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保护主义
2017-07-06
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的一句独白“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因其深刻内涵成为经典名句。莎士比亚所揭示的人类面临两难选择的困境并不仅限于生死关头,“是还是否”“前进还是后退”“获得还是放弃”等抉择始终存在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
当下,教育也正在面临两难选择。信息时代的媒介技术不断刷新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并存,给学校教育拓展空间提供了崭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问题: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有利有弊,安全风险凸显,如何引导青少年应对?对此,学校、老师和家长并没有准备好。于是,老师和家长联防、青少年学生设法突围的对峙格局不断出现。青少年网络安全风险究竟应该如何化解?“禁闭”还是“开放”,这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两难选择。
信息时代的青少年被称之为“数字原住民”,这是因为他们从出生开始便生活在数字媒介环境中。新颖生动、丰富多样的网络资讯、视听资源和交友平台成为21世纪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他们迫不及待地投身于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但青少年难以分辨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差异,容易受到大众媒介的负面影响,网络沉迷、上当受骗甚至网络犯罪等问题时有发生。如何引导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提升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世界上已有一些国家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英國。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进过程可谓艰难曲折:从电影电视起步的“屏幕教育”开始,就力图通过“禁止、控制或批判”使学生免受媒介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但也出现过反弹现象,学生和老师、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激烈对抗时常出现,网络沉迷、网络暴力甚至网络自杀现象不绝于耳。但终究以理性眼光、批判性思维和积极的创造性渡过难关,经历了从“防御大众媒体”到“欣赏大众文化”,再由“解密意识形态”到今天的“超越保护主义”四个发展阶段。
“超越保护主义”,应该是当下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借鉴之策。“超越保护主义”并不是不要“保护”,但不是片面的“温室教育”,而是鼓励“经风雨见世面”的实际训练与有效引导。“不经风雨,岂能见彩虹?”让孩子们在真实与虚拟并存的生活中经受历练、获得成长是教育的理应选择。当然,如何让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有效规避风险、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价值,这将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