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与发展在高校德育建设中的运用现状

2017-07-06李永立曾锦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德育建设调查报告校园文化

李永立+曾锦标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0)

摘 要:本文以师生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下推进德育功能进行了阐述,从校园文化的内涵、高校德育的内涵,以及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内在关联进行解读。通过对校园文化德育状况的实地考察,并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得出校园文化建设下推荐德育功能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推进德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 德育建设 调查报告

一、问卷关键词的界定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内容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精英部分,它体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达到的程度。它是指“高校的价值观、物质环境等因素综合起来并相互影响并指導学生行为的一种模式”,是“一种历史传承方式,它包括高校成员在不同程度上所认同的各种标准、价值、信念、仪式、传统以及故事等的总和”。从内容上看,高职校园文化的结构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的环境、设施、景观等要素,是办学的前提。它承载着高校历史、展示了高校传统;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深层次校园文化,是带有各高校特点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道德规范、心理氛围等精神因素的整合,它具体呈现为校旗、校徽、校训、校歌等文化符号。制度文化有人事制度、财务制度、责任制度、学习制度。本文论及是与学生紧密联系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奖助学金制度、学生管理条例、校企合作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体现高校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行为文化是指以高职院校教职工和学生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背后所折射出的思想观念、行为操守和精神品位的文化形态。行为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各个层面的桥梁和纽带,行为文化反映了师生员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文明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欣赏美的能力。它直接体现为师生员工的情感表达和整体生活方式。

(二)德育的内涵

高校德育是指教育者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心理要求、道德规范和法纪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使他们转化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求的思想品质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内容上讲,德育包括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观教育。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的联系

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二者之间存在着辨正的内在关系。校园文化建设的着眼点之一在于服务高校的德育工作,高校德育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充实和发展了高校德育工作,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是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的根本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而作为校园文化灵魂作用的高校德育又影响、改造和创新校园文化。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主要考察了学生对校园文化内容、分类的认识,试图通过了解学生参与学生参加校园文化的结果,分析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模型的认知和情感,评估校园文化的熏陶与学生德育建设的关联,把握“上善若水”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对德育的作用。

三、调研的结果分析

(一)当前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

1.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

从调研结果上看,95.8%以上的学生都非常认同“校园景观、校歌、校训等文化符号”,是校园文化的呈现方式;76.4%的学生认为“学院的机构设置、制度安排”属于校园文化的内容;39.2%的学生认为,“个人的行为习惯”与校园文化关系不大。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可以直接呈现为实物或符号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比较熟悉,而对于学院的制度等隐形的文化符号感知度不高,不能全面地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

2.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

校园文化的存在必须对象化。问卷将校园文化活动分为学术类、体育类、实践类、文艺类和公益类。从调研数据上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参加过“体育类和文艺类”的活动,有63.3%的学生参加过“公益类”的活动,只有42.1%的学生参加“学术类”的活动。这表明学生更加喜爱参加文体类的文化活动,而参加学术、科研类的活动比较少。

3.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动机

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在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动机调查上,有47.8%的学生选择“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20%的学生选择“学知识”,28%的学生选择“锻炼自己”,8.8%的学生选择“形势所逼”,还有2.3%的学生选择“随大溜”。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这说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十分重视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把校园文化活动看作是自己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4.对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

校园文化的参与者主体是学生,但是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师生员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合作企业也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内容和方向。从本质上说,高职院校的建设成果是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结果。

基于学院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特别是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认同,企业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原因,一是因为高校属于企业办学已经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 “校企一体”“双驱双轨”的发展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二是学院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联合培养人才等与学生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息息相关。

(二)校园文化对德育的影响

1.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已经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培养大学生优良道德品质方面其中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问卷统计的资料显示,大学生喜欢参加的活动所占比例分别是文娱活动、体育活动、企业实践、科技讲座。这说明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2.校园文化建设的数量和品质尚未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58.2%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的少,特别是科技竞赛类的活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学生还反映出校园文化的内涵要更加丰富,品质和质量有待提高。经过个别访谈,课题组发现,学生反映出校园文化质量不高体现在活动缺乏创新性,活动形式比较传统、单一,缺少多样化,不能深入实际,“停在表面”。

