疫的应用,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动手实践。按照新授课的一般流程,进行了教学设计。设计中注重将复杂的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且加深记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设计

3.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这为学习疫苗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在人体预防疾病方面,免疫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够将免疫学的知识与预防疾病联系起来,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3.2 学情分析

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知道疫苗能够预防疾病,但不清楚疫苗的作用机制。并且疫苗作用过程颇为抽象较难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并加深记忆,完成学习目标。

3.3 教学目标

3.3.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疫苗的化学本质,能够解释疫苗作用的原理。

3.3.2 能力目标 学生增强主动思考和动手构建模型的能力。

3.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次学习,学生能够认同注射疫苗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进而感悟到生物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3.4 教学重难点

3.4.1 教学重点:疫苗作用机制的具体过程。

3.4.2 教学难点:疫苗引起机体产生的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中的作用。

3.5 教学方法分析

3.5.1 教法:直观演示教学法。

3.5.2 学法:自主学习法。

3.6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具模型。

3.7 教学过程

导入:阐述近年来各地女性纷纷赴港接种宫颈癌疫苗这一热点新闻。

教学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宫颈癌的病因及预防,并以宫颈癌疫苗为例结合直观演示教学法讲解新课—免疫的应用。

3.7.1 环节1

【教具展示】用教具展示HPV病毒的结构(图二),即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DNA,并讲解它们分别具有抗原性和致病性。

【教学意图】讲解HPV病毒,为后文揭示HPV疫苗的化学本质做铺垫。

3.7.2 环节2

【教具演示】展示HPV疫苗的结构(图三),即HPV病毒去除DNA后的蛋白质外壳。

【提问】HPV疫苗的结构与HPV病毒的结构有什么区别?HPV病毒有什么性质?

【总结】HPV疫苗是HPV病毒去除了DNA的蛋白质外壳,是丧失致病性而保留了抗原性的灭活病毒。

【教学意图】通过直观演示,让同学们直观的看到HPV疫苗的本质即HPV病毒去除DNA后的结构。根据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引导学生得出疫苗的特性是丧失致病性而保留了抗原性的灭活病毒,为探究疫苗作用原理奠定基础。

3.7.3 环节3

【学生活动】给出教具,让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病毒进入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图四),利用教具构建出HPV疫苗进入机体后引发的的免疫反应(图五)。

【预期效果】情况①:学生构建出HPV疫苗进入机体后的反应过程模型,发现该过程与病毒进入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是一摸一样的;

情况②:学生没有构建出此免疫过程或者出错。

【教师活动】方案①:抛出问题:注射了疫苗产生的反应过程与不注射疫苗的过程是一样的,注射疫苗又有何意义呢?

方案②:提示学生,HPV疫苗是HPV病毒去除了DNA的蛋白质外壳,是丧失致病性而保留了抗原性的灭活病毒,所以,注射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与病毒引发的免疫反应应该是一样的,再抛出上述问题。

【教学意图】学生动手构建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将抽象知识通过形象的教具演示,帮助学生建立疫苗作用机制的过程模型。并引导学生思考HPV疫苗起到预防疾病作用的实质是二次免疫,继续讲解本节教学难点,疫苗引起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及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中的作用。

3.7.4 环节4

【教具演示】教师利用教具在黑板上演示机体注射HPV疫苗后,HPV病毒进入机体产生的免疫过程(图六),着重讲解二次免疫的概念及更快更强的特点。

【教学意图】直观演示注射疫苗后机体侵入病毒的免疫过程,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結课:

【新课结束】总结注射疫苗的作用实质。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巩固新知。

【课后延伸】引导学生思维迁移,统计分析麻疹、水痘,乙肝等疫苗的化学本质和作用原理。同时提出:是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增强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在情感上认同生物学知识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4.教学效果及反思

实践证明,在本节以“宫颈癌疫苗”为例讲解《免疫的应用》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直观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并且教师利用教具模型前后的变化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阐述疫苗的免疫过程及预防疾病的作用原理,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极少数的同学无法自主完成疫苗进入机体后机体产生的免疫过程的模型构建,思考后得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直观演示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2)在演示过程中,要适时进行讲解,让演示的内容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3)在实施直观演示法的同时,也要紧密结合讲授法等教学方法,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永清. 直观演示法在哲学教学中的应用[J].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02:87-89.

[2]张英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直观性教学原则[J]. 教育探索,2005,02:21-22.

[3]吴素芳. 演示法——论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 科技资讯,2009,34:20.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实践
中专学校生物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