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2017-07-05王博

魅力中国 2016年42期
关键词:自动控制系统暖通空调现状

王博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控制系统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是暖通空调实现能源节约、提高系统利用效率、降低系统维护成本及提高人体舒适性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自动控制系统 暖通空调 现状 发展

暖通空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采用制冷方式,将水蒸气与冷水作为温度传播的媒介,实现区域空间内的制冷服务。暖通空调组成中,主要包含自动控制系统、冷量源及冷气用户三个部分。由于暖通空调主要针对制冷源进行利用,因此在国北方寒冷地区应用较多。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策略方面还未有效制定,所以暖通空调供冷的稳定性相对较低,无法发挥出暖通空调的优势。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现状分析,并对其发展进行研究。

1、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现状

对于暖通系统组成中,主要包含两大部分,直接系统与间接系统。人们日常供暖中主要应用的是间接使用系统,对间接使用系统而言,网络系统构成也是不同的,因此冷气循环网络也存在一定差异。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特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系统网络中的用户并非独立的,所以冷气供应的方式采用集中供冷方式,自动控制系统连接性特点也比较强,耦合能力较强;其次,受之前建筑冷气量惯性的影响,系统设备在传递与输送冷气量时存在滞后情况,因此也就导致了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存在冷气滞后的特性;第三,在提供冷气的时候,暖通空调说外界不同压力的影响,造成自动控制系统在冷气供应时,具有时变性特点;最后,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线性特征相对较弱。

2、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

2.1控制策略

在调节与控制暖通空调供冷形式时,通常先调节自动控制系统,使供冷气效果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现均匀、平稳的控制,调节好自动控制系统以后,就不能进行变动了。暖通空调供冷气的过程中,用户根据自身对冷气量的需求进行设定,系统可调节冷气量的供应,根据完结的温度,对作为媒介的蒸汽和水的溫度进行调节,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对一次网的流量进行调节。为了保证冷气供应时的均匀性与稳定性,间接式供冷气系统的应用不可缺少,补偿法是当前采用的主要调节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对冷气量源的燃烧进行调节,属于全方位的流量调节方法,目前在欧美国家中应用较多,对冷气供应过程中存在的供应不稳定、不均匀情况可有效改善。但是,该方法应用中,为了确保应用的有效性,通常会与传感器配合使用,导致投入资金量增加。在手动调节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时,可采用阻力系数方法、预定计划方法进行,在自动控制系统调节比较麻烦时,或者是计算流程比较复杂时,上述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较好。通过模拟阻力方法及分析方法,对自动控制系统供冷气原理进行模拟分析,但在数学模型构建中,准确性相对较低,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难以准确模拟。因此,在当前实际情况下,我国在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主要采用的是温度调节方法,该方法控制效果较好,在间接式供冷方式中比较适用,通过调节系统温度实现对供冷气均匀性的控制。对于暖通空调而言,其冷气源与自动控制系统两个部分是互不联系的,相互独立的,自动控制系统对系统外界负荷可进行预测,一次网流量通过冷气源控制,保证了二次网调节后温度与室外温度的一致,保证了供冷气的均匀性。

2.2常规控制策略

间接暖通空调,通常按照识别出的供冷气特点,对参数进行描述,然后测量二次网温度,通过中央处理器运行对冷气量制定对应的目标,然后由自动控制系统见高温度调节成统一的规定的温度,这是间接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节方式。现阶段,PID控制方法是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操作简单,兼容性较好,在多数供冷气系统中都能应用,可按照暖通空调自身特点,在运行的时候对参数进行确定。但是,该控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即在供冷气的稳定性与均匀性方面相对难以实现。而且该方法在参数调节时,也相对比较繁琐,因此如果工作人员只是按照以往经验对参数进行调节,往往会出现调节后的参数并非最优结果,导致参数的精度出现差异。

2.3智能化解耦控制策略

对于暖通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而言,属于一个整体,所以耦合性特点比较强。现阶段,解耦方法控制中,闭合方法比较常用,采用多个变量进行解耦控制。就不同通路而言,在其它通路受到干扰的时候,可采用通道补偿方法进行弥补,在该思路下,在解耦时,监理内部神经网络系统,可有效的对解耦进行控制,对受到干扰的系统通路,也可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补偿,进而对变量不同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调节,使之成为相同量的系统,然后再借助神经网络系统进行逆向解耦,或模糊解耦。与数学建模方法相比,智能化解耦控制策略可独立存在,并且应用的难度不大,按照供冷气情况的不同,可实现自动调节,在系统所有子系统下均能够进行调节。由此可见,整个暖通空调系统中都覆盖有神经网络,其可对整个供冷气系统的解耦实现有效的控制。

3、结语

当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生活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居民建筑中对大型暖通空调的安装与使用,同时在诸多工业领域内,对暖通空调的应用逐渐增多,促使了暖通空调的发展。所以,对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暖通空调而言,在冷气进入的过程中,由于内、外压力存在压差,压力的变化,也导致了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与时变性特点,导致冷气供应出现不均匀、不稳定的情况。因此,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我国采用温度调节方法进行控制,该方法在间接供冷气方式中应用效果较好,保证了冷气供应的稳定与均匀。

参考文献

[1]黄柱华.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6,01(16):203.

[2]吴昊.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控制与能量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企业导报,2015,15(22):46+36.

[3]万旻亿.浅谈自动控制系统与暖通空调的结合[J].科技资讯,2016,36(08):40+42.

[4]李树江.暖通空调制冷系统建模与控制现状及发展趋势[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3,63(53):52-53.

猜你喜欢

自动控制系统暖通空调现状
铝挤压机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程序处理
Proteus软件在自动控制系统仿真中的运用探讨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在工程中应用及效果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暖通空调的恒温恒湿设计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发射机自动控制系统分析及自动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