3.校园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与德育目标要求存在差距。校园物质文化环境重要的功能是隐性的育人功能,是校园文化生存的基本条件。在问卷中虽然大多数学生反映,近年来“学校校园景观、物质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在校园景观如何突出体现本校的历史文化、如何突出体现德育理念方面,有38%的学生反映“要进一步加强”。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德育工作的构想

1.注重校园物质文化的渗透功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将历史文化融入校园建筑中,大力改善育人环境。美化校园景观,修缮学生公寓和美心岗,提高学生对“文体设施”和“生活设施”的满意度;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建立校史馆,突出邮电“通信黄埔”的角色,能够给学生传递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想信息。

2.强化校园精神文化的凝聚功能

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要充分重视对学院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通过进行校史展览,树立校史纪念物,开展校史知识竞赛,生动反映高校发展历程,增进学生对高校传统文化的认同;重视对学院历史上的重大节日、纪念日、重要人物开展纪念活动,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努力弘扬杰出校友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重视对校训、校风、学院精神的理论和实践诠释,以先进的文化和高尚的精神品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促使学生把注意力和干劲凝聚到学习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方面上来。

3.提升校园制度文化的激励功能

细致严谨的制度文化能起到约束师生行为规范的作用,与时俱进的制度文化则能起到激励师生不断进步的作用。学院可以利用建立信息化平台和宣传栏,加强学院制度的宣贯,发挥“朋辈效应”,做好学生的传帮带,继承和弘扬学院优良的传统,与时俱进,进行制度创新。

4.培育校园通识文化的教育功能

通识教育要注重使学生建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重视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同时要注意拓宽专业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我校通识教育课程种类中,人文类学科课程偏少,应适当增加艺术类、语言类等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数量,加强国学等传统文化教育。此外,通过讲座、课外阅读引导、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我校通识文化进行重视与建构,将有助于提升学院人的素质,继而促进并繁荣学院校园文化本身。

5.深化校园社团文化的导向功能

近几年,学院社团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社团数量不断增加,社团类型不断丰富,学生参与热情不断上升。这与学院相关部门加强对社团的指导与管理,将社团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并保证充足的社团活动经费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学院社团活动的内容选择上,应侧重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等学术文化内容;社团组织应以交流实践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园社团文化,营建一种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

6.凸显校园网络文化的创新功能

第一、加强校园网、“学习圈”舆论引导和思想辅导功能。“邮院人”论坛是学院学生浏览最多、最受欢迎的校园网站。要对一些敏感的思想、观点进行疏导、分析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对于社会熱点和焦点问题,给予特殊关注,进行思想引导、释疑解惑,既严格把好政治关,又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第二、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结合全国“挑战杯”竞赛活动、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电子设计大赛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展电脑网络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三、发挥学院网络社团的创造力。依托不同专业背景的网络社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学生活动。如网络辩论赛、网络摄影大赛、网络配音大赛、网络设计大赛、网络知识竞赛等,突破传统,创新内容,反映时代气息。

第四、提供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利用网络心理咨询。的隐蔽性特点,消除来访者在面对咨询时产生各种顾虑,来访者不必再为很多隐私问题而难为情。这样就能提高咨询效率,从更宽的层面上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下推进德育功能的强化,不仅表现在有助于德育对象思想政治德育素质的培养,更表现在对德育对象文明行为的养成上,不仅需要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更需要校园文化建设本身的提高。要推荐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首先要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的质量,同时将校园文化与高校的历史发展、自身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自觉与德育理念相融合,才能真正地做到文化育人。

参考文献

[1]魏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建设[J].教育新探索,2010.

[2]罗时髦.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曹根记.论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D].湖南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德育建设调查报告校园文化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一例育雏室通风不良造成鸡苗慢性死亡的调查报告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2016年中国台湾直销事业调查报告
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究
提升学生公寓“服务育人”水平、打造服务育人“第二课堂”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京族医药调查报告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