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探索纪录片
2017-07-06许艳艳
许艳艳
《综艺报》:你对本届纪录片整体印象如何?
西蒙·基尔默里:从本届纪录片整体来看,不管是叙事方式、话题还是故事题材都很丰富,非常有意思。
《综艺报》:本届纪录片涉及自然类、政治类等多种题材,不同题材在评选上有何标准?
西蒙·基尔默里:对任何作品做出评價本身就是一种主观行为。从题材上看,自然类、政治类等不同题材的纪录片放在一起的确很难评判,但我会更关注纪录片人的目的是什么。包括他想要取得什么效果,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叙述是否成功,是否在情感上打动我,能否给我带来惊喜和挑战,以及在某些环节是否做到了我做不到的。
《综艺报》:在和其他评委发生分歧时如何解决?
西蒙·基尔默里:我会很好奇为什么一部片子打动了其他人而没有打动我,我会去了解别人被打动的原因,他们的解释常常可以带给我很多启发。
《综艺报》:美国是否也会遇到纪录片经费不足问题?美国纪录片制作资金来源有哪些?
西蒙·基尔默里:经费不足是各国纪录片制作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在美国,慈善家、基金会、个人、投资者、广播公司都可以成为纪录片的资金来源。我主持的国际纪录片协会,最近就筹措到500万元资金,这笔投资是无条件给予制作人的。
《综艺报》:美国纪录片的受众有哪些?
西蒙·基尔默里:从个人经历而言,在POV做执行制片人期间,据相关数据统计,100万-150万家庭会收看我们的节目。此外还有其他播出平台以及网络版本,因此这个数据并不可靠,实际数据要在这之上。尽管纪录片观众比较少,但他们却非常活跃、主动。也可以看到,尽管整个电视业在走下坡路,但纪录片的受众依然很扎实。
《综艺报》:一些严肃题材节目的点击量甚至不如轻松类题材如宠物视频的点击量,如何看待这类现象?
西蒙·基尔默里:今年美国营收最高的一部片子是一部有关猫的轻松题材。一部好片子不一定就是话题特别沉重、痛苦、糟糕的,只要讲述的是跟人类相关的故事,轻松搞笑题材也是可以的。不过,在当下的传播语境中,纪录片人聚焦严肃类话题也是冒着不小的风险。此外,互联网的出现导致人们只愿意和自己有相同意见的人交流,对其他人的意见则完全排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更要把思维打开,接受各方意见。如果别人的意见给自己带来挑战,甚至惹自己生气,但只要他坚持的是自己的理念,推理过程合理且符合逻辑,那就值得被尊重。
《综艺报》:有没有比较偏好的题材?
西蒙·基尔默里:作为一名执行制片人,我管理着一个委员会,委员会成员来自不同的工作背景、种族和性别,我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对抗自己对作品的偏见。委员会成员会看四五十部不同的作品,最后讨论哪些片子更适合播出。有些入围的作品并非我个人喜欢的类型,但有成员为该作品做了充分辩论,有理有据,因此最后也能上线播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