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及启示

2017-07-05刘澜

绿色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启示

刘澜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方向。贵阳市是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内起步较早,积累了一定经验。梳理了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并分析归纳了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力图为其他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X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28002

1 贵阳市基本情况

贵阳市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是西南地区中心城市,贵州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西南地区沟通珠三角、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城市,中国森林之城,中国避暑之都,是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和低碳试点城市。贵阳市自然资源禀赋,其中年均水资源总量为46.79亿m3,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30.7万kW,森林覆盖率达41.78%,园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26%,林地占34.01%,动植物种类繁多。2016年贵阳市常住人口460多万人,2016年GDP超过3000亿元。

2 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作为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城市,贵阳市早在2007年就在市委八届四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贵阳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观念浓厚、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的生态文明城市。经过七年多的时间,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已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成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引领者和全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建设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五位一体,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性

贵阳市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而是按照“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格局”的要求,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有机结合。例如,在进行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图1)建设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进行污染治理和公园设施建设,而是把公园建设与园区周边违建整治、新农村基础建设、农民增收项目建设和城乡交通设施建设相结合,并具体结合花溪大道改造、汽贸市场搬迁等工程,实施一揽子工程综合建设,在极大改善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2 依法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涉及面广,客观上影响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领域,要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威性并得以顺利实施,必须进行依法建设。贵阳市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了法规建设先行。例如:贵阳市制定颁布了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条例》,對生态文明各项建设进行规范。并制定颁发了《县级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绩效考核办法》《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贵阳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剂规定》《贵阳市阿哈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为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由点及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课题,也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也无法一蹴而就,应着眼未来、长期规划、循序渐进。贵阳市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结合贵阳当地实际,采用试点先行、由点及面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建设,力求少走弯路,提高建设的科学性。例如,贵阳开展循环经济建设过程中,先明确一批试点企业,在政府帮扶下,当这些企业获得成功、积累足够经验后,就全面进行清镇煤电铝、煤电化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首钢贵钢特殊钢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联和能源清镇水煤浆项目,息烽合成氨及新能源开发项目,开阳磷化工循环经济项目(图2)等综合性大型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从而形成了全市循环经济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2.4 分类指导,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针对性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影响面大,不可能“一招打天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指导,从而取得预期成效。贵阳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正是通过分类指导的方法,探索并遵循生态文明建设客观规律,紧密结合贵阳市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值得借鉴推广的建设之路。例如:贵阳市通过制定《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将相关区域高效集约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等四类,并对各类区域的功能定位、实现途径等进行规划,为有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以生态农业发展区和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为例。其中,生态农业发展区主要范围在花溪、白云、乌当以及一市三县的农村,这些地区要以生态保护优先,建设特色生态村寨,不折不扣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适当进行经济开发,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范围内,实现生态文明和农业经济合理有序发展。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主要包括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等饮用水源地和黔灵山、长坡岭、云关山等森林公园,这些地区的生态建设是排他性的,也就是说要不能有任何破坏和干扰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类活动,甚至人的活动也越少越好,努力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3 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贵阳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积累的经验,对于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发挥后发优势,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地区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启示。

3.1 建立完善组织制度体系,科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影响深远,必须以完善的组织制度体系为保障。一是要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组织体系,重点是在各级政府机关设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构,并建立各级政府机关联动、各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机制,形成纵向上各层级权责明晰、监察有力,横向上各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系统,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有力。二是要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及时制定颁布各类适合本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制度,制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地方产业政策、促进清洁生产、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生态经济补偿等的各项措施,规范生态文明建设各种行为,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

3.2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性

按照“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格局”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排他性的,必须充分考虑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道路已经走不通。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使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融相促。一方面,对于经济建设来说,不考虑生态可承受能力,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对于生态建设来说,放弃发展经济,片面追求环境保护,也是难以持续的。因此,只有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也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才具有可持续性。不同地区实际情况不同,生态经济的类型、规模必须因地制宜,但总体而言,应以差异化发展为导向,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竞争力为目标,以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为主体,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水平。

3.3 积极弘扬生态文化,增强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取得社会各界,特别是普通民众的支持。要获得普通民众真心支持,就要让他们具备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意识。因此,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宣传方式,通过互联网、报刊、电视、广播、户外媒体等多种手段,大力倡导生态文化。贵阳市就通过組织编写《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市民读本和中小学生读本,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通过宣传教育,将生态文明意识根植于普通民众心中,引导公众转向绿色的价值取向、生产和消费方式,主动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主动参与违法排污监督、森林防火、植树造林、河流湖泊保护等志愿行动,甚至在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服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文秀.生态后现代主义:一种崭新的生态世界观[J] . 学术月刊,2007(6).

[2]申振东.建设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的指标体系与监测办法[J].中国国情国力,2009(5).

[3]曾 刚.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新模式与新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5).

[4]朱桂云.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以贵阳市为例[D].武汉:武汉大学,2014.

[5]贵阳国际论坛.2013贵阳共识[J] .当代贵州,2013(23).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启示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