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螟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与防控措施
2017-07-05布勒布勒·居勒阿吾
摘 要:新疆的天然草场种类较多,也是对新疆各地区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最有价值的草种之一。近几年来,草地螟对新疆天然草场和其他灌木林严重危害,同时逐步成灾,发生面积年年增加和扩散。文章中介绍了该虫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生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及防控措施等,为尽快控制其危害,提出了防治建议。
关键词:草地螟;灌木林;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一、危害特点、寄主和分布
草地螟在阿勒泰地区主要危害苜蓿草、农作物、沙棘、沙枣、柳树等,全地区广泛发生扩散。草地螟属于螟蛾科,为多食性害虫,可危害瓜类、玉米、小麦、红花等作物。草地螟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属于迁飞性害虫,是我区农田、草场和灌木树种主要害虫之一。2010-20014年,草地螟在我区吉木乃县和哈巴河县苜蓿草上发生严重。在2012年6月底对全地区山前平原小麦和苜蓿地块,玉米地块进行调查发现:草地螟处于越冬代成虫盛发期,草地螟越冬代成虫在玉米、小麦和苜蓿田平均每平方米地块30~50头,最高达180头,农田周边杂草上平均百步惊蛾40~400头.我区草地螟越冬代成虫在农田及农牧交错草场共发生5万亩。 草地螟以老熟幼虫在丝质土茧中,越冬。越冬幼虫在翌春,随着日照增长和气温回升,开始化蛹,一般在5月下至6月上旬进入羽化盛期。越冬代成虫羽化后,从越冬地迁往发生地,在发生地繁殖1-2代后,再迁往越冬地,产卵繁殖到老熟幼虫入土越冬。8月份以后,气温偏低,降雨量不大,荒坡、草滩和休闲地面积大,草地螟越冬虫茧受人为耕作影响较小,大多地处海拔500-1500米的高度。如在越冬地草地螟幼虫越冬面积广,数量大,第二年开春羽化后,便可随当时的季风迁移到其他地区。草地螟成虫有群集性。在飞翔、取食、产卵以及在草丛中栖息等,均以大小不等的高密度的群体出现。对多种光源有很强的趋性。成虫需補充营养,常群集取食花蜜。成虫产卵选择性很强,在气温偏高时,选高海拔冷凉的地方,气温偏低时,选低海拔向阳背风地,在气温适宜时选择比较湿润的地方。卵多产在植物上。幼虫4、5龄期食量较大,占幼虫总食量的80%以上,此时如果幼虫密度大而食量不足时可集群爬至他处为害。 初孵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长大后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仅留叶脉,使叶片呈网状。大发生时,也为害花和幼英。第一代发生面积和范围进一步扩大,部分地区受害比较重。
二、生物学特性
草地螟Loxostegesticticalis lin-naeu又称黄绿条螟、甜菜网螟等,属鳞翅目,螟蛾科。在阿勒泰地区 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表层土壤内吐丝结茧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或6月上旬化蛹、羽化,一般成虫盛发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6月中旬至7月中旬幼虫危害草坪。7月中、下旬出现第1代成虫。一般越冬代危害重,其后各代危害较轻。成虫飞翔力弱,喜食花蜜,昼伏夜出,低温、阴雨或风大天气多潜伏,遇惊只作短暂低飞。21:00~22:00为交尾、产卵盛期。成虫趋光性很强。卵多产于植物叶背面主脉两侧,常3~10粒覆瓦状排列成块,以离地面2~8cm的茎叶处为多。幼虫共5~6龄。
三、形态特征
1.成虫。淡褐色,体长8一l0毫米,前翅灰褐色,外缘有淡黄色条纹,翅中央近前缘有一深黄色斑,顶角内侧前缘有不明显的三角形浅黄色小斑,后翅浅灰黄色,有两条与外缘平行的波状纹。
2.卵。椭圆形,长0.8-1.2毫米,为3、5粒或7、8粒串状粘成复瓦状的卵块。
3.幼虫。共5-6龄,老熟幼虫16~25毫米,1龄淡绿色,体背有许多暗褐色纹,3龄幼虫灰绿色,体侧有淡色纵带,周身有毛瘤。5龄多为灰黑色,两侧有鲜黄色线条。
4.蛹。蛹长14-20毫米,背部各节有14个赤褐色小点,排列于两侧,尾刺8根。
四、防控措施
1.防治策略
抓好越冬前虫口基数调查,为下一代幼虫防控提供依据。清除草坪内及其周边杂草。草地螟防治策略是“以药剂防治幼虫为主,结合除草灭卵,挖防虫沟或打药带阻隔幼虫迁移危害”。应急防治区应以药剂普治三龄幼虫为主,组织好综防统治,及时检查防效,防止迁移危害。重点挑治区应以除草灭卵、挖沟或打隔离带为主,对幼虫聚集危害的地块进行重点挑治。
2.除草灭卵
在卵已产下,而大部分未孵化时,结合中耕除草灭卵,将除掉的杂草带出田外沤肥或挖坑埋掉。同时要除净田边地埂的杂草,以免幼虫迁入农田危害。在幼虫已孵化的田块,一定要先打药后除草,以免加快幼虫向农作物转移而加重危害。
3.挖沟、打药带隔离,阻止幼虫迁移危害
在某些龄期较大的幼虫集中危害的田块,当药剂防治效果不好时,可在该田块四周挖沟或打药带封锁,防治扩散危害。
4.田间用药
考虑到幼虫通过低龄时间短、大龄幼虫具有暴食危害的特点,药剂防治应在幼虫3龄之前。当幼虫在田间分布不均匀时,一般不宜全田普治,应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实行挑治。还要特别注意对田边、地头草地螟幼虫喜食杂草的防治。这样既可减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效,又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当田间幼虫密度大,且分散危害时,应实行农户联防,大面积统治。
5.药剂选择
选用低毒、击倒力强,且较经济的农药进行防治。如25%辉丰快克乳油2000—3000倍液,25%快杀灵乳油亩用量20—30ml,5%来福灵、2.5%功夫2000—3000倍液,30%桃小灵2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应在卵孵化始盛期后10天左右进行为宜,注意有选择的使用农药,尽可能的保护天敌。
6.人工防治
5~6月成虫盛发期采用拉网法捕捉成虫。
7.物理防治
根据成虫的强趋光性,在成虫大量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或用粘虫黄板诱杀成虫。
8.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鸟类和绒茧蜂、伏虎茧蜂、大铗姬蜂、长尾姬蜂、夜蛾瘦姬蜂、红腰泥蜂、角马蜂、迷宫漏斗蛛以及病原微生物等天敌。
参考文献:
[1] 吴时英.城市森林病虫害图鉴[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0-51.
[2]马爱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236-237.
[3] 施登明.新疆林业有害生物图谱[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30-31.
作者简介:布勒布勒·居勒阿吾(1972-),女,大专,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作,新疆吉木乃县喀尔交镇林业工作站。