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美术教师行为美的创造

2017-07-06张磊

艺术评鉴 2017年9期
关键词:美术教师创造

张磊

摘要:美是人类的永恒话题,行为美由各种美的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组合而成。美术教师追求行为美是美术作为基础学科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行为美有助于教师教育效果的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教师自我成就感的生成。美术教师创造行为美的前提是对真和善的坚守,关键在于审美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美术教师 行为美 创造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0-0107-03

美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欣赏美是人的本质欲望,创造美是人的前进动力。如同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所说:“人类的每一个成员都与生俱来地有一种伟大的生存性力量和创造性力量——本能的缪斯。”[1]教育是一项提升人全面素质的活动,在指导人发现美、追求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在负责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获取对美的认知。特别是美术教师对学生从专业的视角去体验美、理解和创造美。教学行为是教师行为的核心,通过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行为的感召力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发展是提升学生对美的另一种认识的重要手段。教师行为美不仅有助于教师教育效果的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对教师自我成就感的生成也有积极意义。美术学科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教学内容不只局限于教材的篇章,更多是祖国丰富的图像传承和古今中外优秀视觉艺术,其对学生思想文化、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影响是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对比原有美术课程教学,美术学科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评价要求等都根据教育部新课程标准改革办法要求发生了巨大改变,但美术学科对指导学生认识美、理解美的本质与责任要求没有变,美术学科对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指导与培养等核心要求依然不会改变。因此,我们以美术教师的行为美作为研究对象,初步剖析美术教师如何通过教学行为美的开展来应变新课程的变化。

一、美术教师行为美的内涵

教师行为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在其观念指导下所表现出来的有意义的活动单元,[2]是教师一切行为表现的总和,不仅包括言行举止等外在动作,还包括内在知觉和信念活动。它是教师主观意向的外在表现,受教师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知识体系构成、文化水平、教育思想和业务能力等各方面制约,其中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是决定教师行动与否和行动效率高低的关键。教学行为是教师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判断标准,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分为语言表达行为、肢体表达行为;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外教学行为;教师独立的行为和学生协助下的行为;陈述、指导、展示、提问、反馈、管理、观察、倾听、反思以及评价;[3]教学基础行为、教学技术行为和教师组织行为。[4]该文主要从美术教师行为美的创造的教师语言行为美和非语言行为美两方面进行尝试性论述。

美是人们主观意向对事物的判断,人们通过视觉感知进行判断,因此美是固定存在的,但是是由人的主观性所决定的。而对教师行为美定义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教師在执行教学过程中通过主体行为引起学生共鸣,产生对美的认识,以身作则是该行为美的核心,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是该行为美的两大要素。2.教师行为美是教师通过自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现行社会体系再解读并在教育过程中结合自我知识体系、文化内涵进行改造升级形成特有教学模式的行为。3.行为美是心灵美的外在表现,包括行为的科学性,行为的伦理性和行为的审美性三个方面;[5]根据以上观点,美术教师在发自内心地指导学生认识美、理解美的教学过程中,将美的心灵展现给学生,并且符合正确审美标准的各种美的行为的集合可以被定义为美术教师的行为美。从而得出,美术教师的行为美是涵盖广泛的全面美,不仅只是指导学生认识美的事物了解美的定义,同时通过自我行为将内在精神对美的诠释外放出来由形成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统一。

二、美术教师行为美的重要性

从教育本质来讲,美术教师在执行教学工作中必须体现行为美是美术课程本质所要求和决定的,美术教师通过行为美的展现长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升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的行为美不仅可以带动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自我成就感,对教师自身教学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带来巨大帮助。

(一)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教师行为美究其本质是其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审美理念的外在表现,教师的行为美从教育主体上来说体现的是人的精神实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行为美主要表现为:1.保持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不断前进的精神状态;2.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运用富有创造性的语言和肢体表现带动课堂氛围;3.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和课程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4.以符合教育要求,遵守教师道德标准的原则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行为美是个人魅力的外在体现和精神境界的具象体现。美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结晶,是人类展现思想的舞台,学生艺术素质的提升与思想水平和精神品味的提高密不可分。学生在美术教师的行为美、精神美的引领下,在艺术殿堂的长河中充分地汲取所需的养分,与教师对美的认知进行碰撞,努力探索与挖掘生命中对于美的最本质的需求与欲望,在教师行为魅力的笼罩下感受一段幸福的旅程。从而达到大大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6]然而人格的形成是一种社会作用的产物,受到不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人格。教育作为社会作用的主要手段,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教师自我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作用,一切外在教学手段都会被教师二次加工后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不可代替的。综上所述,教师作为人类教育的执行者,个人形象的树立至关重要。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在学生勉强展现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精神面貌、强大的自律能力、关爱社会、遵守法律、奉献精神等都是需要教师的行为美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师通过自身的行为美,展现出其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对待每位学生,言传身教,从而让学生充分信任、喜爱教师,进一步的拉近师生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学生因为欣赏老师的行为美,更深刻的了解到这些美的内涵,并自发的去继承和创新这种行为美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行为美自然而然的传承给了学生,让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全方位得到发展,培养出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有助于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

美术教师行为美不仅是为了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素质,同时更是对自身素质的提升。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经历一场变革,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是我国富国强民的重要手段。新课程的改革带来的新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评价方式的巨大改变使教师不得不进一步提升自我来适应改变。教师行为美的提升可以促进教师自身提高自身全方位素质,强化自身教学及专业能力,使之更好的在学生面前展现自我,为塑造符合社会审美潮流、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教师在工作中充分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享受职业所带来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挪威]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M].王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林正范,贾群生.教师行为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研究方向[J].教育研究,2006,(10).

[3]高巍.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的关系解析[J].教育研究,2012,(03).

[4]施长君培训教师的新思维新模式——教师行为研究成果简介[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9,(01).

[5]曹利华.美育[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7:136.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090.

猜你喜欢

美术教师创造
小学美术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发展
三年制专科美术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
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
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考
网络话语在当代语境下的思考意义
中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